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对早期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及淋巴结β-E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任脉六穴”(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和“关元穴”进行电针刺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EP水平。结果针刺可以调节不同组织的β-EP水平,针刺后,下丘脑β-EP水平呈降低趋势,血浆、垂体、淋巴结β-EP水平呈升高趋势。结论针刺可抑制早期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β-EP水平从而抑制或减轻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损伤。
- 张露芬闫明茹程金莲郑宇朱文莲严洁刘建桥
- 关键词:针刺佐剂性关节炎Β-内啡肽
- 电针不同穴位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不同组织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束缚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白细胞介素2、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特点及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取Wistar雄性大鼠40只。采用抽签分组方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束缚模型组,束缚针刺关元组,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非穴组,每组8只。制作束缚应激模型,分别选取“膻中”、“关元”、“关元旁开1.5寸非穴”进行电针刺激。膻中平刺0.2-0.3寸;关元及非穴均直刺0.5寸。针刺后接韩氏电针仪,断续波,频率2~100Hz,强度2~5mA,每次20min,隔日1次,共10次。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并与正常组及模型组对照。并对血浆β内啡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进行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结果:纳入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束缚针刺膻中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束缚组,束缚针刺关元组犤(7.58±2.51),(5.42±1.12),(5.35±0.54),(5.33±0.92)ng/L,P<0.05犦。②各组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束缚模型组,束缚针刺关元组,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非穴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后三组高于束缚模型组高;后三组的组织β内啡肽(下丘脑、垂体、淋巴结)均比对照组高,比束缚组低(除外淋巴结β内啡肽)。③血清白细胞介素2与血浆β内啡肽的相关性:束缚针刺膻中组、束缚针刺关元组的大鼠血浆β内啡肽与血清白介素2呈正相关(r=0.67,0.58,P<0.05)。结论:针刺可提高束缚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降低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
- 张露芬李晓泓郑宇李敬道严洁朱文莲闫明茹
- 关键词:电针白细胞介素2血清白细胞介素2Β内啡肽肽含量穴位
- 不同应激源与针灸介入对精神心理及NEI网络改变的调控作用
- 针灸治疗的独特性,决定了针灸效应具有生物学效应和心理学效应的双重性。而针灸研究的现状突出强调其生物学效应,而忽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对针灸治疗作用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针灸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其整体调节的优势对疾病发生、...
- 郑宇
- 关键词: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束缚应激佐剂性关节炎针灸
- 文献传递
-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急性期S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
-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急性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
- 孙洁闫明茹郑宇任晓暄张露芬
- 关键词:醒脑开窍脑缺血再灌注SODMDA
- 文献传递
-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应激模型大鼠迟发反应期IL-2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束缚和致病因子对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明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IL-2水平变化的特点,以揭示针刺免疫调控的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和束缚应激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对任脉六穴和关元穴进行电针刺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模型组、束缚模型组血清IL-2含量呈增高趋势,无显著性差异;与AA模型组、束缚模型组比较,AA六穴组、束缚六穴组和AA关元组、束缚关元组血清IL-2含量均有升高,AA关元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束缚关元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上调AA模型大鼠、束缚模型大鼠血清IL-2的水平,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关元穴的作用明显。
- 闫明茹张露芬张慧程金莲詹睿严洁孙璇郑宇
- 关键词:束缚应激佐剂性关节炎白细胞介素-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急性期S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
-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急性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
- 孙洁闫明茹郑宇任晓暄张露芬
- 关键词:醒脑开窍脑缺血再灌注
- 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迟发期不同组织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旨在通过观察针刺对AA模型大鼠淋巴结、下丘脑、垂体不同组织中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明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特点,以揭示针刺免疫调控的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刺激任脉六穴及关元穴,采用放免法测定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模型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呈升高趋势,无显著性差异;AA模型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均升高,呈显著性差异。与AA模型组比较,AA六穴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无明显变化,AA关元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AA六穴组和AA关元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均降低,除关元组下丘脑呈显著性差异,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针刺能降低AA模型组大鼠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2)关元穴的作用明显。
- 詹睿张露芬严洁张慧孙旋程金莲刘建桥闫明茹郑宇
- 关键词:电针佐剂性关节炎Β-内啡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