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的生物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联合作业机主体,该联合作业机主体包括主体板、前还田机构、后翻动机构以及施肥机构,这里前还田机构安装在主体板的前端,后翻动机构安装在主体板的后端,施肥机构安装在...
- 张磊王岭侯云鹏孔丽丽尹彩霞王涵史旭曾张洪喜徐伟丹
- 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在玉米田间种群密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在玉米田间施菌后,对其进行田间种群密度动态调查,以燕麦片培养基为选择性培养基,对田间玉米叶片、空气、土壤中白僵菌种群数量进行动态跟踪,发现施菌后不同剂型施菌区白僵菌含量均高于对照区。白僵菌含量最高出现在施菌后1h内。其含量为:叶片>空气>土壤。之后随时间的变化叶片和土壤中白僵菌含量下降速度快,特别是叶片中,空气中相对稳定。白僵菌悬乳剂2号田间吸附能力强,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田间防治。
- 解娇张正坤高星爱赵宇王涵赵欣颖黄枭徐文静李启云
- 关键词:白僵菌玉米田间种群密度
- 特菜结球茴香露地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5年
- 球茎茴香是一种很适合北方露地栽培的蔬菜新品种,市场前景很好。从品种选择、选地、播种季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球茎茴香露地栽培技术。
- 安明哲王涵李楠张海燕梅冬林
- 关键词:球茎茴香露地栽培
- 吉林省油豆角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被引量:6
- 2013年
- 从油豆角的贮藏条件、种植面积、研究投入、企业能力等方面对吉林省油豆角产业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了目前吉林省油豆角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强科研整体投入、促进企业升级和发挥品牌效应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吉林省油豆角产业的全面发展。
- 王涵勾天兵周洋
- 关键词:油豆角
- 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播种施碳基肥联合作业机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玉米秸秆还田播种施碳基肥联合作业机,包括:机体、收割抓、皮带传输机和粉碎箱,机体前端设置有收割抓,皮带传输机一端延伸至收割抓,皮带传输机另一端延伸至粉碎箱的进料口,粉碎箱位于机体内,粉碎箱内设置有转筒,两...
- 张磊王岭侯云鹏刘志全孔丽丽尹彩霞王涵史旭曾
- 一种用于玉米根部和叶面的补肥联合作业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根部和叶面的补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内部由混合层、干料层和稀料层组成。在进行补肥的时候,首先向混合层内灌注配合好的肥料,然后一部分肥料会经过分料器筛分并进入干料层和稀料层,在进行联合作...
- 张磊侯云鹏孔丽丽王岭尹彩霞王涵史旭曾张洪喜
- 农业科研团队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农业科研团队是科研单位的创新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技术力量。如何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励团队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为个人分类评价打下基础一直是科研单位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团队分类考核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农业领域科研团队开展分类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做法,并以团队分类考核为基础,探索职称分类评价机制。
- 李萍王涵李楠郭洋史旭曾梅冬林
- 一种用于玉米根部和叶面的补肥联合作业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根部和叶面的补肥联合作业机,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内部由混合层、干料层和稀料层组成。在进行补肥的时候,首先向混合层内灌注配合好的肥料,然后一部分肥料会经过分料器筛分并进入干料层和稀料层,在进行联合作...
- 张磊侯云鹏孔丽丽王岭尹彩霞王涵史旭曾张洪喜
- 一种苏打盐碱水稻增碳、增氧、增抗三增综合种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苏打盐碱地水稻增碳、增氧、增抗综合种植方法,通过稻草留茬还田增碳、旱整平免水耙增氧、减氮肥增磷肥增抗,实现了节省水资源、优化土壤结构、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盐碱逆境水稻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
- 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郭晞明隋朋举孙洪娇马巍付胜王涵李楠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与水稻生长的影响,优化吉林省盐碱稻区栽培模式。以吉粳88和吉粳111为供试材料,通过在中低度盐碱稻区设置传统精耙地栽培(对照)、旱平免水耙栽培、三增综合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并测定在3种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氧化活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在土壤的改良效果方面,无论在低度盐碱稻区或中度盐碱稻区,与传统精耙地栽培相比较,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三增综合栽培>旱平免水耙栽培>传统精耙地栽培。在水稻生长方面,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水稻成穗率、根系活力以及实际产量均高于传统精耙地栽培,其中三增综合栽培下,吉粳111和吉粳88产量平均为10 204.8 kg·hm-2和10 662.9 kg·hm-2,比旱平免水耙栽培增加了21.0%和22.2%,比传统精耙栽培增加了30.3%和26.2%。这些结果表明,三增综合栽培模式相对于旱平免水耙栽培和传统精耙地栽培有明显增产优势。
- 马巍侯立刚齐春艳王涵刘亮王华孙洪娇刘晓亮郭晞明隋鹏举
- 关键词:水稻栽培模式盐碱土土壤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