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祖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纳米
  • 9篇电池
  • 9篇SUB
  • 8篇太阳能电池
  • 6篇染料
  • 6篇敏化
  • 5篇太阳能
  • 5篇染料敏化
  • 5篇非晶
  • 4篇电致变色
  • 4篇敏化太阳能电...
  • 4篇纳米线
  • 4篇溅射
  • 4篇WO
  • 3篇异质结
  • 3篇天然染料
  • 3篇染料敏化太阳...
  • 3篇相变
  • 3篇相变过程
  • 3篇纳米晶

机构

  • 31篇常州大学
  • 9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江苏理工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2篇甘肃省有色金...

作者

  • 37篇何祖明
  • 15篇苏江滨
  • 11篇夏咏梅
  • 10篇唐斌
  • 7篇蒋美萍
  • 6篇江兴方
  • 6篇林凯
  • 5篇冯旺军
  • 5篇唐斌
  • 4篇王青
  • 4篇马骥
  • 2篇吉高峰
  • 2篇张爽
  • 2篇曹先胜
  • 2篇杨华
  • 2篇黄正逸
  • 1篇乜伟
  • 1篇张晓楠
  • 1篇成金娟
  • 1篇黄双

传媒

  • 3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2篇常州大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第九届全国超...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S纳米晶敏化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CdS纳米晶对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利用湿化学法在F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规整的ZnO纳米棒阵列,并用CdS纳米晶对ZnO纳米棒阵列进行敏化;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敏化后的ZnO纳米棒阵列表面沉积Cu_2O薄膜,组装成ZnO/Cu_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UV-vis)光度计和光电性能综合测试仪对物相、形貌、吸收光谱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其直径约80~100nm,长约2μm,棒间距约100~120nm;Cu_2O团簇颗粒直径约为100~300nm,形成致密膜层并紧密覆盖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上,构成ZnO/Cu_2O异质结结构;经CdS纳米晶敏化的ZnO/Cu_2O异质结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强度明显增强,其中ZnO+9CdS+Cu_2O异质结性能最好,其对应的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太阳光下,开路电压为0.524V,短路电流密度为7.18mA·cm^(-2),填充因子为41%,转化效率达1.57%。
何祖明夏咏梅江兴方唐斌
关键词:ZNO纳米棒阵列CDS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Zn<Sub>2</Sub>TiO<Sub>4</Sub>纳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Zn<Sub>2</Sub>TiO<Sub>4</Sub>纳米晶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该太阳能电池为三明治结构的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两边部分别为导电玻璃FTO和对电极,中间两...
何祖明夏咏梅唐斌曹先胜黄正逸
文献传递
一种非晶纳米线与多孔薄膜的原位可操控键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纳米线与多孔薄膜的原位可操控键合方法,将纳米线分散到具有多孔薄膜结构的透射电镜(TEM)样品上,之后放入TEM中,选取自由端突出到多孔薄膜孔洞中的纳米线片段,在TEM的观察下按“纳米线削尖—纳米线弯钩...
苏江滨吉高峰王智伟马骥何祖明唐斌蒋美萍
文献传递
MgB_2掺杂纳米碳的淬熄实验过程研究
2016年
在锥形石墨模具内成功淬熄了MgB2掺杂纳米碳的实验,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中不同反应区域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20-650℃时,Mg和B颗粒接触表面发生了渗透方式的固-固反应,Mg的表面层初次形成了MgB2晶核;温度高于650℃时,发生剧烈的液-固放热反应生成了MgB2,并有少量MgB2分解形成MgB4和Mg,同时,有部分碳原子进入到MgB2晶格,替代B的位置,引起晶格畸变,从而产生有效的钉扎中心,并且部分纳米碳以杂相的形式存在于MgB2的晶界中,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增强了晶粒的连接性。
何祖明冯旺军江兴方唐斌
关键词:微观结构反应机理
自蔓延高温合成MgCNi_3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对Mg-C-Ni3元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绘出了反应的标准自由焓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绝热温度随Ni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变化的曲线。分析表明:Mg-C-Ni体系的主要反应是Mg+C+3Ni=MgCNi3;体系的绝热温度随N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预热温度为900K且绝热的条件下,理论计算Ni最佳的含量77.8%;若Ni含量过大,体系的绝热温度小于1800K时,可以适当的提高预热温度,来确保反应的自发进行;预热温度太低时不能点燃反应,预热温度应该大于893K,并且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何祖明夏咏梅郑明芳李书明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热力学自由焓绝热温度
自蔓延高温合成TiC-Al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对Al-Ti-C三元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绘出了反应的标准自由焓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绝热温度随Al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变化的曲线.分析表明:三元体系的主要反应是Ti+C=TiC.体系的绝热温度随Al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预热温度为650 K时,Al最佳的理论含量约57.5%,体系的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若Al含量过大,体系的绝热温度小于1800 K时,可以适当的提高预热温度,来确保反应的自发进行.
何祖明冯旺军夏咏梅杨华
关键词:自蔓延高温合成热力学自由焓绝热温度
基于电机驱动倒立摆的两轮自动寻道平衡车的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两轮车平衡与自动寻道难题,利用倒立摆平衡原理和电子技术制作了两轮自动寻道平衡车,阐述了系统结构及特点,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小车能够顺利地通过弯道、十字叉道、虚线道、坡道,减速通过障碍地带,检测到终止线后在终止线处停车.该小车能稳定行驶,具有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行驶自如等特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何祖明黄双江兴方
关键词:倒立摆
一种绒面化CuO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绒面化CuO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选取表面具有绒面结构的Si片作为衬底放入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并将Si片衬底为绒面结构的一侧对准铜靶放置,同时施加直流衬底偏压,在真空腔室中进行溅射,在Si片表面沉积一层...
苏江滨王智伟马骥何祖明郎咸忠唐斌蒋美萍
文献传递
Si基SiC薄膜物理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微纳电子器件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用Si基SiC薄膜取代SiC体单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与Si基大规模集成电路兼容。文章综述了磁控溅射、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溅射、离子注入4种物理制备Si基SiC薄膜主要工艺的研究进展,简单阐述了各种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同时指明了Si基SiC薄膜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江滨朱秀梅季雪梅祁昊潘鹏何祖明
关键词:SIC薄膜分子束外延离子束溅射离子注入
MgB2掺杂SiC的相变过程
用自蔓延法(SHS)在锥形模具内成功淬熄(CFQ)MgB2掺杂8%SiC的反应.对不同温度区域试样的XRD、SEM、E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27~650℃时Mg和B颗粒接触以扩散方式在表面发生了固一固反应,Mg的表...
冯旺军何祖明夏咏梅张爽成金娟
关键词:掺杂相变过程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