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套管
  • 2篇深井
  • 2篇试压
  • 2篇套管头
  • 2篇磨损
  • 2篇防磨
  • 2篇超深井
  • 1篇悬挂器
  • 1篇油田
  • 1篇粘扣
  • 1篇支承环
  • 1篇石油
  • 1篇石油钻采
  • 1篇石油钻采设备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套管柱
  • 1篇泥浆
  • 1篇盆地
  • 1篇偏磨
  • 1篇强度校核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塔里...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6篇徐席明
  • 3篇宋周成
  • 3篇秦宏德
  • 3篇杨成新
  • 3篇吕拴录
  • 3篇滕学清
  • 2篇李宁
  • 2篇康延军
  • 2篇刘德英
  • 2篇李怀仲
  • 2篇李晓春
  • 2篇秦宏
  • 2篇何思龙
  • 2篇刘义
  • 2篇刘鸣
  • 2篇张斌
  • 2篇艾正青
  • 2篇袁晓山
  • 2篇刘俊峰
  • 2篇宋振华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套后成像测井技术分析某井套管泄漏原因被引量:4
2015年
某井套管柱试压发生了泄漏,随后对套管柱进行了套后成像测井(IBC),根据测井结果分析了影响套管泄漏的因素。通过分析套管磨损对其承压能力的影响,认为套管泄漏与套管内壁磨损有很大关系;依据测井原理对套管泄漏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IBC测井无法直接准确判定较细的套管穿透裂纹的确切位置,只能给出磨损最严重、最有可能发生漏失的位置;通过分析固井质量对使用寿命的影响,认为套管柱多处磨损后发生了椭圆变形,与固井质量不好,套管受到非均匀载荷有关。
杨向同吕拴录李宁秦宏德郭洪志刘洪涛刘军严崔蕾徐席明王俊友
关键词:套管试压磨损
超深井芯轴式套管悬挂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深井芯轴式套管悬挂器,是为解决悬挂器坐封重负而导致的密封失效问题而设计的。本悬挂器下入工具内连接悬挂器本体;悬挂器本体外套装由底板、矩形橡胶密封圈和压板组成的橡胶辅密封,并套装由主密封垫环、X型金属...
宋周成张斌腾学清杨成新宋振华康延军刘义张川汪建国肖力彤文志明刘鸣刘俊峰刘德英唐秋林张国李宁李怀仲袁晓山刘会良段永贤秦宏秦宏德何思龙艾正青徐席明刘远扬秦柳
文献传递
KXS203井口设备偏磨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KXS203井在钻井过程中井架底座基础非均匀下沉,套管头和防磨套严重偏磨,随后套管柱试压发生了泄漏。为了搞清该井井口设备偏磨原因,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该井井口设备和钻杆磨损情况进行了研究,对井架基础下沉造成的井口偏心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从钻杆接头与井口设备尺寸匹配、井口偏心、防磨套及顶丝性能、钻柱旋转和起下钻、钻柱转速等方面对井口设备偏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井口设备与井架基础下沉、钻杆接头与井口设备尺寸匹配、井口偏心、防磨套及顶丝性能、钻柱旋转和起下钻、钻柱转速等对井口设备偏磨等有关,但该井井口设备偏磨主要原因与井口偏心和防磨套失效有关。提出了防止井口设备偏磨的建议。
吕拴录滕学清李晓春李宁徐席明唐桃
关键词:套管套管头磨损
一种防磨套顶丝
一种防磨套顶丝,属于石油钻采设备技术领域。防磨套顶丝本体上装有V型密封圈组件,V型密封圈组件后端装有顶丝压帽,顶丝压帽的内圈螺纹固定调节顶丝本体,顶丝压帽有外圆螺纹,顶丝压帽后端装有防尘圈;防尘圈安装在防磨套顶丝本体的外...
滕学清张斌宋周成康延军宋振华杨成新刘义张川李宁肖力彤汪建国文志明刘俊峰刘德英李怀仲袁晓山刘会良张国刘鸣段永贤秦宏秦宏德何思龙艾正青徐席明刘远扬唐秋林
文献传递
某井固井试压套管柱密封失效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某井在固井试压时套管柱密封失效,采用挤水泥堵漏措施,试压时套管柱仍然不密封。对管柱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对挤水泥堵漏、试压泄漏和测井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认为套管磨损而产生纵向穿透裂纹是发生泄漏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套管磨损既与井身质量有关,也与钻井工艺有关。提出了防止套管磨损失效的建议。
吕拴录滕学清胥志雄李晓春杨成新徐席明郭洪志王俊友张明辉
关键词:套管柱固井
富满油田超深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与应用
2022年
随着富满油田勘探开发的推进,对钻井事故复杂的认识更深入,前期采用的塔标Ⅲ三开和塔标Ⅰ四开井身结构难以满足安全钻井和高效开发的需要。在提质增效活动中,分析了现有井身结构存在的不足,优化解决了塔标Ⅲ二开Ф200.03 mm套管下深极限和塔标Ⅰ二开Ф244.50 mm套管强度、钻机资源矛盾,拓展了超8 000 m井深的井身结构,形成了三套井身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优化后井身结构进行10个月的跟踪调查,生产时效提高了4.08%、事故复杂率降低了3.26%,钻井周期平均缩短了25 d,实现了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
宋周成翟文宝邓昌松徐杨徐席明汪鑫文涛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超深井井身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