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韬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论新型痕迹在侦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犯罪行为的实施必然会留下痕迹,如何有效发现和提取犯罪活动留下的痕迹就成为侦查学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有效发现、提取痕迹开辟了多条途径,人们能够从犯罪现场中提取的痕迹越来越多,因而我们对痕迹所涵盖的范围也应当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仅应当将手印、足迹、工具和枪弹痕迹等传统的常规痕迹视为痕迹,一些新型的如心理痕迹和电子、电磁痕迹等也应该积极地纳入痕迹范畴加以深入研究。新型痕迹在侦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会在侦查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刘文韬肖湘
- 关键词:犯罪行为
- 犯罪现场构成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犯罪现场是一个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有着自身特质的系统。研究系统的构成是认识系统的必经之路,对犯罪现场构成加以研究可以推动人们对犯罪现场这一系统认识的深入,因此,犯罪现场构成理论是犯罪现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犯罪现场构成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对于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 李媛刘文韬
- 关键词:犯罪现场
- 犯罪现场概念研究综述
- 2010年
- 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的起点。研究和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准确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对于侦查实践中准确确定现场的范围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文章对犯罪现场概念的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在此领域进行深入拓展和研究。
- 刘文韬
- 关键词:犯罪现场
- 犯罪现场痕迹信息分析与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犯罪行为必留痕迹,通过对痕迹的识别与提取,我们便可以把握犯罪行为的内容。而犯罪痕迹是一种"哑巴证据",它自身并不能告诉侦查人员案件相关的情况,我们对相关痕迹的认识必须通过挖掘蕴含在痕迹中的信息来实现。痕迹信息作为反映犯罪行为系统发生、存在、发展的状态和属性的表征,在侦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阶段对其的研究深度和重视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对其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加强对犯罪现场痕迹信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 刘文韬
- 关键词:犯罪行为
- 试论现代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构建
- 2010年
- 信息化正在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也为我国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在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同程度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现代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缺失无疑是制约公安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构建现代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需要在理念上符合现代社会对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要求,在内容上形成一套完善、系统、制度化的工作体系。实现公安情报信息高效流转与共享,以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的价值,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 刘文韬张晓东
- 关键词:公安工作情报信息
- 犯罪现场概念研究综述
- 2011年
- 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的起点,如何研究和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准确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对于侦查实践中确定现场的范围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关于犯罪现场概念的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作一综述,找到学者间的共识和争鸣之处,以便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
- 刘文韬张晓东
- 关键词:犯罪现场
- 刍议信息视角下的现场取证观被引量:2
- 2010年
-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现场取证工作也需要进行理念上的革新。传统理念把犯罪现场上获取的各种痕迹物证分为线索和证据,极易导致刑事技术人员过于关注犯罪现场中的鉴定型痕迹证据,无疑会使现场勘查工作质量下降,不利于侦查的推进。信息视角下的现场取证观是指在现场勘验、检查工作中,刑事技术人员对犯罪现场中与犯罪有关或可能有关的痕迹物证和线索提升到信息层面来认识,在现场取证工作中全面收集和提取与犯罪相关的信息,为后续的分析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 陈刚刘文韬
- 关键词:信息化犯罪现场勘查取证
- 跨省系列杀人案件侦查机制的创新与完善被引量:1
- 2011年
- 跨省系列杀人犯罪由于地域跨度大、犯罪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成为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当前我国在跨省系列杀人案件侦查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工作流程规范性差、侦查体制僵化、机制保障不健全等,已不能适应打击跨省系列杀人犯罪的工作现实。因此,创新和完善侦查机制,全面推进打击跨省系列杀人犯罪工作,提高打击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陈刚刘文韬李涛
- 关键词:跨省系列杀人侦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