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泰跨境民族拉祜族兼用本国通用语现状之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通过第一手田野调查的材料,对泰国清莱和中国澜沧跨境民族拉祜族兼用本国通用语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二者的共性与差异。从比较中得到以下三点启示:1.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兼用通用语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2.兼用语的比例存在一个合理的"度"。3.学习通用语从幼儿园阶段抓起,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 朱艳华
- 关键词:拉祜族通用语
- 土家族地区来凤话两种特殊的数量表示法被引量:1
- 2010年
- 来凤话有两种特殊的数量表示法:"量ba量"重叠式和"数da数"重叠式。本文对这两种格式的语法特征、语法意义进行了描写、分析,认为这两种格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语法意义上异中有同,语法功能上基本一致;中缀"ba"和"da"在分布上互补、在语音上声母交替,这两种重叠式在类型学上各具特征。
- 朱艳华
- 泰国清莱拉祜族和谐双语生活剖析
- 2011年
- 泰国拉祜族是一个既使用母语又兼用泰语的民族,其母语和兼用语的主流关系是和谐的。本文对母语和兼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对母语和兼用语如何实现和谐进行了分析。认为和谐的双语生活有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
- 乔翔朱艳华
- 关键词:拉祜族
- 载瓦语的差比句被引量:7
- 2011年
- 载瓦语差比句的结构模式为"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结果"。结构要素并不总是都出现,或并不总是完整地出现,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隐含或省略;语序也并不固定,有时可以移位。比较标记tho?55是由动词"出"语法化而来,不是原始汉藏语的固有成分,而是产生于语族分化之后。
- 朱艳华
- 关键词:载瓦语差比句
- 20年来汉藏语系的语言类型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必须重视系统参照;必须谨慎判定语言接触现象。语言类型学研究存在对汉藏语系语言事实重视不够的弱点,导致所提取的有些类型学规则不能概括汉藏语的语言事实。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量词问题、韵律问题、声调问题、语音和谐问题、多义分合问题等,都是未被认识、有待开垦的领域,汉藏语的类型学研究大有可为。
- 戴庆厦朱艳华
- 关键词: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
- 藏缅语、汉语选择疑问句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通过藏缅语与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比较,指出在句法结构的共时平面上二者同中有异,在句法结构的历时演变上二者的演变链大致相同。从藏缅语反观汉语,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链应该可以再向前延伸,其初始形式是无标记的选择问句和无标记的正反问句。如果将汉语方言纳入研究视野,则汉语选择疑问句的演变链还可以向后延伸,有可能发展出重叠问句。制约选择疑问句句法结构演变的因素是语言类型的特点和各个语言系统的特点。
- 戴庆厦朱艳华
- 关键词:藏缅语汉语选择疑问句
- 载瓦语参考语法
- 本文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缅语支的遮放载瓦语为研究对象,采用参考语法的写作模式,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遮放载瓦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细致、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本...
- 朱艳华
- 关键词:参考语法田野调查
- 文献传递
- 耿马县景颇族和谐的多语生活——语言和谐调查研究理论方法的个案剖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对耿马景颇族语言使用情况的定量、定性分析,结论认为,耿马县景颇族的语言生活是一种和谐的多语生活。具体表现在:普遍稳定地使用母语;全民自觉地兼用汉语;部分景颇族能够兼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功能互补、和谐共存;语言态度开放包容。不过,耿马景颇族语言生活中也存在若干相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 蒋颖朱艳华
- 关键词:语言和谐
- 载瓦语的示证范畴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首次指出载瓦语存在示证范畴,并对示证范畴的类型、示证标记ka51的多功能性特征及语法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载瓦语的示证范畴既具有人类语言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 朱艳华
- 关键词:语法化
- 第二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综述
- 2015年
- 2014年12月5-6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土耳其、日本、缅甸、越南、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旨在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会代表的报告在研究方法上以理论探讨和现状描写为主,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朱艳华
- 关键词:文化论坛文化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