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琳 作品数:138 被引量:1,796 H指数:26 供职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更多>>
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低应答状态及加强免疫效果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了解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249例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后予以联合免疫阻断,跟踪并测定出生后7~11个月、12~23个月、24~35个月、≥36个月的HBsAb水平,对其中50例无应答或低应答儿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1个月后复查HBsAb水平。结果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7个月后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23.29%(58/249);高应答儿出生12~23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37.50%(45/120);持续高应答儿出生24~35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率的发生率为48.14%(13/27)。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幼儿的HBsAb水平增高(P<0.05),加强免疫成功率为94%。性别及加强免疫接种时的年龄不影响加强免疫的效果(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存在无应答及低应答状态,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干预后多见高应答状态。 曾慧慧 何明 杨洪玲 闫杰 庞琳关键词:疾病传播 肝炎抗体 乙型 HIV感染孕产妇所产新生儿临床数据分析及经阻断后跟踪随访情况分析 目的:艾滋病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IV 的比例也在增加,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经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预防性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及所产新生儿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后,儿童HIV 感染呈明... 刘玉环 庞琳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孕产妇 新生儿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9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初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观察重点及晚期的常见并发症。
方法:选取北京地坛医院1999年4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共9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并进行初步探... 曾慧慧 杨洪玲 庞琳文献传递 影响美沙酮门诊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因素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的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及探讨扩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覆盖面的对策。方法在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5个MMT门诊分别选取26名参加MMT的HIV感染者、17名参加MMT的HIV感染者家属及23名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影响MMT门诊HIV感染者参加抗病毒治疗的因素主要有缺乏正确的知识、歧视和经济困难,研究对象对在MMT门诊实行直接督导下的抗病毒治疗(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DOTS)认同比例偏低,认为可能在保护病人隐私、对MMT门诊医生进行培训及建立相关部门之间衔接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在美沙酮门诊开展DOTS,需要建立相关部门间工作衔接机制,完成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并对目标人群及其家庭进行宣传教育和适当的关怀救助。 程晓青 庞琳 曹晓斌 王常合 吴尊友关键词:美沙酮 HIV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构建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方法本研究组首先开发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14日利用社交软件平台,通过在线调查收集目标人群相关信息,对该工具进行评估,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包含的6个条目并全部纳入树模型,树模型包括5层,27个节点,模型Risk估计量为0.085,模型预测正确率为91.52%,树模型索引图和收益图显示模型拟合良好。重要性评价结果显示,对MSM人群HCV感染风险影响由大至小的条目依次为:HIV结果、毒品使用、性病或相关症状、安全套使用、群交和创伤性操作。结论本研究开发的HCV感染高风险行为评价工具简单、易操作,可用于评价MSM人群的HCV感染高风险行为,为精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潘玲 汤杨 米国栋 于飞 庞琳关键词:丙型肝炎 决策树 医务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现状 被引量:10 2015年 医务人员是宣传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诊断、治疗丙肝的主要力量。该文从医务人员对丙肝一般常识、诊断标准、治疗及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于丙肝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率较高,而对丙肝的危险因素、丙肝的特点、丙肝的诊断标准及防护措施等知识掌握不全面。因此,从整体上说,国内外医务人员对丙肝防治的认知状况尚处于较低水平。 李爱华 庞琳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医务人员 防治知识 2013—2015年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数据质量核查分析 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例报告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质量。方法 2013—2015年,选择丙肝病例报告数较多的县(区)及以上级别的医院,对其当年1季度丙肝相关病例数据质量进行核查。结果 2013—2015年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报告率分别为44.3%、55.5%和58.3%,核酸阳性报告率分别为46.8%、52.1%和65.6%;诊断分类正确率分别为25.4%、44.6%和44.0%,急慢性分类正确率分别19.2%、38.1%和53.9%。丙肝病例报告率和分类正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逐年提高。结论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普遍存在报告率低和分类正确率低的问题,建议完善修订现行《丙肝诊断标准》、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工作质量。 黑发欣 庞琳 王晓春 郎茴构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例报告 数据质量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中HIV新发感染原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治疗期间感染HIV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参加MMT海洛因成瘾者随访队列中,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1∶1匹配选择治疗期间感染和未感染HIV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情况、毒品使用、性行为、服用美沙酮及心理状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与感染HIV相关的因素.结果 调查参加MMT的海洛因成瘾者108名,其中54人新感染HIV.男性76人,女性32人;汉族95人,其他民族13人;参加MMT前吸毒平均时间(12.1±5.0)年.感染HIV的54人中,33人通过注射吸毒感染,12人通过性行为感染,9人不确定感染途径.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参加MMT前吸毒时间长(≥10年,OR=20.9,95%CI:1.62 ~ 269.34,P=0.02)、最近半年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OR=276.7,95%CI:5.65~ >999.99,P<0.01)会增加感染HIV的风险,治疗依从性好(≥0.5,OR=0.07,95%CI:0.42 ~ 0.87,P=0.04)、和家人住在一起(OR=0.002,95%CI:<0.001~0.94,P<0.01)会降低感染风险.结论 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仍然是参加MMT的海洛因成瘾者感染HIV的主要危险行为.增加对海洛因成瘾者的家庭社会支持,提高参加MMT的依从性,减少参加MMT期间注射吸毒行为可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王常合 柔克明 庞琳 罗巍 曹晓斌 何林 张欢 吴尊友关键词:海洛因成瘾者 美沙酮维持治疗 艾滋病病毒 先天性梅毒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2020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梅毒(CS)合并其他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单纯CS患儿75例、C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43例,通过血液、尿液、胸部X线检查,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肝功能损伤。结果单纯CS患儿住院时间大于7 d的占34%,低于CS合并CMV感染患儿(79.06%);单纯CS患儿父母文化水平高于合并CMV感染患儿;CS患儿父母血RPR阳性率低于合并CMV感染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合并CMV感染患儿的肝脾肿大、贫血和胸部X射线异常率均高于单纯CS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合并CMV感染患儿在肝功能损伤率(90.69%)、肝功能II级异常率(34.88%),均高于单纯CS患儿(53.33%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血RPR阳性、肝脾肿大、肝功能II^III级异常是导致CS患儿合并CM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合并CMV感染的CS患儿肝功能损伤更严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刘玉环 庞琳关键词:梅毒 巨细胞病毒 肝功能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的效果。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下载德宏州数据,获得美沙酮服药人员动态队列HIV新发感染发病密度,与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动态队列进行比较,评价美沙酮维持治疗预防HIV新发感染的效果。结果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入组1 050人,观察1 517.66人年,共发现14例HIV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为0.92/100人年,入组初期发病密度较高;德宏州未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吸毒人群队列入组708人,观察1 037.61人年,共发现47例新发感染,4年平均发病密度4.53/100人年,随访过程中发病密度均较高。美沙酮服药人员队列HIV新发感染的危险是德宏州吸毒人群队列的0.20倍(95%CI:0.11~0.36)。单纯口吸或烫吸、单纯注射或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吸毒者中,美沙酮服药人员发生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分别是德宏州吸毒人群的0.07倍和0.21倍。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吸毒人群的HIV新发感染。 项丽芬 刘芃 高洁 杨跃诚 叶润华 段一娟 李忠诚 杨顺生 官平珍 龙玉存 莫惠萍 尹棉松 李国强 李升奇 庞琳 刘恩武 吴尊友 段松关键词:艾滋病 队列研究 美沙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