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
- 作品数:37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冬小麦水肥药三节绿色高效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小麦水肥药三节绿色高效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墒补灌量化灌溉水,通过底墒储水量决定底施氮肥量,拔节期测基部茎秆NO3‑N含量和墒情监测来确定拔节期水肥管理,并且量化中后期追氮肥量,在病虫草害管理上实施杀菌剂...
-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李晓爽李海山李梦王笑非
- 文献传递
- 机采棉育种的思考被引量:7
- 2014年
- 机采棉品种选育是我国棉花实际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机采棉育种系统工程增加了棉花育种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 秦焱赵会薇杨京李梦李军虎
- 关键词:机采棉育种
- 玉米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与抗小斑病鉴定
- 种质是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基础和源头。种质基础狭窄限制了玉米育种的灵活性,导致产生新的病虫为害,通过育种手段挖掘品种产量潜力和提高品种抗性成为必然。玉米小斑病是世界普遍发生的严重真菌病害之一。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
- 李梦赵璞温之雨及增发马春红
-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种质资源
- 文献传递
- 红肉苹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红肉苹果因具有迷人的色泽,且富含花青苷等多种酚类物质,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一致青睐,其基因来源主要是新疆野苹果的红肉型变种。近年来,在其特征特性、资源开发、遗传机制、调控网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该研究对12个国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红肉苹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李扬周语潮贾林光李梦赵永波张朝红
- 关键词:新疆野苹果红肉选育MYBS-RNASE
- 张家口坝上地区不同禾草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评价被引量:4
- 2022年
- 为筛选出适宜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的禾草,揭示不同禾草的生产潜力,以丰富人工草地建植,提升草地生产力,通过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不同禾草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营养成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及粗饲料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对不同禾草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禾草的各性状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牧丰)、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干草产量能达到2400 kg/hm^(2)以上,相对较高;紫羊茅(Festuca rubr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原野)粗饲料分级指数在21.50以上,营养品质优良;综合评价表明,老芒麦和披碱草(Elymus)(垂穗二级)的草产量及品质较好,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可优先利用。
- 谢楠刘振宇冯伟智健飞李梦杜姿璇刘忠宽
- 关键词:禾草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一种工厂化繁殖智利小植绥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繁殖智利小植绥螨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A、建设工厂化繁育温室:温室分成智利小植绥螨食物链二斑叶螨繁殖区,二斑叶螨食物链清洁苗种植区,和智利小植绥螨隔离繁殖区;B、清洁苗种植:选择地豆作为二斑叶螨的食...
- 郑礼王玉波李梦方美娟何晓庆郑书宏
- 文献传递
- 应用抗病毒剂及杀虫剂防治玉米致死性坏死病被引量:3
- 2017年
- 2015—2016年应用抗病毒剂及杀虫剂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拌种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玉米种子用70%噻虫嗪WS 300 g+10%溴氰虫酰胺SC 900 mL拌种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7.4%~80.5%),明显优于用70%吡虫啉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2.7%~65.2%)和用70%噻虫嗪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3.9%~66.3%),且无药害反应。喷雾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施50%吡蚜酮WG 150 g/hm^2、再在拔节期喷施30%毒氟磷WP 800 g/hm^2+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 150 g/hm^2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防治效果(75.8%~79.2%)明显优于苗期2次喷施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WP 750 g/hm^2的防治效果(52.3%~55.6%)、2次喷施30%毒氟磷WP 900 g/hm^2的防治效果(64.6%~65.5%)及2次喷施10%宁南霉素SP 50 g/hm^2的防治效果(68.2%~71.8%),且无药害反应。
- 王文桥李耀发孟润杰赵璞李梦及增发马春红
- 关键词:内吸杀虫剂抗病毒剂
- 一种冬小麦测墒预警春灌一水节水丰产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小麦测墒预警春灌一水节水丰产栽培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测墒、常年蒸散量和降水量相结合来实现拔节期一次灌水的精确控制,以实际土壤储水量导致的拔节期重度缺水的日期为灌水日期,将扬花期中度缺水作...
-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李晓爽李海山李梦李伟
- 一种周年稳定繁殖丽蚜小蜂的设施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年稳定繁殖丽蚜小蜂的设施和方法,设施包括全自控玻璃温室车间、烟草清洁苗种植车间、温室白粉虱接种车间、丽蚜小蜂接种车间、温室白粉虱繁殖车间和丽蚜小蜂繁殖车间。方法为:⑴选择生产材料:包括选择寄主植物、盆栽土...
- 王玉波方美娟何晓庆李梦刘冬宋凯张鹏郭安强庞昭进
- 文献传递
- 基于iTRAQ技术对棉花叶片响应化学打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生理变化及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化学打顶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冀棉863为试验品种,于2015—2016年设置人工打顶、化学打顶和未打顶3种处理,于7月20日进行统一打顶处理,化学打顶剂为人工喷施,用量为1.125 L·hm^(-2)。打顶处理后定期测定各处理间棉花株高与主茎功能叶内源激素含量。株高测量为子叶节到主茎生长点的高度,使用直尺测量。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棉花功能叶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采用iTRAQ技术对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处理的打顶后20 d的主茎功能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处理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高11.8%和14.5%,但显著低于未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低6.0%和6.5%,喷施化学打顶剂有效抑制了棉花株高的增长。不同打顶处理对棉花功能叶GA_3含量影响较大,打顶后GA3含量变化为单峰曲线,处理30 d各处理之间达到显著差异,GA3含量为未打顶>化学打顶>人工打顶,30 d后化学打顶与未打顶处理呈下降趋势,人工打顶处理则在20 d时出现下降趋势,在处理后50 d时各处理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2016年IAA含量峰值出现在处理后40 d,化学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2015年3种打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A含量在处理后40 d时达到最大值,未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3种打顶处理的ZR含量无显著差异。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iTRAQ标记方法检测到69个差异表达蛋白,29个上调表达,40个下调表达,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多下调表达,降低了植株的长势;与GA调节正相关蛋白多上调表达,增强GA效应。【结论】化学打顶能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对棉花功
- 侯晓梦刘连涛刘连涛孙红春李梦孙红春李存东
- 关键词:棉花激素差异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