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宫颈
  • 3篇肉瘤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组织细胞
  • 3篇腺癌
  • 2篇液基薄层
  • 2篇液基薄层细胞
  • 2篇液基薄层细胞...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组织细胞肉瘤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细胞
  • 2篇细胞肉瘤
  • 2篇细胞学
  • 2篇宫颈癌
  • 2篇癌细胞
  • 2篇TRANSW...

机构

  • 10篇广东省第二人...
  • 7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韶关学院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作者

  • 15篇彭芳
  • 9篇陈艳宇
  • 7篇朱建思
  • 7篇王贵明
  • 6篇周扬帆
  • 4篇王爱武
  • 4篇谭夕
  • 3篇周建国
  • 3篇周志姣
  • 3篇钟碧玲
  • 3篇王成昆
  • 2篇权莉
  • 2篇李艳
  • 1篇傅思莹
  • 1篇曾俐琴
  • 1篇雷战平
  • 1篇欧翔
  • 1篇石丽娟
  • 1篇董琳
  • 1篇李亦明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基薄层细胞学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 663例液基薄层细胞学的检查结果按年龄分组进行分析,对细胞学结果阳性且自愿接受阴道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的组织学结果与细胞学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细胞学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共有509例细胞学阳性,占8.99%,其中40~49岁组阳性率最高,达14.12%;有405例细胞学阳性病例接受组织活检,占79.57%,总的结果符合率为64.44%,其中鳞状细胞癌、非典型腺细胞、子宫颈管原位腺癌的符合率为100.00%。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筛查出早期病变并发现早期癌变,适合大范围普查。
周扬帆李艳杨晓扬曾俐琴陈艳宇王爱武王贵明彭芳权莉谭夕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早期宫颈病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在组织细胞肉瘤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组织细胞肉瘤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L-Ⅱ瘤细胞(初代细胞)接种小鼠腋部皮下,取其肺转移灶制成悬液接种另一小鼠,再取其肺转移灶组织继续传代至第9代。分别用初代细胞和第九代细胞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比较两种细胞的移植瘤小鼠生存时间、肿瘤大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瘤组织中IGF-1与MMP-10的表达。【结果】第9代瘤株成瘤速度快于初代瘤株;两类细胞的小鼠带瘤生存时间分别为(29.23±2.90)d和(23.66±2.97)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9代瘤株诱发的腹水中IGF-1、MMP-10蛋白表达较初代的瘤株表达上调。【结论】IGF-1、MMP-10在第9代瘤株小鼠模型中表达增强,提示IGF-1、MMP-10在组织细胞肉瘤转移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为组织细胞肉瘤转移预测提供参考。
彭芳钟碧玲陈艳宇王贵明朱建思
关键词:蛋白质类
组织细胞肉瘤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取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的肺转移灶细胞体内连续传代,筛选出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方法L-Ⅱ瘤细胞接种小鼠胁部皮下,取其肺转移灶接种另一小鼠体内,再取其肺转移灶传代,如此数代后,建立L-Ⅱ肺高转移模型。检测:形态学,免疫组化,核型分析,流式细胞分析,肿瘤生长曲线,小鼠荷瘤生存时间,肺转移率。结果目前传至第7代,第1、第7代形态学上比较,光镜下无明显差别,染色体均为亚四倍体核型,众数66~70条。细胞周期1/7:G1期:70.1/50.8,S期:15.9/27.7,G期:14.0/21.6。DNA倍体为亚四倍体。平均荷瘤生存时间为22/16.33天,P〈0.01。免疫组化nm23第1代表达弱阳性,第7代未见表达。肺转移率:1/7为25%(3/12)/66.7%(8/12),P=0.099。结论筛选出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雷战平朱建思王成昆周建国董琳石丽娟彭芳
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
人胃癌细胞高转移亚系的初步筛选及母亚两系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筛选高转移胃癌细胞亚系并与其母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筛选高转移力胃癌细胞亚系,通过HE染色比较母亚两系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母亚两系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系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比较母亚两系的迁移能力。结果利用transwell小室从母系MKN-28中成功筛选出高转移力胃癌细胞亚系MKN-28S,母亚两系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亚系增殖指数(PI)高于母系,且亚系中MMP-9蛋白表达同母系相比显著增高,显微镜下细胞计数示亚系迁移至膜背面的数量较母系明显增多(P<0.05),细胞运动能力明显增强。结论MKN-28S细胞较MKN-28细胞具有更强增殖能力和更高迁移力。
周志姣朱建思周建国王成昆彭亮彭芳
关键词:胃癌TRANSWELL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转移相关基因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和母瘤株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肿瘤的转移机制。方法 L-Ⅱ瘤细胞接种小鼠胁部皮下,取其肺转移灶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另一小鼠体内,再取其肺转移灶传代,如此数代后,建立L-Ⅱ肺高转移模型,筛选出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用基因芯片检测筛选前后的L-Ⅱ瘤株表达有差异的基因,并用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用体内转移灶连续传代法筛选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至第9代,筛选出L-Ⅱ高侵袭转移瘤株。用肿瘤转移基因芯片杂交筛选出传代前后L-Ⅱ瘤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共2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4个。对其中有代表意义的基因,如Kras-2、IGF-1、MMP-10、Brms-1进行RT-PCR验证,结果证实所选基因在筛选前后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基因芯片的表达情况一致。结论小鼠组织细胞肉瘤L-Ⅱ的侵袭转移是一个涉及Kras-2、IGF-1、MMP-10、Brms-1等重要基因和其他相关基因等多个基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
彭芳钟碧玲谭夕王贵明朱建思
关键词:基因芯片组织细胞肉瘤差异表达基因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 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状况,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7年6月60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组,观察组18例,年龄20~35岁为青年乳腺癌患者,对照组42例,年龄>35岁为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对比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生存时间9~89个月,中位生存期50.8个月;观察组总生存率为66.67%,对照组生存率为92.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复发转移是造成青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因素(P<0.05),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直径>5 cm、复发转移(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颈癌患者病理特征复杂,易复发,尽早确诊,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是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陈艳宇周扬帆彭芳谭夕
关键词:青年乳腺癌病理特点分子分型
抗血管生成治疗实体瘤研究和应用进展
2006年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的针对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已进入临床实验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成为恶性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本文概述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机制与方法,并就该方法的发展方向与策略进行了展望。
胡丽彭芳朱建思
关键词:血管生成实体瘤肿瘤血管生长因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人结直肠癌侵袭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彭芳周志姣朱建思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LBP)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宫颈 LBP 检查的8017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进行分组,观察结果阳性且愿意接受阴道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者的细胞学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共有阳性人数703例,占8.8%,年龄17~70岁,40~4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达13.9%,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41,P=0.000);共有566例患者随后接受了阴道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占80.5%,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总符合率为62.5%,高级别病变符合率100.0%。结论 LBP 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等优点,适合作为大范围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陈艳宇李艳王贵明彭芳王爱武权莉谭夕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宫颈癌筛查
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circEPSTI1干扰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EPSTI1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EPSTI1对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P<0.01);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ircEPSTI1表达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被成功干扰。CCK-8实验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的OD值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i-circEPSTI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5)。结论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并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circEPSTI1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STI1、Twist、Slug信号通路有关。
彭芳丁向东周扬帆王贵明陈艳宇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