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晓东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阿苯达唑
  • 4篇微球
  • 4篇肝动脉
  • 3篇动脉
  • 3篇造影
  • 3篇体外
  • 3篇体外释放
  • 3篇壳聚糖
  • 3篇壳聚糖微球
  • 3篇棘球蚴
  • 3篇棘球蚴病
  • 2篇动脉栓塞
  • 2篇鼠肝
  • 2篇栓塞
  • 2篇泡状棘球蚴
  • 2篇泡状棘球蚴病
  • 2篇固体分散体
  • 2篇肝动脉栓塞
  • 2篇WISTAR...
  • 2篇大鼠肝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许晓东
  • 8篇顾俊鹏
  • 7篇任伟新
  • 4篇张海潇
  • 4篇张学农
  • 4篇王晓青
  • 3篇张光宇
  • 3篇樊玉祥
  • 2篇朱爱军
  • 2篇纪卫政
  • 2篇杨程
  • 2篇倪进
  • 2篇晏语
  • 1篇鲁继光
  • 1篇高莹
  • 1篇温浩
  • 1篇顾宗林
  • 1篇高军喜
  • 1篇谷昊
  • 1篇施林森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以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为模型药物,壳聚糖为载体,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Po188)为助溶剂,研制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ABZ-CS-NPs),分别对体外药剂学性质和体内药动学及肝靶向性分布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挥发法制备纳米粒;动态透析法探究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考察纳米粒的肝靶向性;建立RP-HPLC快速测定血浆中阿苯达唑(ABZ)和阿苯达唑亚枫(ABZSX)含量,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155.8±2.82)nm,载药量(13.38±0.44)%,包封率(79.57±0.96)%。纳米粒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纳米后体内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枫血药浓度经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原料药混悬剂的146.05%和222.15%。结论:ABZ-CS-NP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在体外具有较好缓释特性和pH敏感性,显著提高了原料药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ABZ和ABZSX的作用时间,显示出良好的肝靶向性。该新型肝靶向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王晓青顾宗林袁明月朱爱军陈维良施林森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达唑纳米粒肝靶向性体内药动学
阿苯达唑固体分散体及其肝动脉栓塞分散微球的研究
2012年
目的以具有优良成型性的壳聚糖(CS)为载体,选用阿苯达唑(ABZ)为模型药物,先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再进一步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LSD-CS),考察微球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理化特性,并考察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ABZ-LSD-CS。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光学显微镜测量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表征微球特性,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出的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20.92±0.15)%,包封率(25.37±0.22)%。微球在0.1mol/L HCl、pH3.5和7.4的PBS及生理盐水4种介质中的释放缓慢,其中在pH3.5的PBS中释放效果最好,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结论该实验制备的ABZ-CS-MS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微球形态圆整,并且药物的释放时间延长,达到缓释的目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鲁继光张光宇晏语倪进王晓青杨程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哒唑肝动脉栓塞微球体外释放
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为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切开腹部及右侧腹股沟区,在直视下行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术。结果 30只Wistar大鼠,26只插管成功,24只造影成功。插管和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86.67%(26/30)和80.00%(24/30)。造影图像较为满意,可见动脉期早期肝动脉增宽、纡曲,可见"抱球征",毛细血管期可见病灶呈环形染色,中央染色变淡。结论经股动脉途径Wistar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可提高大鼠泡状棘球蚴病肝动脉灌注治疗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樊玉祥任伟新迪力木拉提.巴吾冬顾俊鹏许晓东张海潇
关键词:WISTAR棘球蚴病股动脉肝动脉
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药剂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制备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PEG)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并评价其性质。方法:以阿苯达唑-PEG固体分散体(ASD)为主体,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ASD壳聚糖微球;采用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分析法等对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得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10±3.8)μm,载药量(6.42±0.32)%,包封率(57.86±0.74)%;红外光谱、X衍射分析法证明药物成功包载于微球中;微球在醋酸盐溶液(pH3.5)介质中的释放情况遵循Higuchi方程,可持续释放400h以上。结论:本法制备微球工艺稳定,所制微球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王晓青刘扬陈袁兰朱爱军张光宇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达唑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
