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工业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烟气脱除二氧化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二氧化硫烟气治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石灰石一石膏法、柠檬吸收法、喷雾干燥法、活性炭吸收法等,以及几种新开发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方法,简单介绍其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并指出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
- 蔡培王树立李辉郗春满韩永嘉
- 关键词:烟气脱硫二氧化硫
- 文献传递
- 烟气脱除二氧化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综述了近几年我国二氧化硫烟气治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喷雾干燥法、活性炭吸收法等,以及几种新开发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方法,简单介绍其原理.特点及应用水平,并指出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
- 蔡培王树立李辉郗春满韩永嘉
- 关键词:烟气脱硫治理方法
- 气体膜分离数学模型建立及软件开发被引量:4
- 2008年
- 气体膜分离是气体分离领域的新型分离技术,气体膜分离过程的设计数学模型建立及通用设计软件开发是工业应用的重要环节。考虑了原料气气质特点、丝内压降和浓差极化等影响建立气体中空纤维膜分离微分数学模型用于多组分分离的设计和较核计算,运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气体膜分离计算软件。运行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近似,可以方便准确地设计各种中空纤维式气体膜分离的校核,为气体膜分离的室内试验提供参考,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 张元秀李贝贝蔡培王树立
- 关键词:气体膜分离LABVIEW数学模型软件开发
- 天然气脱硫工艺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25
- 2008年
- 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脱硫工艺,如醇胺法、Sulfatreat法、低温甲醇洗技术等,指出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然气脱硫工艺发展的趋势。认为应在成熟的天然气脱硫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现高效节能。指出膜吸收是膜基气体分离与传统的物理吸附、化学吸收、低温精馏、深冷结合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今后天然气脱硫技术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 蔡培王树立赵会军
- 关键词:天然气脱硫膜吸收
- 多级膜吸收天然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利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吸收器,甲基二乙醇胺作为液态吸收剂,采用多级级联的工艺,以含硫天然气为研究体系,研究了吸收液流量和压力与原料气的流量和压力对传质系数和H2S脱除率的影响。与传统的脱硫方法相比,投资费用减少40%,运行费用减少30%。研究结果表明:多级膜吸收技术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随着吸收液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可将硫含量控制在2.5 mg/m3以下,达到输送或使用标准。
- 蔡培王树立孙超群赵书华赵会军
- 关键词:天然气脱硫膜吸收级联
- 基于PC104总线和FPGA的运动控制卡的设计被引量:3
- 2008年
-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总线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运动控制接口卡的设计和实现。接口卡由FPGA和一些必要的外围电路组成,与主机通过PC104总线相连接。其中,FPGA作为核心器件,完成PC104总线接口逻辑、数控精插补器、编码器反馈信号处理电路和通用数字输入输出口等功能。这样,接口卡的全部逻辑均在FPGA内部实现,不仅大大简化了硬件电路,也使接口卡性能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
- 蔡培孙超群王树立朱敏
- 关键词:PC104总线FPGA接口卡插补
- 天然气膜基吸收脱硫微孔膜筛选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为考察膜基吸收技术在天然气脱硫净化工业上的可行性,拟筛选出性能良好的膜进行脱硫实验。从膜的透气量、传质系数、膜污染程度和价格四方面,对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和陶瓷三种常用微孔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估。结果表明,聚丙烯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可以用来进行膜基吸收脱硫实验。
- 李辉张元秀蔡培王树立赵会军
- 关键词:天然气脱硫微孔膜
- 脱碳醇胺溶液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改善CO2回收工艺的效率和减少再生装置的能源消耗,采用膜吸收接触器和模拟再生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操作条件下醇胺溶液吸收CO2和胺再生的特性进行研究.操作温度在358-403 K范围内变化,再生率从86.2%增长到98.3%.吸收/再生试验中,由于一些热稳定盐的存在导致吸收和再生性能下降.结果表明:与MEA,DEA,DETA和MDEA相比,AMP溶液的吸收和再生效果均良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酸性气体吸收剂.
- 蔡培王树立赵书华
- 关键词:二氧化碳醇胺溶液再生率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