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依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黄淮麦区推广品种小偃22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9
- 2009年
- 小偃22小麦是目前陕西省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在黄淮麦区和其他地区也大面积推广种植。本文通过对小偃22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的来源、生理状态和干燥时间,根癌农杆菌的接种浓度和侵染方式,AS的添加浓度,胚性愈伤组织与根癌农杆菌的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潮霉素的筛选浓度和筛选方式等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小偃22小麦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结果显示,以来源于幼穗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较为适宜,愈伤组织生理状态为从幼穗直接诱导30d后继代1次并培养15d的胚性愈伤组织,农杆菌侵染前对胚性愈伤组织干燥处理30min较为适宜;农杆菌菌液浓度为0.8OD,采用抽真空侵染5min+非真空侵染10min的浸染方式,共培养温度为22℃,共培养时间为72h,AS的适宜添加浓度为150μmol/L;筛选方式选用在抗性愈伤组织筛选阶段经75mg/L潮霉素筛选后,在分化阶段不再进行筛选或采用25mg/L低浓度潮霉素筛选。通过重复转化验证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遗传转化体系具有可行性。
- 奚亚军高海战吕晓依路明刘曙东
- 关键词:小麦小偃22农杆菌
-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选用‘小偃22’和‘宁春16’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种类的胚和培养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但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成熟胚的诱导,而幼胚培养时2,4-D浓度的影响效果因品种而异;两种外植体分化率的高低与KT/IAA的配比均有密切关系,但高浓度的激素水平不利于成熟胚的分化;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同时,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KT能显著提高两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各种培养基处理与品种间都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偃22’成熟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D+3.0 mg/L 2,4-D和MSD+0.5 mg/LIAA+1.0 mg/L KT,幼胚培养为MSD+4.0 mg/L 2,4-D和MSD+0.5 mg/L IAA+1.0 mg/L KT;‘宁春16’成熟胚培养为MSD+4.0 mg/L 2,4-D和MSD+1.0 mg/L IAA+1.0 mg/L KT,幼胚培养时为MSD+1.0 mg/L 2,4-D和MSD+2.0 mg/L IAA+2.0 mg/L KT。
- 吕晓依王竹林奚亚军任鹏刘曙东
- 关键词:小麦幼胚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
- 基因枪介导法将叶片衰老延缓基因P<,SAG12>—IPT导入小麦品种的研究
- 叶片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衰老引起的叶片同化功能减退限制了小麦产量潜力的发挥。细胞分裂素具有延缓植物细胞和组织衰老的特性,随着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成功,Gan和Areasino构建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
- 吕晓依
-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率成熟胚培养小麦品种幼胚培养转化受体
- 文献传递
- 卡那霉素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效应及其在遗传转化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7年
- 为建立利用卡那霉素筛选遗传转化小麦的有效体系,采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小麦西农1376、郑麦9023、豫麦18、小偃22种子及幼苗进行筛选处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及西农1376T1植株对卡那霉素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苗期对卡那霉素的抗性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同一品种存在不同的敏感时期和敏感浓度。西农1376幼苗的适宜筛选时期为三叶一心前,用20000 mg/L卡那霉素可对西农1376小麦转基因后代植株有效进行初步筛选。
- 任鹏布都会奚亚军王竹林吕晓依刘曙东王彦民
- 关键词:小麦卡那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