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龙
-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两宋都城消费观研究——基于服务业中经济活动的考察
- 本文以《两宋都城消费观研究——基于服务业中经济活动的考察》为题,从两宋都城服务业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吃、穿、住、行等几个方面的消费现象入手,结合莫里斯·霍尔布鲁克“消费体验学”的相关理论,指出两宋都城消费观包括满足生存、发...
- 张启龙
- 关键词:服务业消费观经济活动
- 文献传递
- “瓦瘾”:华靡两宋都城的销金锅——论两宋全民享乐之滥觞
- 2013年
-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宋都城在城市面貌变革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有着诸多新气象,新兴的市民阶层也开始广泛的参与到市场和消费中。娱乐场所"勾栏瓦肆"的出现和繁荣也为两宋都城民众提供了享乐和消费的新环境。"瓦瘾"概念的创造性提出,从全民享乐的视阈辩证地分析两宋都城过度繁荣的原因和隐患,指出当今社会的科学消费环境和经济政治和谐发展之路,才是真正的繁荣之道。
- 张启龙
- 关键词:商品经济
- 浅析法国现代主义美学的生死善恶——以波德莱尔笔下的“向死而生”、“似丑还美”为例
- 2013年
- 波德莱尔在诗歌中用了很多与死亡相关的意象,比如"尸体""坟墓"等,还有一些直接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诗人用了赞扬甚至歌颂的态度来对待死亡,使诗歌中的死亡消解了悲哀和黑暗,反而更多地体现出美和希望。这与波德莱尔的"死亡观"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这是波德莱尔用死亡来表现他对于生命以及感情的热爱,这也是他通过用扭曲的概念来反讽于黑暗的社会。在诗人的眼中,也许只有死亡才能为卑微的人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活下去的动力。
- 徐哲张启龙
- 关键词:波德莱尔死亡诗
- 论不同历史、同一母题背后的文化差异——解读中西“灰姑娘”:叶限与辛德瑞拉被引量:1
- 2014年
- 在世界童话中,"灰姑娘"的身影总是在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中,以不一样的名字和身份出现。在我国,灰姑娘的故事是来自于唐朝段成式所撰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中的《叶限》故事,而著名的《格林童话》中也有一个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虽然这两个故事相差千年的时间,但是故事情节却非常的相似。将两个没有事实联系可考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相似背后的差异,这差异所反映的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在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中西对待传统文化上存在的区别,借鉴西方正确的方式,用之于我们,必然会对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 徐哲张启龙
- 关键词:文化
- 略论两宋消费观--'瓦瘾':荼毒宋城的糖衣遇
- 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站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把握中国历史上消费观念的变迁,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尤其在杜绝奢...
- 张启龙
- 关键词:生态消费观
- 试析北宋京畿地区消费水平
- 2013年
- 消费水平是一个区域整个经济活动成果的最终体现,它反映出世人物质及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从"人本"的民生视角入手,研究一个地区在某时间段内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可以辩证地看待北宋时期京畿地区商品经济和市井生活的发展情况,而且对于我们从古代经济脉络中寻找现世建设的借鉴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张启龙徐哲
- 关键词:商品经济
- 解构“大历史观”视阈下的民族性文化符号——以“木兰”母题为例
- 2013年
- "木兰"母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民间故事,也演化成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母题"。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和改变,在媒体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更是以全新的面貌传播至世界范围。但在沿袭的过程中,"木兰"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本源也在一点点的流失。在"大历史观"视阈下,将"木兰"母题所蕴含的"民族融合"文化符号解构重读,还原了"木兰"现象所在历史段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交流中逐步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进步过程。
- 张启龙徐哲
- 关键词: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