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亮

作品数:36 被引量:21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分子
  • 8篇沸石分子筛
  • 8篇分子筛
  • 7篇盆地
  • 6篇纳米
  • 6篇北缘
  • 6篇柴达木盆地
  • 5篇催化
  • 4篇溶剂
  • 4篇无溶剂
  • 3篇单晶
  • 3篇扬子地块
  • 3篇乙醇
  • 3篇剖面
  • 3篇走滑
  • 3篇沸石
  • 3篇阿尔金断裂
  • 3篇柴达木盆地北...
  • 3篇催化剂
  • 2篇多相催化剂

机构

  • 36篇浙江大学
  • 10篇教育部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3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青海...
  • 2篇北京市地质调...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浙江省第三地...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6篇王亮
  • 20篇肖丰收
  • 16篇孟祥举
  • 15篇肖安成
  • 9篇沈中延
  • 7篇吴磊
  • 6篇吴勤明
  • 5篇楼谦谦
  • 5篇钱俊锋
  • 5篇魏国齐
  • 4篇毛黎光
  • 4篇杨树锋
  • 3篇孟立丰
  • 3篇张林
  • 2篇周苏平
  • 2篇程晓敢
  • 2篇孙琦
  • 2篇张微
  • 2篇董有浦
  • 2篇戴志锋

