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红江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幼苗
  • 3篇小麦
  • 3篇小麦幼苗
  • 3篇酶活性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叶绿
  • 2篇玉米
  • 2篇铅胁迫
  • 2篇胁迫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抗氧化酶活性
  • 2篇活性
  • 2篇光合特性
  • 2篇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雄性不育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韩红江
  • 4篇李维平
  • 3篇田琴
  • 1篇王帅
  • 1篇郑丹丹
  • 1篇傅晓方
  • 1篇郝勇锋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铅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及叶片全蛋白的影响
本研究以陕253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小麦幼苗,在不同Pb2+浓度处理下测定幼苗的光合特性及生理指标,把作物的生长状况与相关的指标联系起来,同时从蛋白质层面研究铅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可为重金属对植物毒害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韩红江
关键词:小麦铅胁迫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蛋白质
文献传递
烟草赤星病颉颃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从健康小麦植株中分离得到21株分离物,经对7种植物病原菌颉颃试验分析,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等具有良好颉颃活性的菌株2-7。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等方法测定其抑菌及生防作用。结果显示,放线菌2-7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抑制率为62.1%,盆栽防治率为48.73%。通过该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GenBank登录号:JN638883),将菌株2-7归属于放线菌中的玫瑰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ulvus)。
田琴韩红江郑丹丹李维平
关键词:内生放线菌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
玉米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幼苗的促生效应被引量:19
2012年
应用研磨法从健康玉米植株的根茎叶中分离到4株具有高固氮酶活性的内生菌,根据它们在植物组织来源和分离时稀释度的不同将其分别命名为L1A1、L1A4、L1B9和L2A2(L代表来源于叶片,A代表10倍稀释,B代表100倍稀释)。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4株菌鉴定结果表明,L1A1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L1A4为Sphingomonas panni、L1B9为Sphingomonas yabuuchi-ae、L2A2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这4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固氮酶活性和产IAA(吲哚乙酸)能力,其中L1A1、L2A2具有降解有机磷能力,L1A4具有体外拮抗小麦赤霉病菌的能力。接种这4株菌的小麦苗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小麦高(P<0.05),说明其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的作用。
傅晓方韩红江郝勇锋李维平
关键词:玉米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小麦促生
铅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水培方法,以陕253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铅胁迫对幼苗光合特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大,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光合色素含量(SPAD)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胞间隙CO2浓度(Ci)则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铅浓度为100mg/L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研究结果还表明,引起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铅处理小麦幼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有所增加,当铅浓度达200、300mg/L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小麦幼苗的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韩红江田琴李维平
关键词:小麦铅胁迫光合特性叶绿素抗氧化酶
玉米温光敏雄性不育系9417叶片叶绿体蛋白质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对玉米温光敏感雄性不育-可育"两用系"9417的不育型和可育型叶片中的叶绿体蛋白质组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不育型与可育型的差异蛋白,确定导致不育的蛋白。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玉米雄性不育-可育"两用系"不育型与可育型8叶期功能叶叶绿体蛋白质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型与可育型存在3条蛋白差异条带,其中No.1条带为不育型中新出现的蛋白质条带,而其余两条条带只在表达丰度上有差别。利用MALDI-TOF-MS方法,运用MASCOT软件于NCBI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询,结果显示No.1条带中含有3种蛋白质,而这3种差异蛋白的出现可能与玉米不育性有关。
王帅韩红江田琴李维平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蛋白质组叶绿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