阿苯达唑微球肝动脉灌注对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PEG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将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空白微球组(B)和阿苯达唑微球组(C),A、B和C组分别经肝动脉灌注0.3 ml生理盐水、空白微球2.7 mg/kg(溶于0.3 ml生理盐水)、阿苯达唑-PEG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2.7 mg/kg(溶于0.3 ml生理盐水)。于灌注后第1、3、7、14和42天采集大鼠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B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值。第42天处死全部大鼠,取肝泡状棘球蚴组织,观察各组病理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白细胞第1天出现暂时性升高[A组(86.11±19.14)×109/L、B组(117.11±21.76)×109/L和C组(118.11±24.52)×109/L],第7天恢复正常[A组(7.85±6.57)×109/L、B组(11.73±4.85)×109/L和C组(8.49±1.36)×109/L]。B、C组在第3天AST、ALT达到最高值[B组AST(193.15±21.57)U/L、ALT(78.39±9.78)U/L;C组AST(189.91±14.06)U/L,ALT(88.43±9.23)U/L)],与A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恢复正常水平[B组AST(109.31±15.48)U/L、ALT(47.86±9.49)U/L;C组AST(105.37±8.16)U/L、ALT(49.53±6.75)U/L],与A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2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B组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结构基本正常,C组病变以生发层坏死为主。结论阿苯达唑-PEG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有一定疗效。
樊玉祥任伟新迪力木拉提.巴吾冬顾俊鹏许晓东张海潇纪卫政姜涛温浩
关键词: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肝泡状棘球蚴病灌注
下肢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测量狭窄段血管的长度及狭窄率,将其中同意行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39条患肢)纳入介入治疗组,治疗使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对下肢动脉严重狭窄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将拒绝行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60条患肢)纳入保守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临床随访6~36个月,观察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对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90.0%,1年内发生再狭窄而导致截肢率为10.0%;保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2.2%,截肢率为3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3年开通率为57.7%,截肢率为23.1%。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张海潇顾俊鹏迪里木拉提.巴吾冬许晓东
关键词: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术中超声造影对评价肝癌结节射频消融后残留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肝癌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残留价值判定。方法55例(69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分为实验组(采用术中超声造影)20例(30个病灶)和对照组(未采用术中超声造影)35例(39...
高军喜高莹谷昊许晓东姚兰辉
关键词:肝癌超声造影术中超声射频消融
文献传递
DSA评价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血供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的血供情况。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造影前经B超筛查病灶。对每只大鼠在分别行选择性肝动脉及门静脉DSA。结果病理检查证实30只大鼠共48个肝泡状棘球蚴病灶,B超共筛查出43个;门静脉造影显示33个,肝动脉造影显示26个病灶。门静脉参与直径≤3mm病灶的供血,直径4~8mm的病灶有门静脉及肝动脉双重供血,直径>8mm病灶主要为肝动脉供血。结论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存在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双重血供,供血与病灶直径大小有关。
樊玉祥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冬纪卫政顾俊鹏许晓东张海潇
关键词:WISTAR大鼠棘球蚴病血供
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指标的考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考察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的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结果特性,以及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CS-MS);应用光学显微镜测量ABZ-CS-MS的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用扫描电镜(SEM)观察ABZ-CS-MS的表面形态;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meter,FT-IR)、X-线粉末衍射法(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ABZ-CS-MS的特性;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ABZ-CS-MS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所制备的ABZ-CS-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为(20.92±0.15)%,包封率为(25.37±0.22)%;ABZ-CS-MS分别在不同介质(0.1mol/L HCl液、PBS(pH=3.5)、PBS(pH=7.4)和0.9%氯化钠溶液)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其中在PBS(pH=3.5)中释放效果最佳。结论:该法制备的ABZ-CS-MS的质量与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包封率高,形态圆整,缓释作用明显。
张光宇晏语倪进王晓青杨程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关键词:阿苯达唑壳聚糖肝动脉栓塞微球体外释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