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栋 作品数:19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210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巨脾患者脾切除术前后血常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伴巨脾患者脾切除术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1例PMF伴巨脾患者脾切除术前后的血常规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切除的巨脾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患者术后呼吸困难、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红细胞数变化相对较小,血红蛋白术后早期由于自体脾血回输升高,继之基本平稳,血小板变化最显著,术后明显减少,第5天最低仅10×109/L,后逐渐恢复正常。组织学检查可见脾脏出现骨髓化倾向。结论 PMF伴巨脾行脾切除后血常规改变明显,脾脏出现了部分代替骨髓造血的组织学改变,脾切除后机体血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对PMF伴脾脏巨大导致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的患者应予以切除脾脏。 高建军 林楠 杨建栋 于鲜君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脾大 血常规 一种大鼠肝癌干细胞的离心富集方法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富集大鼠肝癌干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此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细胞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二乙基亚硝胺(DENA)腹腔注射构建大鼠肝癌模型,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癌细胞并体外培养,Percoll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将细胞分成4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层细胞的肝癌干细胞表面标志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CAM)、甲胎蛋白(AFP)的表达,并用实时一聚合酶链反应(ReM—timePCR)验证EpCAM、CDl33、AFP的mRNA表达。绘制生长曲线检测各层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各层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Percoll离心所得4层细胞中,第3层细胞是富集肝癌干细胞最多的一层,具有最强的增殖能力。第3层细胞EpCAM与AFP阳性表达最高,分别为(84.50±8.31)%和(85.20±8.31)%,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eM—timePCR验证,第3层细胞的EpCAM和AFPmRNA表达最高,分别为(111.34±5.59)和(13.76±0.95),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层的CD133表达为(17.16±0.42),与第2层、4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第1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可见第3层细胞穿透的数量最多(92.750±4.432),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Percoll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成功地富集了肝癌干细胞,经验证符合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为肝癌的靶向治疗、多重耐药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确切的研究对象。 王兴 刘卫辉 夏宁 张娟 杨建栋 王涛 尤楠 龚振斌 季茹 赵戈 窦科峰关键词:肝细胞 干细胞 细胞分离 NDRG2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 2011年 目的阐明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在乳腺癌细胞中对CD24的调控及其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及Bcap-37中NDRG2和CD24的表达;通过腺病毒载体上调MCF-7细胞中NDRG2的水平,或利用siRNA下调Bcap-37细胞中NDRG2的表达,检测CD24的变化以及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MCF-7细胞中NDRG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Bcap-37细胞,而CD24的表达水平高于Bcap-37细胞;在MCF-7细胞中上调NDRG2可以抑制CD24的表达并抑制其侵袭能力,而在Bcap-37细胞中下调NDRG2的表达可以提高CD24的水平及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上调NDRG2能够降低CD24的表达,减弱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郑瑾 杨建栋 史恒军 任秦有 丁井永 刘新平 刘文超关键词:NDRG2 CD24 乳腺癌细胞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进展 被引量:7 2009年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肝脏对铜代谢的异常导致铜在肝脏、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内堆积,因此,该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神经系统的损伤以及精神的异常.WD基因的发现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了WD发病的分子机制,从而使得对该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肝移植给内科治疗无效以及暴发性肝衰竭的WD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我们主要从基因诊断和肝移植角度回顾近年来WD诊疗的新进展. 杨建栋 窦科峰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诊断 肝移植 意外发现的胆囊癌 被引量:3 2013年 临床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术,在术中或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称为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也有观点认为,因任何原因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均属意外胆囊癌。 窦科峰 杨建栋关键词:意外胆囊癌 GALLBLADDER CARCINOMA 胆囊良性疾病 病理检查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以达到良好治疗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1997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156例肿移植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156例肝移植患者,有14例发生真菌感染,占9.0%;死亡7例,占50.0%。其中白色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2例,曲霉菌8例,毛霉菌1例。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8/14,57.1%),血液(5/14,35.7%)和腹腔(1/14,7.1%),泌尿系统少见(0/14.0%)。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23.1%,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7.7%,卡泊芬净治疗有效者7.7%,总有效率为53.8%。结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可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卡泊芬净等药物早期治疗是治愈真菌感染的关键。 千年松 陶开山 帝振宇 汤雨 季茹 杨建栋 李琳 窦科峰关键词:肝移植 受体 真菌感染 肝移植后受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肝移植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肝移植受者术后常继发真菌感染,其发生率为4%~48%,而病死率则高达50%~80%.探讨其易感因素,对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千年松 陶开山 帝振宇 汤雨 季茹 杨建栋 李琳 窦科峰关键词:继发真菌感染 肝移植受者 易感因素 移植后 终末期肝病 血清及肝组织miR-200a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血清及肝组织miR-200a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将其与传统肝癌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比较,探索其成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建模过程中收集肝癌发展到各个阶段大鼠血液及肝脏组织.同时,临床收集正常、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液标本.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miR-200a的相对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动态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miR-200a在组织中表达情况.体质量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PCR及酶联免疫吸咐各组数据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及纤维化期大鼠相比,miR-200a在肝硬化期、肝癌早期、肝癌晚期的大鼠血清均有不同程度下调(P值均<0.05),甲胎蛋白在肝癌早期、肝癌晚期的大鼠血清明显上调(P值均< 0.05).与肝硬化期大鼠比较,肝癌晚期大鼠体内的miR-200a表达显著下调(P值均<0.05),甲胎蛋白在肝癌早期、肝癌晚期均显著上调.临床标本分析结果显示,miR-200a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均显著下调(P值均<0.05),甲胎蛋白仅在肝癌患者中出现异常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以正常肝组为标准,miR-200a在正常组、纤维化期、肝硬化期、肝癌早期、肝癌晚期中表达水平依次为:1.00%±0.01%、0.37%±0.03%、0.14%±0.01%、0.05%±0%、0.01%±0.00%.结论 miR-200a极大程度地参与了肝癌发生,对于肝癌发生各个阶段均有巨大的指示作用,可能作为肝癌预防和早期诊断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夏宁 高媛 王兴 刘卫辉 杨建栋 王涛 赵戈 李海民关键词:肝肿瘤 血清 甲胎蛋白类 痔的现代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2019年 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对痔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痔的外科治疗理念和方法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精准微创外科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这一现实特点,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就痔的微创治疗进展情况进行如下综述。 马勇 马勇 杨建栋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自动痔疮套扎术 微创治疗 脂多糖刺激前后树突状细胞CD44、CD24基因的表达 2011年 目的:检测脂多糖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前后CD44、CD24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rhGM-CSF及rhIL-4,培养的第6天,实验组加入脂多糖刺激24 h而对照组不加,于刺激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提取细胞总RNA,行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单个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6d后分化成为树突状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CD44及CD24。脂多糖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CD44及CD24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CD44增高更明显。结论:树突状细胞受脂多糖刺激后CD44及CD24表达显著增高,这有利于DC-T细胞簇的形成及抗原的递呈,从而导致DC免疫功能的增强。 郑瑾 刘强 李燕 杨建栋 马骥 刘尧 刘文超关键词:脂多糖 树突状细胞 CD44 CD24 实时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