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贵

张贵

作品数:37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小麦
  • 6篇线虫
  • 6篇春小麦
  • 5篇锈病
  • 5篇条锈病
  • 5篇孢囊
  • 5篇孢囊线虫
  • 5篇防效
  • 4篇小麦条锈病
  • 4篇马铃薯
  • 4篇麦茎蜂
  • 4篇茎蜂
  • 3篇调查初报
  • 3篇悬浮种衣剂
  • 3篇药效
  • 3篇药效试验
  • 3篇线虫病
  • 3篇小麦孢囊线虫
  • 3篇灰翅麦茎蜂
  • 3篇害虫

机构

  • 27篇青海省农林科...
  • 10篇青海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大通县农业技...
  • 1篇互助县农业技...

作者

  • 37篇张贵
  • 27篇侯生英
  • 21篇王爱玲
  • 11篇耿贵工
  • 5篇强中发
  • 5篇姚强
  • 4篇郭青云
  • 4篇侯璐
  • 3篇彭德良
  • 3篇闫佳会
  • 3篇黄文坤
  • 2篇来有鹏
  • 2篇王信
  • 2篇刘玉皎
  • 1篇徐仲阳
  • 1篇贾豪
  • 1篇黄丽丽
  • 1篇张登峰
  • 1篇陈海民
  • 1篇陈万权

传媒

  • 10篇青海农林科技
  • 5篇青海大学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科技信息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青海科技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青海农技推广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调查初报被引量:16
2008年
2007年对青海省主要麦区和部分青稞种植区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海拔、不同生态区均有小麦孢囊线虫分布;样品孢囊发生率67.64%,其中浅山地区孢囊密度明显重于川水和脑山地区;主要危害寄主为冬小麦、春小麦和青稞。
侯生英彭德良王爱玲黄文坤耿贵工张贵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病寄主
薯菌清对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
2007年
针对青海省马铃薯多种真菌病害,课题组研制出综防制剂——薯菌清,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薯菌清对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薯菌清对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杀毒矾,在900~3600μg·mL-1浓度下,相对抑菌率达93.67%~100%,LC50为173.15μg·mL-1,其毒力是64%杀毒矾的5.15倍,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耿贵工侯生英王爱玲张贵
关键词:抑菌效果
24%福·醇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24%福·醇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表明,24%福·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对春小麦出苗率无影响,对小麦壮苗有一定促进作用,推迟小麦条锈病发病期,生产中选用1∶50处理较为适宜。若将其应用于苗期锈病发生严重地区,效果将为更理想。
张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防效
24%福·醇种衣剂对青稞散黑穗病的药效试验被引量:4
2006年
应用24%福.醇(浓缩型)悬浮1∶2的种衣剂用清水稀释液分别按1∶401、∶50、1∶60的剂量进行拌种防治青稞散黑穗病,其防效分别达98.51%、97.66%、93.31%,极显著优于三唑醇、福美双等参试药剂,与我们2002年所作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用于防治青稞散黑穗病。
王爱玲侯生英张贵耿贵工余爱民
“薯菌清”防治马铃薯真菌病害使用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法,对“薯菌清”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尾孢菌叶斑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兑水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薯菌清”对以上3种病害的综合防效在80%以上的农艺措施为“著菌清”2015.6~2451mL/hm^2,兑水量455.18~674.21kg/hm^2。于病害始发期喷雾,间隔10d左右喷第二次。
侯生英王爱玲张贵耿贵工
24%福醇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青稞散黑穗病药效试验
青稞散黑穗病是青稞重要病害之一。筛选防治该病的有效杀菌剂在生产实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川红种子高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24%福醇(浓缩型)悬浮种衣剂进行了拌种防治青稞黑散病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强中发侯生英王爱玲张贵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荒漠化治理的疏透型纱网沙障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地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荒漠化治理的疏透型纱网沙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荒漠化治理的疏透型纱网沙障,包括有沙障杆、连接块、导向杆、固定块、弹簧和纱网,沙障杆为装置部件安装的载体,连接块,固定安...
徐仲阳张贵鲍海宏耿贵工侯继邦来有鹏沈显荣苏芳汪治海
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2024年
【目的】明确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寻找适合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并筛选出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品种。【方法】对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记录其在不同氮源、碳源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选用9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记录在不同浓度、不同药剂下病原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前期鉴定出的菌株中,灰葡萄孢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试验的代表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分别作为最适碳氮源、培养温度为20~25℃时,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最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2种杀菌剂的EC_(50)值较低,EC_(50)值均小于5.00 mg/L,药物毒力较强。【结论】灰葡萄孢是引起青海省蚕豆赤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葡萄糖和酵母对ZS045B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强,在20~25℃下培养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噁酮·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病原菌ZS045B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强。
陈华喻敏博侯璐张贵刘玉皎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生物学特性病原菌鉴定药剂筛选
春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性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寻找抗燕麦孢囊线虫的春小麦品种和种质资源,采用室内二龄幼虫接种法和田间病圃鉴定法,对21个青海省春小麦品种和88份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测试。室内二龄幼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均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4个小麦品种的单株根系白雌虫和孢囊量大于10小于20,属于中感,剩余17个小麦品种及88份小麦种质资源均为高感;田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8个小麦品种和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Pf/Pi值≤1,表现抗病,其余13个小麦品种及46份小麦种质资源表现感病。田间病圃鉴定受当年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表现抗病的品种及种质资源比例偏高,室内二龄幼虫接种鉴定结果更为准确。本研究可为春小麦抗燕麦孢囊线虫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侯生英张贵侯璐马麟
关键词:春小麦种质资源燕麦孢囊线虫抗病性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危害损失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为了研究小麦孢囊线虫病经济阈值,制定防治对策。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在不同群体密度下对青海省春小麦的危害损失,建立了CCN群体密度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为害小麦根部,影响小麦根系发育、株高、分蘖、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每克土壤中CCN卵量≤(5±1.5)个时,各项指标下降不显著,产量损失<10%;每克土壤中CCN卵量≥(10±2)个时,各项指标下降显著,产量损失高达15.52%~55.01%。因此,CCN群体密度大于10卵/(g.土)的地区应加强防治。
侯生英王爱玲张贵黄丽丽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密度农艺性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