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林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再入
  • 3篇状态观测器
  • 3篇扩张状态观测...
  • 3篇观测器
  • 2篇再入飞行
  • 2篇再入飞行器
  • 2篇飞行
  • 2篇飞行器
  • 2篇高超声速
  • 2篇超声速
  • 1篇预测校正
  • 1篇再入制导
  • 1篇制导
  • 1篇升力式再入飞...
  • 1篇欠驱动
  • 1篇协同制导
  • 1篇鲁棒
  • 1篇鲁棒控制
  • 1篇开关
  • 1篇开关函数

机构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北京航天自动...

作者

  • 5篇张庆振
  • 5篇程林
  • 1篇储培
  • 1篇黄聪
  • 1篇梅洪
  • 1篇倪昆

传媒

  • 2篇计算机仿真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天控制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反步滑模的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鲁棒控制被引量:8
2018年
针对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在气动构型变化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将反步法和滑模控制相结合的鲁棒姿态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凯恩方法建立高超声速变体飞行器姿态运动方程,基于反步法设计思想选取Lyapunov函数,回馈递推设计滑模控制律,保证标称状态下的渐进稳定。考虑到模型误差和外界干扰影响,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扰动进行动态观测并在控制器中实时补偿。最后进行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极点配置方法具有更好的姿态跟踪性能。
储培倪昆程林张庆振
关键词:反步法扩张状态观测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被引量:33
2018年
从饱和打击任务需求出发,针对多高超声速飞行器时间协同再入制导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时间可控再入制导律和协同再入制导架构,在改善现有制导律实时性、在线约束管理等性能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再入飞行时间不可知、不可控问题,最终实现时间协同再入飞行。协同再入制导结构分为两层,其中底层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时间可控再入制导律,以实现再入飞行时间的可知性与可控性为目标;上层根据不同再入阶段特点设计相应的协调函数,生成时间协调信息。该结构适用于集中式或分布式的通讯结构,同时上层协调策略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拓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时间可控再入制导律对时间的可控性和协同再入制导结构的有效性。
方科张庆振倪昆程林黄云涛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制导协同制导
基于微分平坦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鲁棒姿态控制一体化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非线性、强耦合、快时变特性和外界干扰给姿态控制系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鲁棒姿态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姿态运动非线性数学模型,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微分平坦性质。基于系统的平坦特性,通过微分同胚变换将模型转化为积分串联形式。在此基础上整体设计姿态控制器,实现姿态控制的一体化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时标分离方法,能更大限度地利用系统的性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同时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提高控制器设计效率。将非线性、强耦合、快时变造成的系统不确定项和外界干扰视为总扰动,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补偿器,对总扰动进行动态观测并在控制器中实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姿态跟踪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储培倪昆程林张庆振程阳
关键词: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扩张状态观测器
基于微分平坦的变质心再入飞行器欠驱动控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具有单个质量块的变质心飞行器,用单质量块控制横侧向双通道,其控制目标是倾侧角跟踪控制和侧滑角镇定控制,欠驱动系统由于控制输入的缺失成为控制领域的难点之一。首先采用凯恩方法建立飞行器的详细模型,推导出用于设计控制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根据微分平坦理论设计了欠驱动姿态控制器,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设计了补偿系统,用来观测并补偿欠驱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的模型不确定性。最后进行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分平坦欠驱动控制器比传统极点配置控制器有更好的系统响应、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韩少君倪昆程林张庆振
关键词:扩张状态观测器
基于连接矩阵的潜在通路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3
2016年
对电路图中的电气元件进行定性建模,根据建立的元件模型,按照电流方向将电路图转化为有向图的形式,进而构造出图的连接矩阵,利用其代数余子式计算有向图中从电源正端到地端的所有通路路径,并与该电路图设计的功能支路进行对比确定电路是否存在潜在通路;相比于传统潜在通路分析的邻接矩阵法,该方法不仅能判别电路中是否存在潜在通路,而且能确定潜在通路的所有导通路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原始电路图以达到消除潜在通路影响的方法,文中采用某汽车点火电路为例,利用Capital Harness System(CHS)软件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黄聪梅洪张庆振程林
关键词:开关函数CH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