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拓

作品数:11 被引量:145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光合作用
  • 2篇植被
  • 2篇植物
  • 2篇通量
  • 2篇土壤
  • 2篇葡萄
  • 2篇不同植被
  • 1篇氮素
  • 1篇典型生态系统
  • 1篇典型植物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日间
  • 1篇三眼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华亭县水务局

作者

  • 11篇韩拓
  • 6篇朱高峰
  • 4篇马婷
  • 4篇张琨
  • 2篇苏永红
  • 2篇马金珠
  • 2篇白岩
  • 2篇冯丽丽
  • 2篇金骅
  • 2篇马小红
  • 1篇廉丽姝
  • 1篇齐识
  • 1篇刘晓文
  • 1篇孙爽
  • 1篇王利辉

传媒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灾害学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4 a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01
2018年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961—2014年191个台站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累积距平、IDW(反距离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 a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增温速率最大,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上升速度较快。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进入21世纪后冬季降水增加。多年平均气温较高区域集中在南疆地区、祁连山东南部,其中升温较明显区域集中在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地区西南部分地区。降水量表现出东多西少的特征,降水量较多区域集中在祁连山东南部,降水量较少区域集中在南疆地区,其中降水增加较明显区域集中在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从西北地区近54 a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有向暖湿转变的趋势。
商沙沙廉丽姝马婷张琨韩拓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气候变化
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呼吸日间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加强额济纳地区关于土壤碳通量的研究,探讨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通过对额济纳胡杨林2015年生长季中9月与非生长季中11月的日间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观测,对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日间土壤CO2释放量的实测值与拟合值。结果表明:9月与11月土壤日间平均CO2释放量实测值(171.18,37.27mmol/m2)稍高于拟合值(168.91,37.16 mmol/m2)。11月日间土壤呼吸平均值(0.94μmol/(m2·s))约为9月日间土壤呼吸平均值(4.32μmol/(m2·s))的22%。9月和11月额济纳胡杨林Q10值分别为1.61和1.99。土壤CO2释放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及碳氮比均呈正相关。运用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构建双因子回归模型,相较于用土壤温度或土壤体积含水量构建单因子回归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日间变化。考虑到碳收支平衡、降水量变化及气候变暖等因素,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对气候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金骅苏永红马小红韩拓马振勇
关键词:土壤呼吸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不同植被类型蒸散量时空尺度扩展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通量网中23个站点下草地、农田、郁闭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开阔灌丛、湿地7种植被类型2001-2007年气象和潜热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潜热通量/蒸散量的不同时空尺度的模拟,以期探究模型输入因子重要性及对人工神经网络法在蒸散发估算中时空尺度外推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土壤含水量、归一化植被指数、风速、土壤热通量为主的输入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蒸散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太阳辐射对各植被类型影响都相对较大,风速的影响与植被类型有关,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植被生长期影响有差异;蒸散量模拟效果具有较大的时空异质性,时间尺度上的模拟效果比空间尺度上的好.其中,草地与农田的模拟效果最好.模拟结果中纳什系数多为0~1,个别小于0,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潜在蒸散估计可以进行一定的区域外推,模拟效果的好坏受控于局地的气候状况.
冯丽丽张琨韩拓马婷孙爽朱高峰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蒸散量
干旱绿洲典型植物碳水耦合机制研究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虽不足总面积的5%,却对调节区域气候、哺育人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是绿洲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制约植被生存、进化的关键因素。准确理解不同物种植物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的碳水耦合机制,不仅有助于指导当...
韩拓
关键词:光合作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绿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季节变化规律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西北干旱区绿洲经济作物葡萄树叶片光合作用特性及季节动态差异等相关问题,在甘肃省敦煌市南湖绿洲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测定了无核白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及相关生理、生态指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6-9月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与表观量子效率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净光合速率随CO_2分数的升高快速上升,而后增速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出现下降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速率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单位叶面积氮质量与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韩拓冯丽丽马婷张琨白岩朱高峰
关键词: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
