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刚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煤热解半焦钝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热解半焦钝化装置,包括熄焦钝化塔,所述熄焦钝化塔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旋风分离器与除湿器,且熄焦钝化塔的顶部出口与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熄焦钝化塔的底部入口与除湿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一侧...
- 郑化安魏涛巨浩波郑泽刘伟刚李冬徐龙李阳阳腾海鹏陈永振路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所述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包括联接剂和封闭剂,所述联接剂与所述封闭剂质量比例为1:2~4,所述联接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溶剂的组合物,所述封闭剂为硅溶胶,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水的...
- 郑化安魏涛巨浩波郑泽刘伟刚李冬李阳阳腾海鹏陈永振路平
-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下白垩统露头区裂缝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宏观裂缝的详细观测与统计,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下白垩统裂缝系统的发育特征与成因类型,同时依据构造解析(Tectonic Analysis)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裂缝形成的构造应力场。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白垩统主要发育了4组高角度或近直立裂缝,其走向分别为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西向及北西向;裂缝的横向延伸长度比纵向切深大得多,两者的主体布范围(或峰值)分别介于为3~20m与0.1~0.6m;裂缝间距总体呈对数正态分布,大小主要集中在0~0.8m,约占85%;从裂缝地质成因来看,上述4组裂缝均为直接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区域构造裂缝,而从裂缝力学性质角度看,则又普遍表现出剪切裂缝的典型特征,都归属于剪裂缝范畴,并且在区域上构成早晚两期平面X型共轭剪切裂缝体系,其中北东东-北西向共轭剪切裂缝主要形成于盆地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北北西-北东向共轭剪切裂缝则主要在盆地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下形成.
- 潘欣周立发刘彬辉贺晓刘伟刚
- 关键词:下白垩统构造应力场鄂尔多斯盆地
- 一种以板岩为原料所制备的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板岩为原料所制备的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数其原料配比为板岩50%‑90%,粉煤灰5%‑30%,金属镁渣2%‑6%,油页岩半焦1%‑10%,白云石1%‑4%。本发...
- 路萍周立发焦尊生张亚芹高春云郝昱宇刘伟刚罗婷婷郭京哲李阳阳陈永振巨浩波白勇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低温煤热解半焦钝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煤热解半焦钝化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中低温煤热解半焦二氧化碳气体钝化;步骤二,中低温煤热解半焦表面包覆钝化。本发明既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利用,又可实现气体钝化和表面处理钝化的双重钝化工艺,提...
- 郑化安魏涛巨浩波郑泽刘伟刚李冬李阳阳腾海鹏陈永振路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所述煤中低温热解半焦钝化组合物包括联接剂和封闭剂,所述联接剂与所述封闭剂质量比例为1:2~4,所述联接剂为硅烷偶联剂和溶剂的组合物,所述封闭剂为硅溶胶,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和水的...
- 郑化安魏涛巨浩波郑泽刘伟刚李冬李阳阳腾海鹏陈永振路平
- 文献传递
- 一种以板岩为原料所制备的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板岩为原料所制备的轻质高强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按质量百分数其原料配比为板岩50%‑90%,粉煤灰5%‑30%,金属镁渣2%‑6%,油页岩半焦1%‑10%,白云石1%‑4%。本发...
- 路萍周立发焦尊生张亚芹高春云郝昱宇刘伟刚罗婷婷郭京哲李阳阳陈永振巨浩波白勇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裂缝发育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研究区钻井岩心、野外露头裂缝系统观测与统计,岩心薄片观察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裂缝系统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鄂尔多斯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不同期次形成的裂缝系统在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单元表现出不一致性。研究区处在鄂尔多斯几个构造单元接触地带,构造裂缝为主要的裂缝类型,其分布在区域上表现出多样性。上三叠统主要发育NEE、NNW、NE、NW四组裂缝系统,其中为NNE向裂缝和NW向裂缝形成于燕山期,NNW向裂缝和NE向裂缝形成于喜山期。
- 贺晓周立发潘欣谭芙蓉刘伟刚万延周
- 关键词:裂缝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三叠系延长组裂缝特征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主力层系,多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其裂缝的发育期次和发育特征严重影响着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同时也控制着油气藏后期的改造。以研究区现有的FMI和STARII成像测井资料所解释的裂缝数据为基础,结合岩心观察,对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三叠系延长组地层主要发育高角度裂缝和直立裂缝,走向主要集中在近东西、北东、近南北以及北西向;区内裂缝在纵向上呈典型的聚敛型分布。进一步探讨了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除构造应力场外,岩性与岩层厚度也是影响该区延长组裂缝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
- 刘伟刚周立发高淑静
- 关键词: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早古生代沉积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分析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纵跨内蒙、宁夏和甘肃三省,南北狭长,东西较窄。早古生代时,在贺兰拗拉槽、走廊过渡带和秦祁被动大陆边缘的共同作用下,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形成了一套既有别于盆地本部开阔台地相,又不同于秦祁洋盆深海相的独特沉积体系...
- 刘伟刚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古生界逆冲推覆构造冲断构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