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175 H指数:8 供职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小豆新品种龙小豆5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022年 龙小豆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26-81为母本、京农7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在2012年品种比较试验中,每hm^(2)平均产量2369.4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2号增产16.9%;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10点次试验,10点次增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80.2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2号增产10.8%;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5点次增产,平均产量2055.8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2号增产12.1%。 尹振功 孟宪欣 郭怡璠 魏淑红 王强关键词:小豆 选育 栽培技术 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1的选育 被引量:2 2022年 龙芸豆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云南品种F0609为母本、澳大利亚品种F2153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5个试验点进行了10点次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61.8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增产14.4%。2013年在黑龙江省5个试验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26.9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增产10.6%。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孟宪欣 王强 魏淑红 尹振功 郭怡璠关键词:芸豆 选育 栽培技术 普通菜豆新品种龙芸豆17的选育 被引量:2 2022年 龙芸豆1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芸豆4号为母本、龙芸豆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国家芸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2454.15kg,较对照品种增产37.50%,2018年进行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68.19kg,较对照品种增产32.57%。2020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 王强 孟宪欣 尹振功 魏淑红 郭怡璠 杨广东关键词:普通菜豆 选育 栽培技术 不同遗传背景BC_3F_2代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探索了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BC3F2代大豆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的遗传规律,旨在为选配优良的杂交组合及制定有效育种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分别以红丰11和早熟18大豆品种为供体亲本,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东农47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3次、自交2次,得到2个回交群体,并对其后代群体的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及相关性等分析。结果表明:2个回交群体间籽粒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差异显著,且同一组合后代群体内表现一致性较好。相关分析表明BC3F2代蛋白质、油分含量与供体及受体亲本均呈不显著正相关;BC3F2后代家系的蛋白质、油分含量与双亲差值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用双亲中亲值来预测杂交组合BC3F2代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平均值更加准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和株高可以作为间接选育大豆高蛋白质和高脂肪品系的间接依据;在大豆高油或高蛋白育种中,亲本宜采用双亲差异大且中亲值较高的来配置组合。 战宇航 曹广禄 刘阳 韩英鹏 王强 孟宪新 魏淑红 李文滨关键词:大豆 品质性状 回交选育 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 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黑龙江省缺乏早熟、稳产芸豆品种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出早熟、高产的小黑芸豆新品种龙芸豆14。该品种早熟、稳产特性有效地缓解了高寒地区缺乏早熟品种的问题。 王强 魏淑红 孟宪欣 杨广东关键词:芸豆 黑大豆(青子叶)优异资源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3 2004年 1997-2 0 0 0年对黑龙江省 11份青子叶黑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 ,籽粒品质鉴定评价。筛选出多花、多荚 ,多分枝种质 3份 ,高蛋白种质 4份 ,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SMV)种质 2份 ,高抗大豆霜霉病 (Peronosporamanshurica)种质 3份。 魏淑红 张亚芝 孟宪欣 李秀兰关键词:黑大豆 种质资源 芸豆新品种龙芸豆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16年 芸豆学名菜豆,豆科菜豆属。芸豆膳食结构丰富,营养价值高,但由于东西方饮食习惯不同,我国芸豆主要以出口为主,奶花芸豆则是黑龙江省传统的出口型芸豆品种。目前,农民种植的奶花芸豆大部分是由港口经销商带到当地的品种,品种杂,产量不稳定,商品质量很难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低,销售困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手段, 孟宪欣 王强 魏淑红 张威关键词:菜豆属 出口型 栽培技术 一种便携式食用豆类播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食用豆类播种装置,包括转盘、连接座、挖板、固定座、第一固定套、连接杆、滑轮、连接板、第二固定套、引料管,该便携式食用豆类播种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避免工作人员人工挖坑,再... 魏淑红 申晓慧 王强 孟宪欣 郭怡璠 姜成 祝安军文献传递 大豆品种Maple Arrow耐菌核病生化机制 被引量:5 2014年 以世界公认的菌核病抗性品种Maple Arrow以及感病品种合丰25为材料,在大豆V1期进行活体接种,比较不同抗感材料在接种核盘菌后的72h内6个时间点的菌丝扩展速度和4种生化酶活性,旨在明确MapleArrow抗菌核病的生化机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侵染后0~72h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明显,接种前期病原菌在Maple Arrow叶片上的扩展速度明显低于合丰25.接种后期,Maple Arrow叶片病健交界明显,菌丝体周围寄主组织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合丰25叶片布满菌丝体,叶片结构崩溃.动态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接种后24h Maple Arrow的PPO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48h Maple Arrow的POD和PAL的活性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合丰25.由此得出结论,抗病品种Maple Arrow的保护酶系统对核盘菌侵染的响应比感病品种合丰25更为活跃,四种保护酶中的PPO、POD和PAL是两种抗性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中PPO主要作用于感染前期,POD和PAL主要作用于后期. 吕春梅 赵月 赵雪 王强 孟宪新 魏淑红 韩英鹏 李文滨 张俊华关键词:核盘菌 抗病机制 黑龙江省芸豆机械化大垄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18年 从耕作模式、播前准备、深翻整地、精准播种、合理施肥、限量喷药、适度中耕、适时收获等方面对芸豆全程机械化大垄通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该技术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提高了芸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杨广东 王强 胡尊艳 孟宪新 王聪 郭怡璠 魏淑红 陈林祺关键词:芸豆 高寒地区 机械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