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硕

作品数:87 被引量:3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精子
  • 11篇抗性
  • 10篇桉树
  • 10篇抗病
  • 10篇抗病性
  • 10篇焦枯病
  • 9篇前列腺
  • 9篇斑病
  • 8篇锥栗
  • 7篇前列腺炎
  • 7篇腺炎
  • 6篇血瘀
  • 6篇血瘀型
  • 6篇栗疫病
  • 6篇病原
  • 6篇不育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歧化酶
  • 5篇枯病

机构

  • 37篇成都中医药大...
  • 3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3篇福建林学院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87篇郭文硕
  • 20篇余清霞
  • 13篇冯丽贞
  • 12篇俞旭君
  • 11篇吴坤
  • 11篇张永利
  • 8篇叶小真
  • 8篇谭琨
  • 7篇谢婉凤
  • 6篇黄晓朋
  • 6篇常德贵
  • 5篇黄秀萍
  • 4篇孟祥民
  • 4篇陈全助
  • 3篇宋漳
  • 3篇黄榕辉
  • 3篇郭玉硕
  • 3篇尤耀东
  • 3篇张飞萍
  • 2篇黄天章

传媒

  • 19篇福建林学院学...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福建林业科技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第十一次全国...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木麻黄对青枯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对选自平潭县青枯病严重发病区的普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Forst)优树子代不同无性系的幼苗经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人工二次接种后,发病症状大致可以划分为青枯、萎蔫、部分枝枯和正常生长四个类型,其对青枯病的抗性有差异。我们选择经二次人工接种后表现出典型的不同抗病性的4个普通木麻黄无性系和华南农学院梁子超教授经多年筛选的1个普通木麻黄抗病无性系,对其一年生幼苗的根、主茎和小枝进行含水量、pH值、细胞相对渗透性及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并对各无性系小枝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普通木麻黄5个无性系在含水量、pH值、细胞相对渗透性及多酚类物质含量等均存在差异;其小枝的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初步阐明了普通木麻黄5个无性系抗病性的机理,可作为早期测定普通木麻黄对青枯病抗性的参考指标。
郑惠成林继强高雅郭文硕黄榕辉
关键词:木麻黄青枯病抗性生理生化
巨桉叶片总RNA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15
2015年
本研究以巨桉嫩叶为材料,通过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进行巨桉嫩叶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试验,探讨适合巨桉嫩叶总RNA提取的方法。通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和RT-PCR对总RNA提取质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改良CTAB和改良SDS法均能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条带清晰,纯度高,效果稳定,均适用于桉树叶片总RNA提取。
杨婕郭文硕叶小真谢婉凤张思庭黄爱珍
关键词:巨桉总RNA改良CTAB法
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与超氧物岐化酶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1999年
抗病和感病锥栗受栗疫菌侵染后, 其超氧物岐化酶 (SOD) 活性均显著上升, 至72h 达到最高峰, 但抗病锥栗能持续维持SOD活性高水平状态, 而感病锥栗于接种后144h 开始降至比接种前的水平还低; 感病锥栗于接种后没有产生新的SOD同工酶谱带, 中抗锥栗接种后产生1 条新的SOD同工酶谱带, 抗病锥栗接种后产生2 条新的SOD
叶国藩郭文硕
关键词:锥栗疫病
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综述
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Uu)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寄生菌之一,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致病.致病后,男性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急慢性尿道炎,女性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并可导致不孕不育、早产流产、...
郭亭飞李俊君任京龙贾冰洋郭文硕黄平平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植物防御酶与桉树对焦枯病抗性的关系被引量:16
2008年
为筛选鉴定桉树对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quinque Septatum Morgan)抗性的生化指标,对福建省11个桉树主栽种系接种焦枯病菌前后关键防御酶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岐化酶(SOD)活性及其同工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桉树健叶还是接种后的病叶,体内POD、SOD活性均表现为抗病种系>中抗种系>中感种系>感病种系,呈规律性变化;接种前后POD同工酶谱带数与桉树对焦枯病的抗性间不呈规律性变化,而SOD谱带数与抗病性成正比。从抗病育种角度出发可将接种前后桉树POD、SOD活性和接种后SOD同工酶谱带作为桉树对焦枯病抗性早期鉴定的生化指标。
冯丽贞陈全助郭文硕朱建华陈红梅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过氧化物酶抗病性
桉树焦枯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在采用室内药效测定的基础上,结合林间防治试验,对桉树焦枯病(Eucalyptus dieback)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药剂室内毒力强弱顺序为达科宁>甲霜灵锰锌>百菌清>代森锌>加收米>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4种药剂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中以达科宁的防治效果最佳,甲霜灵锰锌效果其次;不同稀释倍数各药剂均以稀释300倍效果最佳;营林措施中以施肥处理效果最佳,每种措施防治后7 d和21 d防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该病危害严重时,首选营林措施,以施桉树专用肥+清洁林分措施为佳;其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使用达科宁或甲霜灵锰锌化学药剂300倍液每隔10 d左右喷雾2~3次进行防治。对轻度受害林分,采用施肥措施,以降低防治成本。
朱建华郭文硕吴建勤陈红梅陈全助冯丽贞孟祥民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药剂筛选营林措施
影响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因素
男性更年期是一组与老龄化相关的临床和生化综合征,是男性从中年期到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一般发生在40~55岁这一年龄阶段。主要是由于中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低下和(或)靶组织对雄激素的感受性低下,睾丸合成睾酮量的下降。其主要...
余清霞任京龙贾冰洋郭文硕张永利谭琨吴坤
文献传递
植物病原菌寄生性发展过程的探讨
1994年
论述了植物病原菌寄生性的发展过程、进化方向、可逆性、寄生性与危害性的关系及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植物病原菌寄生性进化方向是沿着腐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专性寄生→共生的路线发展,而且存在可逆性.探讨了施用菌根真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作用、植物栽培过程中重视植物与共生生物之间的共生稳定性.
郭文硕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寄生性
自拟起痿散敷脐治疗肾虚湿阻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起痿散敷脐对肾虚湿阻型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作用,通过相关临床指标验证自拟起痿散敷脐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证属肾虚湿阻者的有效性。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并分析自拟起痿散敷脐对肾虚湿阻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
张永利董润标谭琨吴坤郭文硕余清霞
文献传递
杉木对炭疽病的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关系被引量:29
2002年
接种前的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针叶中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比活力与抗感病性之间不呈规律性相关 .不同抗病性的杉木接种炭疽菌 (Glomerellacingulata)后 ,PAL比活力均上升 ,接种 5d后 ,抗病性强的杉木PAL比活力比抗病性弱的杉木高 .接种前以及接种后的各个时间段内 ,木质素含量都是抗病杉木比感病杉木高 .绿原酸的含量与杉木的抗病性之间不呈规律性的相关 ,从绿原酸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可知 ,杉木针叶的绿原酸浓度不足以构成对炭疽菌的影响 .可见 ,接种后针叶的PAL比活力以及接种前、后针叶的木质素含量可作为衡量杉木抗病性的指标 .图 3表 2参
郭文硕
关键词:杉木炭疽病抗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抗病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