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振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吸虫
  • 10篇吸虫
  • 9篇日本血吸虫
  • 6篇吡喹酮
  • 5篇尾蚴
  • 4篇血吸虫尾蚴
  • 3篇血吸虫感染
  • 3篇日本血吸虫感...
  • 3篇水体
  • 3篇吸虫感染
  • 3篇抗性株
  • 3篇抗药
  • 3篇抗药性
  • 3篇拉杆
  • 2篇钉螺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机构

  • 11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江苏艾津农化...

作者

  • 11篇杨振坤
  • 10篇梁幼生
  • 10篇汪伟
  • 9篇邢云天
  • 9篇戴建荣
  • 9篇曲国立
  • 4篇钱科
  • 4篇李洪军
  • 3篇赵正阳
  • 2篇王飞
  • 2篇钱科
  • 2篇李幼子
  • 2篇贾悦
  • 1篇戴洋
  • 1篇魏剑英
  • 1篇孙乐平
  • 1篇陶永辉
  • 1篇郭娜

传媒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喹酮抗血吸虫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抗虫机制尚不明确,其在杀虫过程对宿主的免疫依赖性或免疫协同机制还有待阐明。本文在对近10年相关文献复习基础上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应答、抗体变化等方面概述吡喹酮治疗前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变化,以期加深对吡喹酮杀虫机制的理解。
杨振坤汪伟梁幼生
关键词:血吸虫吡喹酮免疫机制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V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mg/kg和565.5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mg/kg和467.2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
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汪伟曲国立李幼子邢云天陶永辉钱科贾悦杨振坤魏剑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成虫毛蚴尾蚴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IV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感染性钉螺,分离尾蚴,以40条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用药组分别一次灌服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小鼠灌服2.5%Cremophor EL溶液。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0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统计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离株血吸虫的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结果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10.37%~19.81%、23.22%~33.09%、39.25%~49.61%、62.87%~74.44%和91.26%~98.09%。经不同剂量吡喹酮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株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1~186.7 mg/kg,但各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汪伟李洪军梁幼生曲国立李幼子邢云天钱科贾悦杨振坤王飞戴建荣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湖沼地区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属于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领域。本装置由扩展剂滴加装置、粘取尾蚴装置及扩展剂共同构成。扩展剂滴加装置由活塞拉杆、扩展剂盛放缸、扩展剂出液嘴、固定支架、刻度细线、伸缩拉杆A、定滑轮A及收线...
曲国立梁幼生戴建荣邢云天汪伟杨振坤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虫株免疫学特性研究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是一类寄生于人体及哺乳动物静脉血管内的寄生虫,引起以免疫病理损伤为主、严重危害流行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病-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该疾病在...
杨振坤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蛋白电泳辅助性T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制备及其杀螺效果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杀螺效果。方法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黏合剂和载体进行筛选,得出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最佳配方。将制得的氯硝柳胺乙醇胺盐颗粒剂进行堆密度、松密度、水分和热储稳定性评价,调查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法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结果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的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为:5%的杀螺胺乙醇胺盐、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的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混合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得到粉末;再与93.7%的石英砂和0.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均匀,烘干,得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所制得的颗粒剂为干燥、自由流动的黄色颗粒,无可见外来物和硬块,粉尘少,适于机器施药;堆密度、松密度和水分分别为1.4、1.3g/ml和2.4%,热储稳定性合格。实验室采用0.5 g/m2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7 d后,或>1.0 g/m2剂量喷撒1 d后,钉螺死亡率均>95%;现场采用0.5 g/m2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喷撒7 d后,或>1.0 g/m2剂量喷撒1 d后,钉螺死亡率均>85%。结论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杀螺效果较好,是一种适合现场应用的新型杀螺剂型。
邢云天戴建荣戴洋杨振坤王飞梁晓天马波曲国立汪伟梁幼生
关键词:钉螺颗粒剂杀螺效果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Ⅵ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钉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比较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实验室诱导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保种传代的敏感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感染37 d后分别收集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孵化毛蚴,以各虫株毛蚴定量感染钉螺,观察、比较各虫株对中间宿主钉螺的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尾蚴开放前期和产尾蚴量。结果用一条毛蚴感染一只钉螺,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8.99%和19.74%(χ~2=3.948,P=0.047),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460.2条和1 039.3条(t=2.507,P=0.02);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0.00%和21.52%(χ~2=3.980,P=0.046),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319.4条和1 003.5条(t=2.566,P=0.017)。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开放前期和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钉螺的易感性高于敏感株,而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则低于敏感株。
钱科钱科梁幼生汪伟曲国立李洪军杨振坤赵正阳邢云天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钉螺生物学特性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Ⅶ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实验观察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力及传播强度。方法分别采用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建立小鼠-钉螺-小鼠生活史循环,观察比较各虫株的虫卵开放前期、产卵量及虫卵分布、对终宿主的易感性、虫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6.1 d和36.8d(t=0.907,P=0.372),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4.6只/100 mg和21.2只/100 mg(t=2.946,P=0.007),回收成虫数分别为20.5条/鼠和25.1条/鼠(t=2.128,P=0.042),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1 303只/对成虫和38 594只/对成虫(t=2.185,P=0.040)、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4 810只/对成虫和19 715只/对成虫(t=2.934,P=0.007),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6 493只/对成虫和18 879只/对成虫(t=1.044,P=0.309);江苏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328,P=0.744)、雌虫体长(t=0.386,P=0.701)及雄虫体长(t=0.332,P=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本血吸虫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5.5 d和35.6 d(t=0.169,P=0.867),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3.3只/100 mg和18.9只/100 mg(t=3.622,P=0.001),回收成虫数分别为17.6条/鼠和25.1条/鼠(t=3.153,P=0.004),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0 932只/对成虫和53 903只/对成虫(t=3.865,P=0.001),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2 307只/对成虫和26 363只/对成虫(t=4.388,P<0.01),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8 625个/对成虫和27 541个/对成虫(t=2.679,P=0.012);湖南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853,P=0.397)、雌虫体长(t=0.573,P=0.569)及雄虫体长(t=0.742,P=0.4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产卵量和肝组织虫卵沉积量均明显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终宿主的致病性更强;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排出虫卵数明显多于敏感株,�
钱科钱科梁幼生汪伟曲国立李洪军杨振坤赵正阳邢云天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生物学特性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领域。本装置由扩展剂滴加装置、粘取尾蚴装置及扩展剂共同构成。扩展剂滴加装置由活塞拉杆、扩展剂盛放缸、扩展剂出液嘴、固定支架、刻度细线、伸缩拉杆A、定滑轮A...
曲国立梁幼生戴建荣邢云天汪伟杨振坤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一种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水体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血吸虫病防治研究领域。本装置由扩展剂滴加装置、粘取尾蚴装置及扩展剂共同构成。扩展剂滴加装置由活塞拉杆、扩展剂盛放缸、扩展剂出液嘴、固定支架、刻度细线、伸缩拉杆A、定滑轮A...
曲国立梁幼生戴建荣邢云天汪伟杨振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