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荣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醇胺
  • 2篇三乙醇胺
  • 2篇静脉注射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性
  • 2篇病理性损伤
  • 2篇醇胺
  • 1篇低聚
  • 1篇低聚壳聚糖
  • 1篇毒性
  • 1篇配伍
  • 1篇壳聚糖
  • 1篇急性毒性
  • 1篇SD大鼠
  • 1篇BEAGLE...
  • 1篇长期毒性

机构

  • 3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作者

  • 3篇池翠萍
  • 3篇郭剑平
  • 3篇魏锦萍
  • 3篇张继荣
  • 2篇安全
  • 2篇张红兵
  • 1篇王永丽
  • 1篇周朝东
  • 1篇刘春卉

传媒

  • 2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聚壳聚糖与银杏叶聚戊烯醇配伍毒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低聚壳聚糖与银杏叶聚戊烯醇配伍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方法急性毒性实验研究配伍药物的最大耐受性;30 d连续灌胃低中高剂量的配伍药物,每周测量体重、摄食量,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时分别检测动物血液学、血液生化、心肝脾肺肾的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及病理学。结果最大浓度、最大体积一次性给予动物5475mg/kg+90 mg/kg(低聚壳聚糖+银杏叶聚戊烯醇),且无动物死亡。连续灌胃配伍药物30 d,各剂量组对动物均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配伍药物的无毒反应剂量(NOAEL)为2400 mg/kg+40 mg/kg。
郭剑平刘春卉池翠萍魏锦萍王永丽周朝东张继荣
关键词:低聚壳聚糖配伍急性毒性长期毒性
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对SD大鼠的病理性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后SD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00mg/kg剂量组,连续30d给药和恢复4周,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0d,SD大鼠肝细胞嗜酸性变,肾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小体生发中心增大,白髓边缘带增宽,淋巴结内淋巴滤泡数量增多,生发中心增大;恢复4周,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病变恢复不明显。结论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三乙醇胺,对SD大鼠肝脏、肾脏、脾脏和淋巴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中,肾脏的损伤可逆,脾脏、淋巴结和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魏锦萍张红兵池翠萍安全郭剑平张继荣
关键词:三乙醇胺SD大鼠病理性损伤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对Beagle犬的病理性损伤作用
2012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后Beagle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Beagle犬12只,分为对照组和150mg/kg剂量组,连续给药30d和恢复4周后,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0d,Beagle犬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窦扩张,网状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肾脏髓质和皮髓交界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脏、淋巴结和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内淋巴滤泡数量增多,生发中心增大,脾小体帽区局灶性坏死,其中雌性动物肝脏、脾脏病变程度较雄性严重。经过4周恢复,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病变恢复不明显。结论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三乙醇胺,可能对肝脏、肾脏、脾脏、淋巴结以及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魏锦萍张红兵安全池翠萍郭剑平张继荣
关键词:三乙醇胺BEAGLE犬病理性损伤静脉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