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百麟

作品数:3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领域

  • 16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卫星
  • 10篇通信
  • 6篇地球静止轨道
  • 5篇热控
  • 5篇热设计
  • 5篇光通信
  • 5篇GEO
  • 4篇星载
  • 4篇运算量
  • 4篇散热
  • 4篇天线
  • 4篇通信卫星
  • 4篇热管
  • 4篇仿真
  • 3篇电池
  • 3篇蓄电池
  • 3篇遥测
  • 3篇遥测数据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30篇中国空间技术...
  • 9篇北京空间飞行...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西安空间无线...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北京卫星制造...

作者

  • 37篇刘百麟
  • 17篇胡帼杰
  • 12篇刘绍然
  • 7篇周佐新
  • 7篇王敏
  • 5篇周江
  • 4篇王益红
  • 4篇刘坤
  • 4篇尹家聪
  • 4篇魏巍
  • 3篇裴胜伟
  • 3篇石明
  • 3篇李学林
  • 3篇王巍巍
  • 3篇陶家生
  • 3篇陈余军
  • 3篇李健
  • 3篇薛碧洁
  • 2篇粘丹妮
  • 2篇翁嘉

传媒

  • 4篇航天器工程
  • 4篇中国空间科学...
  • 4篇航天器环境工...
  • 3篇中国激光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宇航学报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信卫星载荷舱设备半物理仿真测温优化方法
2020年
针对通信卫星载荷舱设备温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载荷舱热控边界设置有限测温点与地面数据(热试验或热分析)挖掘结合的半物理仿真测温方法,用以替代设备设置测温点直接物理遥测的传统测温方式,实现载荷舱测温点使用数量的优化减配。该测温优化方法在“东方红四号”平台卫星上得到验证——与传统测温方式相比,载荷舱测温点数量减少70%以上,减重约6 kg,载荷舱测温系统的工程设计及研制费效比降低70%以上。
刘百麟刘绍然王敏刘坤王益红李学林
关键词:通信卫星温度测量半物理仿真
地球同步轨道星载光机电设备热控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某类地球同步轨道星载光机电设备跨舱板安装于卫星舱内外,二维转台绕两轴转动指向地面,加剧了吸收外热流的变化;内部光电器件发热量大,但传热路径复杂,对温度场的均匀度和稳定度有较高要求,这些给热控设计带来难度。针对光机电设备的工作、构型特性和在轨热环境,进行热控系统区域化设计,提出三级控温、多层安装环和热收集、输运通道等热控创新措施。通过NX TMG热分析软件对极端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控方案正确有效,实现了多姿态变化光机电设备的温度场控制。
刘绍然刘百麟张文睿胡帼杰李一帆
关键词:地球同步轨道热控设计
一种空间载荷的外热流模拟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载荷的外热流模拟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预先建立的仿真模型,获取与空间载荷关联的热流参数和温度参数;基于热流参数和温度参数对空间载荷的外表面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外热流模拟分区;基于多个外热流模拟分区的...
刘绍然刘百麟魏巍李一帆
文献传递
GEO卫星平台东西板外挂锂电池构型布局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优化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平台设备布局空间,提出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离子蓄电池的构型布局方案,从力、热、流程等方面分析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电池构型布局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并以135A·h锂离子蓄电池为对象进行设计分析预算。结果表明,与服务舱南/北板内挂安装相比,锂电池采取东西板外挂安装更具优势,不仅腾出平台舱内大量设备布局空间,而且能优化研制流程;此构型的力、热设计条件均有改善,尤其是热控加热功率与散热面积均减少70%,设计资源节省显著,是提升卫星平台总体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刘百麟李修峰周佐新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锂离子蓄电池
外露式星载光机电设备热设计的间接验证被引量:2
2018年
星载光机电设备兼有光学系统和运动机构的特点,前者温度指标要求高,后者构型复杂并且相对星体其他部分运动,这给热设计的验证带来困难。文章以光机电设备激光通信终端为例,提出了热设计的间接验证方法,即通过地面试验数据修正热分析模型、再由热分析模型预示在轨温度,进而验证热设计。设计了热平衡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模型,修正后的试验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81%的测温点偏差小于5℃,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真实的热物理状态,其预示的在轨温度可用于验证热设计。对比了轨道计算温度与飞行温度,81%的测温点偏差小于4℃,证明了间接验证方法的正确和有效,满足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应用要求。所述的验证方法显著降低了热试验的难度,对多姿态与高温度指标的光机电设备具有借鉴意义。
刘绍然刘百麟罗志涛杨清波
关键词:激光通信热平衡试验
GTO卫星飞行温度预计方法与在轨验证
2011年
为了提高GTO轨道卫星温度预计的准确度,文章建立了卫星瞬态热分析模型。针对GTO特定工况,采用时段平均当量法模拟太阳翼变化规律供电时仪器间断工作热耗,并在整星热分析中应用PSCHG函数模拟贮箱推进剂相变换热以及推进系统管路温度预计方法等,准确地预计了GTO卫星在轨瞬时温度及变轨期间推进系统温度,验证结果表明:温度预计值与在轨实测数据偏差小于5℃的情况达79%以上。
刘百麟寿秋爽钟奇范含林
关键词:卫星
GEO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热设计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提出了一种GEO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的热设计方法,建立了红外地球敏感器热数学模型,对影响红外地球敏感器散热的热设计要素进行敏感性定量分析,以指导优化热设计。分析验证表明:经过优化的红外地球敏感器热控方案,能很好地满足卫星15 a寿命期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温度要求。该设计方法已在"东方红四号"平台系列卫星上成功应用,并得到在轨验证。
刘百麟孟莉莉华诚生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红外地球敏感器热设计
基于遥测数据的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算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一种基于遥测数据的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计算方法,以卫星热控边界温度遥测参数作为仿真计算模型基准温度参数,挖掘星上设备温度与安装边界(热控边界)温度之间的数值定量关系,形成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通过基准温度遥测数据与卫星温度关系数值矩阵之间数值运算,实现卫星在轨飞行温度仿真预计,计算误差小于2.5℃。
刘百麟金迪
关键词:遥测数据卫星
模块化热控技术及其在低轨卫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模块化卫星各模块结构独立且需满足重复分离的要求,以及热耗不均衡分散分布的特点,提出金属基底-阵列碳纳米管热接口、结构板石墨烯涂膜及智能热控涂层散热面的模块化热控技术。该热控技术建立了可重复分离的模块间及受限空间模块内部的高效传热路径,并可自适应外热流变化,从而实现模块化卫星分散式热耗的协同散热。通过热仿真有限元分析模拟了近地圆轨道卫星在轨极端工况下的温度响应,结果满足热控指标要求,验证了模块化热控技术在低轨模块化卫星中的应用。
胡帼杰陈余军王敏周江陶家生李一帆刘百麟
关键词:热控制技术有限元分析
卫星推进系统管路加热带温度分布试验研究
2023年
卫星推进系统管路加热带的温度分布是影响推进系统任务实现及卫星在轨长寿命高可靠工作的致命因素。文章通过基础试验方法研究主导管路加热带温度分布的自变量及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管路加热带的温度水平与温度场分布均匀性受加热丝丝径、管路管径、缠绕工艺、工作电流影响较大。另外,基于试验实测数据量化自变量影响规律并进行机理分析。文章研究成果可为卫星推进系统管路加热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刘百麟谢伟华周江李一帆胡帼杰
关键词:卫星推进系统温度分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