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方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Feflow的张掖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 张掖盆地地处黑河中游,是控制流域水循环的关键地带,本文从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水文、水文地质、钻孔、气象以及水资源利用等实测资料,以Arcgis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借助Feflow软件建立了地...
- 周振方
-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半干旱区玉米茎流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3
- 2014年
- 采用包裹式茎流计和小型自记式气象站对甘肃省会宁县太平镇主要农作物玉米的茎流速率及其周围的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玉米的日茎流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几"字型变化。晴朗天气下,茎流启动时间为6:00,于14:00-15:30达到峰值,持续较短时间后迅速降低,至晚上22:00达到较低值且在夜间保持了一定的茎流活动。而多云和阴雨天气玉米茎流速率则呈不规则曲线。2)玉米茎流速率与气象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茎流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玉米茎流速率与气象单因子分析及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对半干旱区玉米茎流起关键作用的气象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与空气湿度。
- 郭映董阳周振方党慧慧魏国孝
- 关键词:茎流气象因子玉米半干旱区
- 长期传统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甘肃会宁县丘陵地区不同耕作年限黄绵土耕地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开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好,耕作明显地破坏土壤团聚体,降低其稳定性;经过70 a以上时间开垦,0~20 cm和20~40 cm土层≥0.25 mm直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下降了40.5%和12.5%。耕作层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均重直径比亚表层平均大了10%,两土层之间的差异随着耕作年限变小。0~20 cm土层,>2 mm和0.25~0.106mm直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高;20~40 cm土壤各直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耕作层以及亚表层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整体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均重直径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团聚体对于有机碳的保持作用关键。
- 周振方胡雅杰马灿薛天柱郭映魏国孝
- 关键词:团聚体有机碳传统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