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赫
- 作品数:24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明清吴语问数词“几化_(X)”的变化与语源被引量:1
- 2018年
- 在明清时期的吴语里,有"几化"、"几花"、"几哈"、"几罅"、"几呵"、"几吪"、"几夥"、"几货"等一系可概括为"几化_(X)"的方言词,并且仍保留在现代吴语里。吴语"几化_(X)"最初是问数词,来源于中古汉语出现的"几许",与上古汉语以来的问数词"几何"没有源流关系。吴语"几化_(X)"由询问数量变为表示多量,其中有句法、语用等多种变化诱因。表示多量的"几化_(X)"又形成AABB重叠式,"几几化化"作定语往往有标记,作补语则是无标记的,性质上近似状态形容词。语言的主观性促动了"几化_(X)"重叠式"几几化化"的形成,词汇重叠是语言象似性(iconicity)在汉语构词法上的体现。
- 冯赫
- 关键词:语源
- 汉语演变过程中的韵律构词——基于性状指示词“许”历时形成的考察被引量:2
- 2014年
- 具有性状指示词性质的"许"是近现代汉语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指示词,但其来源与形成迄今未得到合理的解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性状指示词"许"并非来源于单一途径,其形成也不能用"语法化"或"词汇化"来分析。"许"的源结构是魏晋以来的指示词"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的结构形式,"许"是"尔许"、"如许"及其所在结构形式在历时演变过程中受汉语韵律构词规则制约而形成的。性状指示词"许"的形成是历时层面上韵律构词运作的典型个案,这类研究对韵律构词学理论的推演或深入探讨也具有积极意义。
- 冯赫
- 关键词:韵律构词
- 汉语量词“合”与“合(盒)”的历时考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秦简"容二合"的"合"不是容器量词"盒",而是基于"容(镕)"使用时"两半相合"的概念特征而转指钱模(镕)形成的个体量词。基于同样的认知机制,动词"合"也转指其他成对(成套)或者两部分相合为用的事物单位。中国古代交战短兵相接、交合厮杀,因此由动词"合"的典型特征转指事件(交战)本身,然后又由表示交战的"合"转指交战的量而形成动量词"合"。以上两种量词"合"在汉语里始终都不写作"盒"。表示"盒子"的容器名词在南北朝时期写作"合",大约宋代以后才写作"盒"。"合(盒)"是底、盖儿相合为用的盛物器具,其来源是表示"闭合、对拢"的动词"合"。量词"合(盒)"来源于名词"合(盒)",这是以容器的有界特征转喻内容物的度量单位。汉语量词的历时研究应重视对"同形异词"现象的考察。
- 冯赫
- 关键词:量词
- 《墨子》“恶许”考辨
- 2019年
- 自清代以来不少学者都认为《墨子》的"恶许"与"何许"同义、"许"是表示处所的词,这类观点也体现在辞书中。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墨子》的"恶许"怎样注释或解释才是正确的,而且涉及到表示处所的"所"出现变体"许"的时代以及表示处所的"许"与疑问代词组合的历史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事实是,《墨子》的"恶许"与"何许"的功能及构成方式都不相同,"恶许"就是见于上古汉语的"恶乎","许"是"乎(虖)"的借音字,而不是处所义的"许"。
- 冯赫
- 以《元刊杂剧》为中心的元白话方位词研究
- 元代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由宋到元历宋、辽、金、元四个朝代,是汉族跟使用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契丹、女真、蒙古诸少数民族长期接触的时期。这一个时期汉语的发展演变可能有汉语的自身变化...
- 冯赫
- “(如)X许”比拟式与“许”的助词化被引量:5
- 2013年
- 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的"(如)X许",是一种用比拟来表达性状特征的结构式。"(如)X许"表示"如X般/样","许"具有助词性质。本来表示空间范围的"许"用于"如X"的指物名词X后形成"(如)X许"结构式,在语境诱导下"许"发生由空间方位到空间特征的次范畴转移而成为比拟助词。从晚唐五代开始,"(如)X许"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客观比拟衍生出主观强调功能,主观化为性质、程度表达式,"许"更趋于虚化为强调标记。
- 冯赫
- “X所/许”约量表达式与“所/许”的历时考察被引量:9
- 2013年
- 汉代以后汉语里出现的由数量短语或者数词与"所/许"构成的"X所/许"结构式,是一种表示大概数量范围的约量表达式,"所"与"许"是同一个语素,具有约量助词性质。约量助词"所"通常用在数量短语之后,南北朝时期"许"呈现出取代"所"的趋势,并且可以直接用在数词之后,因此"许"近于约数助词性质。"X所/许"数量范围表达式源自"X所/许"空间范围表达式,约量助词"所/许"的源形式是空间处所词"所/许"。
- 冯赫
- 指示词“如馨”与“尔馨”的形成被引量:3
- 2018年
-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如馨""尔馨"一类性状指示词。"如馨"与"尔馨"不是同一个词的变化形式,但它们的源形式都是"如N馨"结构式,"如馨"由"如N馨"隐去N成分形成,"尔馨"则是由性状指示词"尔"替代"如N馨"结构式的"如N"项而形成。在源结构式"如N馨"内的性状助词"馨",成为结构关系不同的"如馨""尔馨"的词内成分。这些结构式与结构成分的变化都不是单纯的形式变异,而是意义或功能变化促动的演变。
- 冯赫
- 元刊杂剧方位词特殊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元代是中国历史以及汉语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本土汉语口语是否受到蒙古语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以往的研究多从蒙古语影响的角度分析蒙式汉语语料里特殊的语言现象、尤其是方位词的类似蒙古语的后置词或者格助词的用法,现以元代本土汉语较典型的语料元刊杂剧为对象,对其方位词的特殊功能类型进行考察,以期有助于蒙古语影响是否进入到汉语口语的探索。
- 冯赫
- 关键词:方位词本土汉语
- 样态指示词“如许”“如所”的形成被引量:5
- 2016年
- 南北朝时期及其后的汉语里有指示样态的"如许",在汉译佛经里又有性质与"如许"类似的"如所"。"如许"的源形式是来源于"X许"空间表达式的"如X许"性状表达式,在特定的语境内"如X许"的X不再出现,使得表达性状的"如X许"框式结构缩合为样态指示词"如许"。译经的"如所"由"如是所"变化而来,"如是所"变为"如所"与"如X许"变为"如许"经历了平行的演变,都由"如X许/所"隐去X而形成。
- 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