张云祥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2250mm宽带热连轧层流冷却模型的参数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武钢2250 mm热连轧机组在生产X60管线钢等新钢种时,原有的层流冷却系统不能适应冷却要求,影响了卷取温度的控制,导致产品组织和性能不稳定。通过层流冷却系统控制模型的优化和冷却系统相关参数的调整,使卷取温度控制命中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9.3%,保证了产品目标组织和性能。
- 周正军张扬张云祥
- 关键词:参数优化
- 高强钢拉伸样断口中心分层渐进失效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为探讨高强钢热轧板带在力学性能检验中出现严重的拉伸样断口中心分层现象,结合HG70C钢试验设计不同拉伸应力级别的试样,并通过金相检测和电镜观察拉伸样断口截面中心偏析带组织和裂纹的演变,从微观上分析拉伸样断口芯部分层的渐进过程,为改善钢材拉伸性能建立了实验依据。研究表明,中心偏析带颈缩阶段由于承受三向拉应力作用,导致珠光体带组织被拉长变细,并沿Z向扩展;分层断口裂纹是在应力加载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当载荷超过屈服强度时,在芯部区域存在的大量铌钛夹杂物边缘处诱发微裂纹,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大,微裂纹相互连接,形成裂纹孔洞贯通平台,最终产生层状分离断口。
- 张云祥李具中桂洲李伟陈凯彭其春
- 关键词:分层断口
- 冷轧机辊缝预设定计算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被引量:8
- 2001年
- 采用冷轧机辊缝预设定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在CRT上显示出轧机调整参数 ,指导轧制操作者调整辊缝 ,并且在一幅画面上显示出轧制过程全部参数 ,为用户控制和分析轧制过程提供支持。
- 赵嘉蓉胡衍生余驰斌赵刚张云祥
-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冷轧机
- 计算流动应力的一种生产统计模型被引量:4
- 2005年
- 分析了影响轧制力计算精度的主要原因,即来源于流动应力的准确性。说明了在实验室建立流动应力模型的特点。采用生产的历史数据,经过筛选、分档、整理后,用非线性方法回归出一种能与实际轧制条件相吻合的流动应力统计模型,由该模型计算的轧制力精度要比原模型高。该方法为利用生产厂的信息资源,改进轧制力预报精度提供了一条途径,且在工程应用中简便实用。
- 张云祥赵嘉蓉魏钢城陈良
- 关键词:流动应力统计模型轧制力
- 超低碳钢不同相区热变形行为比较
- 为适应CSP生产线进行铁素体轧制的需要,本文在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超低碳钢多道次低温热变形实验,变形分别在奥氏体单相区、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和铁素体单相区进行,研究了超低碳钢在不同相区的热变形特点。结果表明,该钢种在不同相...
- 徐光赵嘉蓉赵刚张云祥成小军蒋灿东余晓清寻民定
- 关键词:超低碳钢铁素体区热变形行为
- 文献传递
- 碳和氮含量对大规格球扁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在全球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为顺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对船舶材料的规格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船舶主要型材的球扁钢,原有的成分设计已满足不了现有大规格的强度、韧性和截面均匀性等要求。为满足行业需求,研发了一种高强韧性、截面均匀性良好的18号不对称球扁钢,并采用热轧+回火工艺替代热轧+调质工艺以降低成本。试验钢为3种不同C、N成分设计的V-N微合金化钢,经工业生产成热轧态后进行实验室回火和检测。通过透射电镜、相分析等材料表征手段和力学性能检测对3种试验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不同C、N含量球扁钢热轧态和回火态球头和腹板部位的强度和低温韧性,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各强化增量值。结果表明,热轧态球扁钢球头和腹板显微组织均含有多边形铁素体(PF)、珠光体(P)和粒状贝氏体(GB)。PF和P的微观结构组合提供了更好的低温韧性,而GB使试验钢韧性降低。经680℃回火2 h后,3种试验钢能在保证强度损失较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韧性。尤其是低碳高氮钢,由于细小的晶粒尺寸和V(C,N)析出相尺寸,使得低碳高氮钢球头和腹板的屈服强度为560 MPa左右,截面均匀性进一步提高;且由于大角度晶界含量高,低温韧性进一步改善,球头韧脆转折温度降低至-58℃,拥有优异的强韧性匹配。
- 陈密达张云祥梁丰瑞周乃鹏陈石
- 关键词:球扁钢V-N微合金化力学性能
- CSP流程生产Q345B钢带的机械性能和强化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定量金相和产品力学性能统计分析了CSP工艺(71mm铸坯)和常规工艺(250mm铸坯)生产的Q345B钢2.0~12.7mm板卷组织和晶粒特征、屈强比(YS—UTS)和延伸率。结果表明,CSP工艺生产的板卷的晶粒尺寸为7.03~8.78μm,晶粒度级别11.5~12.0,平均屈强比为0.77,延伸率为27.8%,较常规工艺生产的板卷高(分别为8.79~8.95μm,10.0~10.5,0.72和25.0%)。计算结果表明。
- 张云祥赵嘉蓉张海鸥王桂兰
- 关键词:CSP工艺力学性能
- 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研究
- 张云祥
- 高碳钢线材轧后水冷换热过程的有限差分模拟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82B和72A钢Φ5.5~12.5mm高速线材轧后水冷传热特点,将水冷过程分成3个区域,并在水冷箱区域中根据环形喷嘴的开关状态,分别采用了水对流换热和水蒸气对流换热两种形式传热模型,建立了水冷过程按喷嘴个数分段处理的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差分模拟得出轧后水冷系统中线材断面的温度分布。通过实测温度值校正高碳钢线材水冷过程中水的对流换热系数,模拟结果表明,精轧机入口和吐丝机的预报和实测线材表面温度均值的绝对误差在±20℃以内。
- 张云祥杜涛叶欢汤小秒褚双学欧阳标
- 关键词:高碳钢线材水冷有限差分模拟
- 热轧Nb-Ti钢静态再结晶组织演变及模型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Nb-Ti微合金钢热轧中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影响组织演变的主要因素及模拟实验方法,对静态再结晶行为和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这种理论处理方法可用来模拟静态再结晶行为。
- 余驰斌叶传龙赵刚张云祥宋平苏毅陈良曾萍
- 关键词:热轧微合金钢静态再结晶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