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一照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DC-DC
  • 2篇整流
  • 2篇同步整流
  • 2篇过流
  • 2篇过流保护
  • 2篇变换器
  • 2篇DC
  • 1篇电流感应
  • 1篇电路
  • 1篇整流技术
  • 1篇软开关
  • 1篇软开关技术
  • 1篇同步整流技术
  • 1篇转换器
  • 1篇芯片
  • 1篇芯片设计
  • 1篇脉冲宽度调制
  • 1篇脉冲频率调制
  • 1篇过流保护电路
  • 1篇过温保护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作者

  • 6篇邹一照
  • 5篇常昌远
  • 5篇谭春玲
  • 3篇姚建楠
  • 2篇魏同立
  • 1篇时龙兴

传媒

  • 2篇电子器件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通信电源技术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同步整流技术的降压DC-DC转换器设计
目前,作为电子系统的关键接口,DC-DC转换器已在通讯、电子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为适应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应用要求,必须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集成度的开关电源设计。 本文首先介绍了降压开关电...
邹一照
关键词:DC-DC转换器过流保护同步整流软开关技术
文献传递
全负载下实现高效率的DC-DC转换器芯片设计被引量:15
2007年
首先讨论了DC-DC转换器的功率损耗源,根据重载情况下PWM控制效率高而轻载情况下PFM控制效率高的特点,提出了全负载下实现PWM/PFM自动切换以降低功耗、提高电源效率的控制方法.将相加模式PWM、跳周期和限流相结合的PFM整合于一个系统中,使整个系统高效协调地工作,并在较大的负载变化范围内均具有高效率的优点.系统采用0.5μm CMOS工艺实现,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正常工作,成功实现了PWM/PFM的自动切换,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常昌远谭春玲姚建楠邹一照魏同立
关键词:脉冲宽度调制脉冲频率调制
一种BiCMOS过温保护电路被引量:14
2006年
在分析现有过温保护电路的基础上,针对它们电路结构复杂、功耗较高、工作电压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内部的采用BiCMOS工艺的过温保护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功耗较低、工作电压低、抗干扰能力强,对温度的迟滞特性避免了热振荡对芯片带来的危害。采用0.6μmBiCMOS工艺的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对因电源电压、和工艺参数变化而引起的温度迟滞特性的漂移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谭春玲常昌远邹一照
关键词:过温保护电路BICMOS
一种DC-DC变换器的过流保护电路被引量:10
2006年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DC-DC变换器的过流保护电路。对其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用0.5μm n阱CMOS工艺进行模拟验证,HSPICE模拟结果表明,该电路结构简单,限流准确,抗干扰能力强,对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限流值漂移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在3~6V的电源电压和-40~85℃的温度范围内,限流值最大漂移为10%。
邹一照常昌远谭春玲
关键词:DC-DC过流保护电流感应
一种PWM/PFM自动切换的同步整流DC-DC芯片的设计被引量:1
2007年
设计了一种降压式PWM/PFM自动切换的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芯片,对其结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用0.5μmn阱CMOS工艺进行模拟验证。Hspice模拟结果表明在输出负载电流为1mA,输入电源电压为3.6V,温度为25C时,纹波电压为10mV,静态电流只有56.7μA,而待机工作模式下静态电流小于0.01μA,效率高达90%。体现其具有低功耗、低纹波、高效率的优点,且该变换器可工作在2~6V电源电压范围,可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常昌远姚建楠邹一照谭春玲魏同立
关键词:同步整流
一种PWM/PFM自动切换的DC-DC芯片被引量:7
2007年
提出一种可根据负载变化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两种工作模式间自动切换的降压DC-DC芯片的设计法,推导出临界切换状态下的负载电流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PWM/PFM自动切换的DC-DC芯片.该系统在较大的负载变化范围内均具有较高效率.
常昌远姚建楠谭春玲邹一照时龙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