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419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痛经
  • 13篇原发性
  • 13篇原发性痛经
  • 13篇隔物灸
  • 13篇寒湿
  • 13篇寒湿凝滞
  • 12篇经行头痛
  • 12篇寒湿凝滞型
  • 11篇耳穴
  • 10篇穴贴
  • 10篇体针
  • 10篇贴压
  • 10篇耳穴贴压
  • 9篇灸治
  • 8篇寒凝
  • 7篇疗效
  • 6篇针灸
  • 6篇头痛
  • 6篇灸法
  • 6篇教学

机构

  • 32篇河北医科大学
  • 30篇河北中医学院
  • 10篇邯郸市中心血...
  • 8篇河北省妇幼保...
  • 7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河北省老年病...
  • 3篇河北以岭医院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6篇李新华
  • 42篇孙立虹
  • 33篇梁玉磊
  • 25篇李文丽
  • 17篇葛建军
  • 15篇马红利
  • 12篇杨继军
  • 12篇佘延芬
  • 11篇孙立明
  • 8篇刘丽
  • 7篇吴中秋
  • 6篇许晓康
  • 6篇肖红玲
  • 6篇高飞
  • 6篇孙士杰
  • 5篇马小顺
  • 5篇孙东云
  • 4篇张选平
  • 4篇成秀梅
  • 4篇周小红

传媒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河北中医药学...
  • 4篇针刺研究
  • 4篇四川中医
  • 3篇World ...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ET-1和N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2组各30例)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经期血浆ET-1(内皮素)和血清NO(一氧化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血浆ET-1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且恢复至正常组水平;治疗后2组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并均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ET-1和血清NO的异常水平而发挥止痛效应。
孙立虹孙立明王聪丽梁玉磊李文丽马红利李新华
关键词:经行头痛ET-1NO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对照组104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轻、中、重不同痛经程度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3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较第1疗程均有明显缩短(P<0.01),两组间各相应疗程腹痛开始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优于口服月月舒冲剂。
孙立虹葛建军杨继军佘延芬李文丽李新华袁军李智滨卢勇建毕秀霞李梅耿永红王彤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隔物灸
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的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失衡现象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相关经脉腧穴电阻的影响。方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隔物灸组,采用隔盐灸神阙穴和隔姜灸关元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并设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值升高,且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失衡现象较正常女性明显,而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电阻值,并同时改善其电阻失衡现象。
王强玉孙立明孙立虹梁玉磊李新华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隔物灸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
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影响的差异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的含量分别与模型雌、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雌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的血清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下丘脑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调节雌性大鼠的血、脑Leptin的含量。
孙立虹梁玉磊孙东云肖红玲吴中秋李文丽李新华张书义马红利张荣洙
关键词:电针肥胖大鼠LEPTIN
基于调控HIF-1α表达探讨温经汤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温经汤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复制大鼠EMs模型,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异位病灶体积,依据体积均衡原则随机分为模型组、温经汤低、中、高剂量组(4.85,9.7,19.4 g·kg-1)及孕三烯酮组(0.25 mg·kg-1),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药物治疗6周后,超声成像系统及卡尺分别测量异位病灶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异位内膜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腹腔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位或异位内膜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异位内膜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可见异位病灶生成,呈囊泡样结构,病灶内可见典型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IL-1β,TNF-α,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1),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透射电镜可见异位内膜胞浆中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构完整;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汤各剂量组异位病灶体积显著降低(P<0.01),且超声检测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大体一致,HE染色可见异位内膜柱状上皮细胞破损或脱落、间质细胞疏松;温经汤各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温经汤中、高剂量组IL-1β,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温经汤各剂量组还可明显降低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且温经汤治疗后异位内膜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断裂甚至消失,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外膜破裂。结论:温经汤对大鼠实验性EMs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机制与降低HIF-1α表达,改善异位病灶乏氧,诱导异位内膜线粒体损伤有关。
任艳青成秀梅方惠敏王迪李新华
关键词:温经汤子宫内膜异位症缺氧诱导因子-1Α线粒体超微结构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经行头痛患者血清PGF_(2α)、PGE_2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疗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法:将85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体针与耳穴压丸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并对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前后经期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PGF2α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血清PGE2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仍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PGF2α/PGE2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仍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异常PGF2α和PGE2水平,降低PGF2α/PGE2比值有关。
李新华李文丽刘丽梁玉磊马红利孙立虹
关键词:经行头痛PGF2Α
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分布及演变规律,以期提高IgA肾病诊疗的针对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收集中医四诊资料,共收集合格病例316例,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gA肾病患者症状以易感、腰酸痛部位固定、少气乏力、长期咽部暗红、面浮肢肿、腰膝酸软、咽喉肿痛、肢体麻木、舌淡黯、脉细弱等多见;该病以虚实夹杂的患者为主,单纯虚证和实证患者较少;正虚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最多占47.27%,其次为肝肾阴虚和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患者最少占9.97%;夹邪情况表现为随病程发展由少及多、由简单及复杂趋势,各虚证夹实邪以夹淤血为主。结论 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淤血阻络贯穿疾病始终。
潘莉丁英钧王月华李新华常风云许庆友赵玉庸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证候
基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视角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考被引量:4
2016年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医籍经典背诵和理解程度、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等等。为使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无缝衔接,满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从课程设置、教材改革、教学医院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教改建议,以期为储备中医临床人才后备力量作出贡献。
梁玉磊许晓康李新华邢海娇宿娜孙立虹马小顺
关键词:本科教育
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经期血浆β-E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疗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43例,并设对照组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作对照42例,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各3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经期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浆β-E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β-EP的水平而发挥止痛效应。
李新华孙立明梁玉磊李文丽马红利孙立虹
关键词:经行头痛Β-内啡肽
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系在校级特色品牌专业——针灸推拿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课程及教材建设,加大...
贾春生葛建军李新华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