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明

作品数:71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防锈
  • 11篇切削液
  • 11篇组合物
  • 9篇抗磨
  • 9篇抗磨剂
  • 9篇极压
  • 9篇极压抗磨
  • 9篇极压抗磨剂
  • 7篇多分支井
  • 7篇油藏
  • 7篇针织
  • 7篇分支井
  • 6篇底水
  • 6篇蒸汽吞吐
  • 6篇乳化
  • 6篇物理模拟
  • 6篇井筒
  • 5篇无缝针织
  • 5篇管柱
  • 5篇防锈剂

机构

  • 4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71篇朱明
  • 22篇吴晓东
  • 19篇傅树琴
  • 17篇李谨
  • 16篇王靖宇
  • 15篇严丽珍
  • 14篇安永生
  • 14篇韩国庆
  • 13篇张睿
  • 13篇曹光朋
  • 12篇徐立坤
  • 10篇冯军勇
  • 10篇高飞
  • 10篇高慎帅
  • 9篇周勤祖
  • 9篇熊星
  • 9篇范卫潮
  • 8篇谢伟
  • 7篇曾拥军
  • 6篇肖剑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温度场模型的地热井完井管柱结构优化被引量:9
2015年
地热井的保温增效及节约成本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地热产业规模扩大化、产业升级化、能源结构优化的瓶颈之一。为此,结合地热井井身结构特点,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通过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井口产液温度误差仅为1℃。针对地热井热损失严重的井段,提出新的完井管柱结构,建立与之对应的案例;并应用所建温度模型和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对所建案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变完井管柱和环空介质能显著降低井筒热损失,仅改变完井管柱就能将井口产液温度提高6.1℃,使用隔热材料的泵管更能将井口产液温度提高10.1℃,最终从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考虑,优选了最经济有效的完井管柱。研究成果对地热井保温增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朱明段友智姚凯岳慧姚志良
关键词:地热井温度场完井管柱传热方式
地热井热损失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地热井的保温增效问题,根据地热并井身结构特点,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利用A地热井现场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应用该模型对地热井热损失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洗井等措施,将局部井段产水转化为全井段产水,可使井口产液温度由61.2℃增加至65.7℃;井口产液温度随着日产量的增加而增高,但增幅逐渐减少;改变井身结构能显著提高井口产液温度,但需要进行系统的井身结构优化;采用保温材料的泵管带泵下深400 m时,井口产液温度达到70.9℃,比常规泵管提高2.7℃。分析结果为地热井保温增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明段友智高小荣岳慧庞伟姚志良
关键词:地热井井身结构热损失
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及其边水模拟装置、分支井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多分支井实验模型及其边水模拟装置、分支井实验系统,所述的多分支井实验模型的上部填充实验砂,所述的实验模型的下部用于模拟底水,所述的上下两部分间设置有一底水扩散板,所述的底水扩散板和上部之间设置有一层纱...
韩国庆吴晓东朱明安永生高慎帅张睿曹光朋范卫潮高飞徐立坤张田
文献传递
磷酸酯胺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磷酸酯胺盐及其制备方法,并在以本发明添加剂改善切削液乳化能力、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切削液的抗硬水稳定性。本发明通过采用分子结构式为<Image file="DSA000001385673000...
冯军勇傅树琴曾拥军朱明谢伟阎勇
文献传递
一种蒸汽吞吐井免起下抽油杆作业井口配套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吞吐井免起下抽油杆作业井口配套工具,包括:油管;泵筒,与油管的底端相连,泵筒的底部设有球座,侧壁中上部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油管短节,为中空圆筒状,其外壁与油管的内壁相配合;抽油杆,位于油管内,抽...
翟羽佳朱明何同艾爽段友智罗燕刘欢乐侯倩
文献传递
O形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O形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由供液系统、油藏模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产出液计量系统组成;采用圆柱形箱体实现了对O形井圆形供给边界的准确模拟;采用液压顶盖,提高压实效果,降低填砂模型的渗透率;采用一套由...
安永生吴晓东韩国庆张睿曹光朋朱明
文献传递
堵水调剖技术在哥伦比亚安坝口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哥伦比亚安坝口稠油油田热采井管外窜导致高含水的问题,进行了堵水调剖技术应用实验。室内实验优选了主剂和降失水剂、减阻剂、消泡剂、缓凝剂等添加剂,形成了易钻塞、微膨性WFC膨胀堵剂。实验结果表明,堵剂满足封堵的突破压力要求,未出现由于体积收缩造成的渗漏现象。该技术在哥伦比亚安坝口油田PH1-HZ5-A9井应用后,含水率由100%下降到69%,日产油上升10.1t/d,表明堵水调剖技术能有效封堵水层,降低含水率,提高原油产量。
姚凯朱明毕志峰迟丽薇吕明智
关键词:堵水调剖蒸汽吞吐
O形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O形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由供液系统、油藏模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产出液计量系统组成;采用圆柱形箱体实现了对O形井圆形供给边界的准确模拟;采用液压顶盖,提高压实效果,降低填砂模型的渗透率;采用一...
安永生吴晓东韩国庆张睿曹光朋朱明
文献传递
超深超稠油井掺稀降黏工艺井筒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掺稀工艺下井筒温度变化规律及影响井筒温度的主次要因素,对优化掺稀工艺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结合现场工艺流程将井筒温度分为两部分建立相应的模型,对影响井筒温度的8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方式影响最大,流体导...
朱明吴晓东韩国庆安永生张倩
关键词:参数优化温度效应
乳化型线切割工作液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化型线切割工作液及其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乳化型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1~20份改性松香爆炸剂;b)2~40份植物油油性剂;c)0.2~5份pH...
王靖宇朱明李谨熊星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