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荣

作品数:43 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农业
  • 5篇杂草
  • 5篇马铃薯
  • 4篇生态位
  • 4篇示范园
  • 4篇示范园区
  • 4篇农业科技
  • 4篇农业科技示范
  • 4篇作物
  • 4篇科技示范园
  • 4篇科技示范园区
  • 3篇农业科技示范...
  • 3篇农业科技示范...
  • 3篇小麦
  • 2篇油料
  • 2篇油料作物
  • 2篇育苗
  • 2篇杂草群落
  • 2篇植物油
  • 2篇生态位宽度

机构

  • 37篇甘肃省农业科...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甘肃省工程咨...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定西地区旱农...

作者

  • 40篇马丽荣
  • 16篇李红霞
  • 11篇王保福
  • 7篇梁伟
  • 7篇刘润萍
  • 6篇郑立龙
  • 5篇汤瑛芳
  • 5篇钟新榕
  • 5篇王建连
  • 4篇王润琴
  • 4篇王恒炜
  • 4篇贾小霞
  • 4篇齐恩芳
  • 4篇黄伟
  • 3篇吕和平
  • 3篇乔德华
  • 3篇陈玉梁
  • 2篇刘七军
  • 2篇曲亚英
  • 2篇张国和

传媒

  • 17篇甘肃农业科技
  • 3篇甘肃科技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寒旱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分析,指出甘肃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园区建设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重展示、轻实效现象较普遍,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关政策与法制不够健全。
王保福李红霞马丽荣郑立龙梁伟钟新榕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以2004—2018年数据为依据,运用产出投入比、成本利润率测算和分析了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效益、种植成本以及与经济作物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甘肃省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与特色经济林果(苹果)、高原夏菜(甘蓝)进行比较,多年来粮食作物成本利润率均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种植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推动成本上涨的首要因素是人工成本,其次是机械作业费,再次是种子费、化肥费等。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强化行政推动及财政支持、积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率、提高粮食生产综合产能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李红霞汤瑛芳马丽荣王建连刘锦晖
关键词:粮食作物成本利润率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及其关系探讨被引量:17
2010年
作物-杂草化感作用是作物与杂草之间生态位竞争的重要机理之一。利用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和生态位理论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作物-杂草化感作用与其生态位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从生态位理论入手,对农作物及其杂草化感作用等个体或微观生态学研究在宏观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推导在野外生态环境中强化对杂草具有强化感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的人工选择和合理布局,可以实现杂草的整体防控和宏观生态评价,为下一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欧巧明陈玉梁马丽荣张绪成罗俊杰
关键词:作物农田杂草化感作用生态位生态位构建
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将旅游引入农业,共同构筑休闲农业,是甘肃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态势强劲,规模效益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和市场间匹配度差、低层次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欠佳、配套设施落后、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创意设计;培育地域公共品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探索利益连接机制,稳定提升农民收入等加快甘肃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马丽荣乔德华
关键词:休闲农业资源禀赋
兰州市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马丽荣李红霞沈慧郑立龙王润琴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要将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按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的要求,纳入科技发展规划;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使有效的制度供给成为政府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为创新的核心。加快高新...
关键词:
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展望被引量:7
2019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发展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的戈壁农业,推进蔬菜产业结构的优化,突出绿色、有机、生态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解决粮菜争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需要;解决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针对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以水为控制性要素,科学发展戈壁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培育戈壁农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区位和品牌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协同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助推戈壁农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戈壁农业发展。
马丽荣梁伟赵有彪
关键词:一带一路
影响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2021年
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甘肃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瓶颈因素,提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多措并举加强经费投入,保障科普工作开展;加强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等对策建议。
赵金惠马丽荣余芳芳
关键词:公民
引黄灌区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农民科技培训是农业科技扩散和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基于白银市417份农民问卷调查数据,以白银市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优化农民素质提升顶层设计、着力激发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科学精准设置农民培训内容、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大数据库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建议。
马丽荣白龙乔德华师永沿关丁铭
关键词:农民引黄灌区
兰州市区域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
马丽荣王保福梁伟刘润萍杨杰陈珩李红霞汤瑛芳梁志宏姚春孝
课题组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撰写提交"兰州市区域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布局与发展研究"总报告和四个专题报告。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含义、特征和产业布局的一般理论进行了界定和研究。分析了兰州市区域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原...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农业发展
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文献检索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特种油料作物油橄榄和紫苏的具体分布区域,生产现状以及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橄榄要合理布局;改造低产园,建设丰产示范园;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增值相关的科学研究;加大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机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宣传,逐步确立甘肃油橄榄在全国的名牌地位;研究制定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加工、科研协调发展。紫苏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新品种引进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紫苏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刘润萍马丽荣王恒炜
关键词:油橄榄紫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