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8储层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是定边油田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但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文中综合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罗庞塬地区的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四种成岩相,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铁方解石连晶胶结相和泥质胶结压实相。储层的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较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
- 张彬屈红军李敏杨欢王力郑艳荣
- 关键词:成岩相物性鄂尔多斯盆地
-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7
- 2011年
- 环北极深水盆地群油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2 200亿桶油当量,但总体勘探程度较低,是未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战略接替区。对环北极深水盆地群中巴伦支海盆地、东格陵兰盆地、北极斜坡盆地和斯沃特里普盆地4个含油气盆地做了详细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环北极深水区油气主要富集在中生界,本区共发育有三叠系、中—上侏罗统泥页岩2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上二叠统、下侏罗统和白垩系泥页岩3套局部主力烃源岩;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砂岩4套储集岩;发育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页岩3套盖层。根据生储盖组合的沉积环境及主力烃源岩及储层所处的构造期次得出本区的主力生储盖组合为裂谷期海生海储海盖型生储盖组合,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圈闭。
- 李敏屈红军张功成冯杨伟王云王力郑艳荣
- 关键词:油气生储盖组合勘探潜力
- 生物礁及礁型油气田发育特征
- 以生物礁及礁型油气的综合研究为主线,归纳了生物礁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礁型油气的分布富集特征。生物礁灰岩是碳酸盐岩的三大分类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在碳酸盐岩油气中占有重要位置。礁型油气藏资源量巨大,勘探前景好,为世...
- 王力屈红军
- 关键词:生物礁发育特征
- 世界主要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发育规律被引量:9
- 2011年
- 世界被动陆缘深水含油气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裂前期、裂谷期以及裂后期(被动陆缘期),裂后期又可划分出热沉降期和漂移期两个亚期。裂谷期发育的裂谷层序和漂移期发育的漂移层序是构成生储盖组合的主要层序。统计发现,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主要有裂谷期生储盖、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和漂移期生储盖三种组合。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深海相浊积砂岩储层以及海相泥页岩盖层。不同生储盖类型均有较大油气储量。裂谷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较低,潜力巨大;裂谷期生或混生-漂移期储盖组合的储量贡献较大,仍有较大潜力;漂移期生储盖组合的勘探程度高,储量贡献大,是现阶段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目标。
- 王力屈红军张功成范玉海关利群冯杨伟郑艳荣李敏
-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陆缘盆地
- 南祁连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对南祁连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叠系碎屑岩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主要储集空间为填隙物内孔隙、溶蚀孔隙和裂缝,具有孔喉细小、分选极差、连通性及渗流能力普遍较差的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条件较差,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点,储层的发育状况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运动的影响。综合分析,将南祁连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划分为Ⅴ类、Ⅵ类和Ⅶ类储层,整体属于特低孔渗的致密储层。
- 王力周立发李珊
- 关键词:南祁连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特征综合评价
- 恒速压汞技术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3年
- 以恒速压汞实验为基础,从喉道、孔隙、孔喉半径比及毛细管压力曲线变化特征4个方面,对苏里格气田苏48—苏120区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大,峰值喉道半径及主流喉道半径越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宽,大喉道越多;微观孔隙结构越好,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越窄,平均值越小,驱油效果越好;低渗透储层不同渗透率样品孔隙半径差异不大,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的大小和分布上,喉道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和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 李珊孙卫王力马永平
- 关键词:恒速压汞微观孔隙结构孔隙特征苏里格气田
- 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4+5储层成岩相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罗庞塬地区长4+5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相及其对物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研究,将罗庞塬地区长4+5储层划分为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铁方解石连晶式胶结相、泥质胶结压实相4种成岩相。研究表明,储层的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环边胶结-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长石溶蚀-铁方解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较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铁方解石连晶式胶结相及泥质胶结压实相物性差,不能形成储层。
- 杨欢屈红军李敏王力郑艳荣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4+5储层成岩相物性
- 陕北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过剩压力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平衡深度法对陕北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过剩压力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过剩压力已开发油水井与过剩压力平面及剖面展布的关系。研究表明,陕北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过剩压力与已知油井分布有密切关系,且大多数油井分布在长7油层过剩压力低值背景下的"漏斗区";长7储层较高的过剩压力差为油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充足动力。
- 李明屈红军郑艳荣王力李敏
- 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27
- 2011年
- 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塞油田H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以溶蚀粒间孔、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属中孔、微细喉道类型,孔喉分选性好,连通性一般。根据孔隙结构特征相关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类,研究区主要以Ⅱ类和Ⅲ类为主。从Ⅰ类到Ⅳ类,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逐渐增大,中值半径和平均喉道半径逐渐减小,反映出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由好变差。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物性是排驱压力、中值压力、结构系数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郑艳荣屈红军冯杨伟王云王力李敏
- 关键词:孔隙结构毛管压力曲线长6油层组安塞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