传媒

  • 6篇岩石学报
  • 4篇Chines...
  • 3篇第18届全国...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二届能源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探索原子经济的新型催化反应以实现高效节能地生产绿色化学品成为催化领域的一个挑战性课题。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在很多催化反应尤其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性能。总结了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在选择氧化和氧物种促进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及催化反应机理,对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在工业上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亮孟祥举肖丰收
关键词:纳米金催化剂绿色化学分子氧
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钯作为高效C–C偶联反应多相催化剂(英文)被引量:3
2016年
Pd催化的C-C均相偶联反应,如Suzuki,Heck和Sonogashira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均相催化剂具有难分离和不易循环利用的缺点,因而其应用有所受限.因此,开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以及可循环性的Pd负载的多相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多级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因而为制备新型的多相催化剂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乙烯基修饰的1,10-菲罗啉有机配体与二乙烯基苯共聚得到了菲罗啉功能化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CP-Phen),负载Pd(OAC)_2后所制催化剂(Pd/PCP-Phen)在Suzuki,Heck和Sonogashira等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固体核磁和红外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1,10-菲罗啉有机配体;热重分析显示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N_2吸附测试表明该多孔有机聚合物及其钯负载物均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11.2和7.3 nm)和大的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确也证实了它们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结果表明,Pd/POP-Phen催化剂中Pd 3d_(5/2)和Pd 3d_(3/2)的结合能分别为337.6和343.1 eV,略低于Pd(OAc)_2的(338.6和343.8eV).同时,该催化剂的N 1s结合能为400.0 eV,高于POP-Phen的399.3 eV.由此可见,该催化剂中菲罗啉有机配体与Pd物种有很强的配位作用.将得到的Pd/POP-Phen催化剂用于Suzuki,Sonogashira以及Heck反应,对于Suzuki反应,当以溴苯和苯硼酸为底物,乙醇和水(2:3)为溶剂时,反应30 min联苯的产率高于99%;而在菲罗啉和醋酸钯(Pd/Phen)混合均相催化剂作用下,同样条件下转化率仅为1.7%.可见,Pd/POP-Phen多相催化剂在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高于均相催化剂.更为重要的是,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五次后并未见明显的失活,且在反应液中也未检测到Pd,说明反应中金属物种基本上没有流失,与Pd/POP-Phen多相催化剂的高稳定性一致.当将反应物扩展到多�
戴志锋陈芳孙琦纪妍妍王亮孟祥举肖丰收
封装钯纳米粒子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高效制取生物呋喃
在多相催化中,人为地选择加氢生成某一目标产物十分困难,尤其是具有复杂反应路线的生物质加氢反应.通常生物质原料中含有丰富的可还原基团,因此生物质加氢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副反应产物.
王成涛王亮张建孟祥举肖丰收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乙醇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当前的生产主要依赖于生物质发酵,随着乙醇需求的日益增长,这将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产生竞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由煤、生物质或天然气经合成气(CO+H2)直接转化制乙醇是一条重...
王成涛王亮肖丰收
关键词:沸石分子筛合成气乙醇
无溶剂合成沸石分子筛:新的绿色合成路线
沸石分子筛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材料之一,它们的工业合成是在水热条件下完成的。该方法的实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作为溶剂,这在工业生产上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常规沸石水热合成的含碱废水排放污染了环境,增加了合成成本;水溶剂在...
孟祥举吴勤明王亮肖丰收
关键词:沸石分子筛无溶剂
文献传递
固相合成沸石单晶包裹Au-Pd纳米颗粒及其催化生物乙醇氧化
生物质因其可再生的特点被认为是取代化石能源的重要能源[1].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生物乙醇的转化,乙醛、乙酸乙酯、乙酸等等都可以由乙醇氧化制得.许多催化剂都被报道可以用于乙醇的氧化反应[2],但是生物乙醇中含有大量的水且氧化...
张建王亮孟祥举肖丰收
关键词:生物乙醇固相合成
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构造接触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南天山冲断带与帕米尔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在乌恰以北地区两大冲断系统在地表交接。本文综合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面地质资料分析,通过对研究区三条区域地质剖面的结构分析,取得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帕米尔冲断系统的前锋成为一个弧形构造带,与南天山冲断系统形成了交错叠置的关系;南天山冲断带大多形成深层次的冲断褶皱作用;2.从地理上划分了南天山和帕米尔冲断系统的构造分界线;3.从东往西,帕米尔冲断系统往北逆冲推覆作用逐渐加强,到达西部弧形构造带顶端,其与南天山冲断系统直接在地表相互交汇,塔里木盆地在此处到达西北端尽头。4.划分出两大冲断系统的次级构造单元。
钱俊锋肖安成杨树锋李平邱玉双孟立丰吴磊王亮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代盆地性质研究——对大柴旦凹陷的解剖被引量:9
2009年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野外地质资料绘制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地层残余分布图和断裂分布图;利用平衡剖面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恢复,恢复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原始与剥蚀后形态。通过对中生代各期(主要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残余地层、断裂的分布和地震剖面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中生代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盆地演化阶段:早侏罗世为伸展环境下的(箕状)断陷盆地,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群;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为伸展型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末盆地受挤压整体隆升,形成古隆起。
楼谦谦肖安成杨浩黄宏升丁卫星沈中延王亮陈元忠沈亚汪立群周苏平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中生代地震剖面
扬子地块西侧米仓山基底卷入式冲断带的结构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米仓山基底卷入的巨型背斜带位于扬子地块的西北侧,西与龙门山薄皮冲断体系斜列状错位连接,东与大巴山弧形薄皮冲断带相互叠加,北侧为南秦岭造山带与扬子地块之间重要的大地构造界线——勉略缝合带。作为与周围大地构造和变形特征完全不同的构造样式,其结构的精细分析非常重要,本文利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的几何解析技术对于这一特殊的基底背斜进行了研究。通过3条大型综合剖面的建立,本文对该巨型背斜的形成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探索性的解决米仓山背斜所卷入层序、层序的分布和彼此的接触关系问题;解决控制褶皱形成的断层分布、卷入深度、几何特点和彼此的交接关系问题;解决变形分析的构造样式问题和褶皱形成的平衡恢复问题。
吴磊钱俊锋肖安成沈中延王亮魏国齐张林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大巴山冲断带的结构复杂,在平面上城口-房县断裂将其分为北、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北大巴山被认为是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地块之间的拼合带,南大巴山代表了典型的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南大巴山冲断带进行构造解析。研究指出,南大巴山冲断带剖面上具有多层次和多期次滑脱变形的特点:浅层次的滑脱面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灰岩中的石膏层,卷入的层序为其后的中生界;深层次滑脱体系为沿着震旦系页岩和嘉陵江组膏盐层两个滑动面之间活动形成的冲断变形。完成了切过南大巴山不同构造部位的3条多资料约束的综合地质剖面,以此详细解析了冲断带深浅层次的冲断结构及分布规律,在平衡恢复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冲断带的几何结构和运动过程,确定了大巴山和川东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对接关系,提出南大巴山冲断带为一多层次、空间上强烈收缩的复杂薄皮冲断体系。
董有浦沈中延肖安成王亮毛黎光魏国齐
关键词:薄皮构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