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论失独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及其集体行动风险被引量:14
- 2016年
- 本文运用戴维斯J曲线理论模型,在梳理总结近几年失独群体在集体维权行动中所表达的利益诉求及政府对此的回应基础之上,认为失独群体对政府的价值期望水平较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政府回应的能力水平较低且呈缓慢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差距正日益扩大,可能导致失独群体产生强烈地相对剥夺感,进而积累较高的集体行动风险。因此,只有降低失独群体对政府的价值期望,提升政府回应失独群体的价值能力,才能降低失独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及集体行动风险。
- 徐晓军胡倩
-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
- 论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府回应间的鸿沟及其弥合被引量:7
- 2017年
- 随着失独问题的日益凸显,失独群体采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行的诉求方式,向各级政府提出自己兼具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政府也选择性地做出了回应,但二者在失独问题的认知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张力和诸多矛盾。因此,只有从单向性回应、形式化回应走向互动性回应、实质化回应,努力寻求失独问题解决的平衡点与突破点,才是弥合这一鸿沟的有效路径。
- 胡倩徐晓军
- 关键词:利益诉求政府回应
- 从苦难叙述、社会救赎叙述到自我救赎叙述——失独问题研究路径及其反思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苦难与救赎的分析框架,梳理总结了现有失独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以苦难叙述、社会救赎叙述为主要话语,以自我救赎叙述为补充话语。这事实上表明,当前失独问题研究缺乏对失独群体主体性、能动性的足够关注以及对其自我救赎实践的正面引导。因此,应加大对失独群体自我救赎实践的关注及深入探讨,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 胡倩
- 论失独人群社会保障中的政府底线责任被引量:11
- 2016年
- 本文在客观认识失独问题及全面反思当前我国失独人群社会保障实践的基础之上,从"政府底线责任"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前政府在失独人群社会保障问题上的首要任务和底线责任是承担起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以及基本医疗保障责任。只有在合理划定政府责任"底线"的基础上,准确界定政府底线责任的具体内容,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财政及监督保障体系,才能落实政府对失独人群社会保障的底线责任。
- 徐晓军胡倩
- 关键词:社会保障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双重路径被引量:9
- 2015年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农民与居村农民是农民市民化的两大主体.农民市民化是进城农民与居村农民享有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此相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应包括两条相对应的路径:一是"城市异地"转移路径,即通过发展大中小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实现部分农民异地市民化;二是"农村就地"转移路径,即通过发展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吸引更多的居村农民向特定地区聚集,实现部分农民就地市民化。
- 蒋大国胡倩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 社会质量视域下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及重点任务
- 2016年
- 透过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观点及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经研究发现:社会质量理论与新型城镇化在价值理念、目标追求以及评价标准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质量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它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因此,借用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从社会质量的四大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和社会赋权)出发,深入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指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行动框架。
- 胡倩常毓婵
- 关键词:社会质量新型城镇化
- 论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府回应间的鸿沟及其弥合
- 2017年
- 纵观多年来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概况,可以发现,失独群体的利益诉求相较于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其特殊性。
- 胡倩徐晓军
- 关键词:利益诉求政府回应弥合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