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31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西安地区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 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 (PD)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 1 997-0 9~ 1 998-1 2在西安地区调查了 4 850名 5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 发现 PD3 8例 ,5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783 .5/ 1 0万。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1 0 2 9.4 / 1 0万、60 5.0 / 1 0万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 .70∶ 1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98) ;但同一年龄组 ,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随年龄的增大 ,PD患病率随之升高 ,但女性在 85岁以上未发现 PD患者 ;城市与农村 PD的患病率分别为 63 4 .5/ 1 0万、980 .0 / 1 0万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随文化程度升高 ,男性 PD患病率随之降低。结论 西安地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PD患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女性 85岁以上患病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文化程度对男性 PD患病率可能有一定影响 ,职业对 PD患病率影响不大。 乔晋 屈秋民 韩建峰 杨剑波 罗国刚 张辉 武成斌 杨华 李正仪 邓美英 韩雪梅 赵松珍 于普林 张振馨关键词:帕金森病 患病率 白细胞介素1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物质,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就白细胞介素1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8/2005-08的白细胞介素1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文章,检索词“interleukin1,Alzheimer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5-08/2005-08期间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白细胞介素1,阿尔茨海默病”。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无论研究对象为动物还是患者全部纳入,实验研究要求设立对照组,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的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就检索到的207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白细胞介素1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21篇,并按照白细胞介素1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过程分类,其中5篇为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15篇与其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的病理生理环节相关,1篇与其作用展望有关。排除186篇重复研究或无对照组文献。资料综合:①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升高,提示白细胞介素1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1A(-889)多态性与体内白细胞介素1α水平增高有关。白细胞介素1RN对白细胞介素1A、白细胞介素1B功能有调节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作用。③白细胞介素1通过5'端非翻译区实现对淀粉样前体蛋白mRNA翻译的调控,还可以通过促进淀粉样前体蛋白降解,产生更多的淀粉样β蛋白。④在阿尔茨海默病脑中,许多白细胞介素1免疫阳性小胶质细胞围绕在病理改变脑区周围,它们在皮层的分布和淀粉样β蛋白分布是相关的。⑤白细胞� 郭峰 杨华 屈秋民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系统疾病 白细胞介素1 淀粉样Β蛋白 炎症 免疫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ERK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来探讨ERK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采用4-VO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脑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IR组ERK在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未见表达,CA3区于再灌注后2h有弱表达,于再灌注6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后48h未见表达;IR组中CA1区2h即有散在的凋亡细胞,24h-48h达峰值,结论: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中参与了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发挥抗凋亡作用。 吴献伟 杨华 吴丽 薛荣亮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ERK 凋亡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02年 乔晋 杨华 韩雪梅 张辉关键词:脑出血 脑梗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糖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38例 被引量:5 2010年 孙波 杨华 刘展会 张睿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嗅觉功能测查联合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嗅觉功能测查联合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图片介导的气味识别试验分别测定21例AD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的嗅觉觉察阈、嗅觉识别阈;磁共振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的海马体积及嗅球容积.结果:AD组嗅觉减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总分与嗅觉察觉阈、嗅觉识别阈之间呈负相关(r=-0.50,r=-0.54,P<0.01).AD组海马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5).AD组嗅球容积实测值及经颅腔容积校正值均较正常对照组缩小(P<0.01),AD组嗅球容积与海马体积、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2,P<0.01;r=0.50,P<0.05),与嗅觉察觉阈及嗅觉识别阈呈负相关(为r=-0.63,r=-0.54,P<0.05).结论:嗅觉功能测查联合磁共振嗅球容积测定可帮助诊断早期AD. 俱西驰 屈秋民 张明 郭晨光 吴谦 杨华 郭峰 罗国刚 金晨旺关键词:嗅觉功能 磁共振 海马体积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测量嗅球容积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嗅球容积变化,探讨嗅球容积测定用于AD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轻度AD患者及正常对照各31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海马体积及嗅球容积,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价整体认知功能,分析海马体积、嗅球容积与MMSE分值的关系。结果:轻度AD组嗅球容积(115.39±5.76)mm3和经颅腔容积校正的嗅球容积(82.59±7.85)mm3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的(126.96±9.79)mm3及(94.53±9.88)mm3(P<0.01)。AD组嗅球容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5)。轻度AD组海马体积(2.07±0.30)mm3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2.37±0.35)mm3(P<0.01)。AD组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5)。AD组嗅球容积与海马体积呈正相关(r=0.69,P<0.01)。MRI测量嗅球容积诊断轻度AD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65和0.78,测量海马体积诊断轻度AD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0.91和0.74。结论:轻度AD患者嗅球容积明显缩小,并与认知功能减退正相关,但MRI测量嗅球容积诊断轻度AD的准确性不如测量海马体积。 俱西驰 屈秋民 张明 郭晨光 吴谦 杨华 郭峰 罗国刚 金晨旺关键词:磁共振 海马体积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血清性激素 ,特别是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AD患者组 2 7例 ,对照组 2 7例 ,采用 1∶1病例 对照研究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两组血清性激素的水平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孕酮、睾酮水平在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D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雌二醇水平与AD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D组随着血清雌二醇水平下降 ,MMSE分值亦下降 ,但无相关关系 (r=0 .5 9,P =0 .2 5 )。 杨华 屈秋民 郭峰 韩建峰 武成斌关键词:ALZHEIMER病 雌激素 性激素 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分析AD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内源性雌激素的改变,探讨雌激素水平与AD严重程度、病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配对的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包括MMSE、ADL、POD、FOM、WISE、HMT抑郁量表等;同时调查女性研究对象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怀孕次数及母乳喂养等;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AD组雌二醇水平(E2)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痴呆严重程度和MMSE分值呈正相关,(P<0.05);AD组初潮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绝经年龄明显早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怀孕次数尽管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D组仍少于对照组。结论AD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雌激素缺乏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 杨华 屈秋民 郭峰 韩建峰 武成斌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性激素 雌激素 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变迁及其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外科感染的菌种变迁和耐药性情况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Viter -AmsSystem和Kirby-Bauer法 ,对外科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并检测菌种对 2 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从 82 7例感染病人分离的 916菌株 ,占前 5位的分别是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其中的多重耐药菌如肠杆菌属、粪肠球菌已分别占G-和G+ 菌的第 3位 ;MRSA和MRSE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细菌的药敏测定表明 :G-菌的敏感药物多为喹诺酮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及亚胺类药物 ,对G+菌活性较高的是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等。结论 :开展耐药监测对外科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王焰 张春玲 杨华关键词:耐药性 外科感染 临床合理用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