甘肃省南部泥石流运动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以甘肃舟曲三眼峪沟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以相似性原理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比尺,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野外构建泥石流物理模型,重现了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过程。通过物理实验模拟,测得泥石流运动的平均流速为0.741 7 m/s,冲击力为1.99 N,最大堆积厚度为6.1 cm,堆积面积达3.64 m^2,并勾勒出堆积形态。选取经验公式,将实测值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物理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分析了泥石流的运动规律。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要素提取危险度评价因子,结果表明三眼峪为高度危险泥石流沟,这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舒和平韩拓齐识马金珠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流速
西北内陆河流域典型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涡度通量数据的空间代表性问题是影响其数据质量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选取了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通量观测站生长季数据,采用FSAM模型对各站点通量贡献源区范围以及通量贡献最大值点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在不稳定与稳定两种大气层结条件下各站点源区的主要分布范围(P=80%):盈科站源区范围相对最小(90-200 m);阿柔站源区范围约为(120-140 m);关滩站源区范围约为(500-600 m);敦煌站源区范围约为(140-280 m)。同时结合各站点仪器架设高度以及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等因素,对通量源区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仪器的架设高度直接影响涡度源区范围;不同的下垫面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近地面湍流状态进而对通量源区的分布产生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各站点观测的通量信息基本均来源于所感兴趣的研究区域。
张琨韩拓朱高峰白岩马婷
关键词:涡度相关
额济纳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氮素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量化土壤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模型、精准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问题,本文把传统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三者结合起来,研究了中国西北部额济纳旗(1480 km^2)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氮的时空变化。于2011年与2015年从49个样点采集了98个0~15 cm土壤样品,测量了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比较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明显受植被覆盖类型影响;土壤全氮平均值变幅为0.259~0.904 g kg^(-1),胡杨林地土壤全氮含量>柽柳地土壤全氮含量>梭梭地土壤全氮含量;2011年与2015年同一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2011年胡杨林地、柽柳地、梭梭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为45.185 mg kg^(-1)、76.95mg kg^(-1)、39.335 mg kg^(-1),2015年胡杨林地、柽柳地、梭梭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为2.259 mg kg^(-1)、21.546 mg kg^(-1)、14.554 mg kg^(-1);胡杨林地和柽柳地土壤全氮呈中等强度空间相关性,梭梭地土壤全氮呈强空间相关性;植被覆盖类型明显影响着植被中氮的转移、转化和吸收;研究区土壤氮素含量呈现剧烈的时空变化。
金骅苏永红马小红韩拓王利辉
关键词:土壤氮额济纳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光合作用生化模型参数估计及其在干旱区葡萄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以无核白葡萄为试材,测定了其在不同季节(6—9月)、不同胞间CO_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根据贝叶斯方法,结合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对光合生化模型参数进行估算,以期获得不同季节的模型参数值,并与最小二乘法所得结果对比,探讨贝叶斯方法在解决高维度复杂模型参数估计问题中的可行性和葡萄光合作用关键参数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磷酸丙糖利用速率(TPU)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性,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8月达最高,分别为54.30μmol·m^(-2)·s^(-1)、88.45μmol·m^(-2)·s^(-1)和6.56μmol·m^(-2)·s^(-1);9月最小,分别为34.66μmol·m^(-2)·s^(-1)、58.86μmol·m^(-2)·s^(-1)和4.38μmol·m^(-2)·s^(-1)。叶肉导度(g_m)在各个月份波动不大,6—9月分别为5.16μmol·m^(-2)·s^(-1)·Pa^(-1)、5.29μmol·m^(-2)·s^(-1)·Pa^(-1)、5.39μmol·m^(-2)·s^(-1)·Pa^(-1)和5.41μmol·m^(-2)·s^(-1)·Pa^(-1)。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相比,贝叶斯方法估算的V_(cmax)值偏小,J_(max)、TPU和g_m无明显差异。同时贝叶斯方法估计出的模型参数是在考虑参数先验信息的基础上获得的,生化意义更加显著。试验表明,光合作用生化模型(FvCB模型)在应用于光合作用模拟时,应充分考虑其参数的季节变化性;结合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算法的贝叶斯参数估计能更有效解决FvCB模型中参数估计问题。
朱中华韩拓柳金权朱高峰
关键词:干旱区葡萄
CEVSA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参数优化——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气象和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采用OAT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陆地生态过程(CEVSA)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识别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利用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算法结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优化了关键参数,对比分析了2003-2005年参数优化前后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共有40个参数为敏感性参数,其中光合作用参数植物氮吸收Ns和植物氮吸收Nc1敏感性最高,异养呼吸参数地表微生物碳库分解速率K3和土壤微生物碳库分解速率K4敏感性最低,影响NEE的光合作用参数同时会影响蒸散发ET.16个关键参数中,有12个能够被NEE观测数据有效约束,但是对于光合参数rubisco对CO2浓度特定反应τ2、异养呼吸参数缓性土壤碳库分解速率K7和植被残体氮NITG及土壤容重kw,仅使用NEE数据无法有效约束.利用优化后的一套参数集模拟了2003-2005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NEP的变化,发现较参数优化前有大幅度改善,尤其在每年植被生长季节最为显著,且优化后模拟的R2=0.32,优化前为0.19,均方根误差优化后为7.56,优化前为13.42,纳什效率系数优化后为0.22,优化前为-1.47.本研究为CEVSA模型中关键参数的筛选提供初步的指导,为模型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应用提供一套参数优化方案,对进一步加深理解模型参数和改进模型结构有借鉴意义.
刘晓文韩拓陈惠玲许洁牛忠恩朱高峰
关键词:参数敏感性分析参数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