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利

作品数:34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柞蚕
  • 11篇基因
  • 8篇病毒
  • 5篇多角体
  • 5篇多角体病毒
  • 5篇克隆
  • 5篇核型多角体
  • 5篇核型多角体病
  • 5篇核型多角体病...
  • 4篇蛋白
  • 4篇柞蚕核型多角...
  • 3篇谷子
  • 2篇癣菌
  • 2篇烟草
  • 2篇乙醇
  • 2篇植物
  • 2篇融合基因
  • 2篇软腐
  • 2篇软腐病
  • 2篇生物信息

机构

  • 33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辽东学院
  • 4篇山西省蚕业科...
  • 3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辽宁省蚕业科...

作者

  • 34篇李文利
  • 11篇安利佳
  • 5篇刘丹梅
  • 4篇蒋西然
  • 3篇李凤娟
  • 3篇韩焱
  • 3篇宋丽新
  • 2篇李亚洁
  • 2篇尹恒
  • 2篇覃开蓉
  • 2篇范琦
  • 2篇于宁
  • 2篇张明莉
  • 2篇耿鹏
  • 2篇杨国玲
  • 1篇王芬
  • 1篇于凤泉
  • 1篇迟彦
  • 1篇林澜
  • 1篇李志强

传媒

  • 10篇蚕业科学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蚕业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北方蚕业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编码VmiRNA的预测与功能分析
2014年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是危害柞蚕的主要病原物之一。病毒microRNAs(VmiRNA)是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小RNA分子,在病毒繁殖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olexa技术测定ApNPV感染柞蚕后的VmiRNA,并通过vMir软件预测ApNPV基因组可能编码的VmiRNA前体序列。在预测得到的16条前体序列中,有13条能够从病毒感染的柞蚕蛹脂肪体中扩增出条带,并有10条能在病毒基因组中找到同源序列。在ApNPV MicroRNA Solexa测序数据库中搜索到与这10条前体VmiRNAs相匹配的序列,用RT-PCR方法证明有9条能扩增出大小相应的片段,确定其为病毒基因组编码的VmiRNA的成熟序列。利用靶基因在线预测程序RNAhybrid预测到这些VmiRNA作用的135个可能的靶基因,其中有与免疫应答过程相关的基因36个,与免疫系统进程相关的基因19个,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8个,与免疫系统发育相关的基因9个。推测这些ApNPV基因组编码的VmiRNA在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文利
关键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毒基因组MICRORNART-PCR方法同源序列
家蚕蛾吐出液溶茧酶的溶栓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CM-Sepharose Fast Flow弱阳离子交换层析从家蚕蛾吐出液中收集得到溶茧酶。通过精氨酸酯酶活力测定其酶活力为11.92 U/mg,利用纤维蛋白原降解试验和纤维蛋白平板试验初步验证其具有溶栓作用。小鼠腹部皮肤皮内注射家蚕蛾吐出液溶茧酶试验发现,当每公斤体质量注射的酶剂量为0.25μg/μL时,开始出现溶血;在小鼠体内溶栓试验中,每公斤小鼠体质量注射家蚕蛾吐出液溶茧酶的剂量分别为0(对照)、100、200、300、400μg时,48 h后小鼠尾部血栓比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去除率分别为(5.00±0.41)%、(16.67±0.21)%、(37.97±0.74)%、(49.15±0.65)%、(74.67±0.62)%。
王乃红宋丽新靳月琴李文利
关键词:家蚕蛾溶栓作用
ApNPV诱导柞蚕脂肪体和中肠组织中3个脂肪酶基因的表达及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柞蚕cDNA文库数据设计特异引物,以柞蚕蛹脂肪体cDNA为模板克隆了3个脂肪酶基因,命名为lipase1462(GenBank登录号:KJ638233)、lipase1501(GenBank登录号:KJ638234)和lipase1725(GenBank登录号:KJ638235)。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昆虫脂肪酶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及活性位点,与家蚕脂肪酶Bmlipase-1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探究柞蚕脂肪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否与柞蚕抵抗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的侵染有关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柞蚕幼虫在感染ApNPV后脂肪体和中肠组织中3个脂肪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柞蚕幼虫被ApNPV感染后48~60 h,脂肪体和中肠组织中3个脂肪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初步推测柞蚕脂肪酶可能与柞蚕对ApNPV侵染的免疫应答有关。分别构建柞蚕脂肪酶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SDS-PAGE检测显示柞蚕脂肪酶基因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均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柞蚕脂肪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方素云韩焱李文利
关键词:病毒诱导
家蚕溶茧酶收集方法的建立及活性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对家蚕溶茧酶的收集、活性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蚕蛾的羽化率和家蚕溶茧酶的质量。家蚕溶茧酶具有精氨酸酯酶的活力,酶活力大小与其吐出液的颜色深浅有关。
王乃红宋丽新靳月琴李文利
关键词:家蚕
新型柞蚕双元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及在Sf9细胞中的表达
2014年
启动子、转座子、报告基因等转基因元件的优化以及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尤为重要。利用TAILPCR方法延长柞蚕丝素蛋白基因Fib的5′端和3′端序列,插入柞蚕肌动蛋白基因A1启动子驱动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并利用piggyBac转座子元件构建新型柞蚕双元基因转移载体pBac[A1-DsRed+Fib-GFP]-A1-piggyBac。通过对Sf9细胞的转染实验,证明该双元基因转移载体系统能行使正常功能,而且比传统的双质粒载体转移系统具有更高的整合效率,在柞蚕转基因研究中具有应用潜力。
刘丹梅李文利安利佳
关键词:柞蚕转基因细胞表达
传代对红色毛癣菌表型和核糖体基因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传代前后红色毛癣菌表型和核糖体基因的分析,探讨传代对表型变异和核糖体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方法鉴定原代及传代后的5株红色毛癣菌临床菌株及1株标准菌株;对原代及20代的菌株核糖体保守区(5.8S和ITS2)和非转录间隔区(NTS)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比较原代与传代后表型及核糖体基因有无变化。结果红色毛癣菌菌株在传代过程中发生多次表型变异,且变异可逆转。同一菌株的原代与20代PCR扩增指纹图一致,基因序列亦基本一致,其中20代标准株菌株在TRS-1区可见个别碱基的突变。结论红色毛癣菌传代过程中表型极易发生变异和逆转,而核糖体基因相对稳定。
杨国玲杜迎春张明莉李文利安利佳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传代表型核糖体基因稳定性
人β淀粉样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2009年
人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eptide,Aβ)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键靶标之一。本试验利用重叠PCR技术获得2Aβ串联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DST(含双35S启动子和TEV增强子)中。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烟草,筛选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和RT-PCR检测结果证实2Aβ基因已经整合进烟草基因组中并进行了转录。
贺建华李文利魏立君夏秀英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植物表达载体转基因烟草
半巢式PCR-RFLP法快速鉴定临床标本中的皮肤癣菌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快速鉴定皮肤癣菌病临床标本中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以皮肤癣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一对半真菌通用引物(NS5、ITS1、ITS4)行半巢式PCR扩增rDNA上的ITS段,用限制性内切酶BciT130Ⅰ及DdeⅠ酶切目的片段,凝胶电泳。结果7种65株常见皮肤癣菌培养菌株和17例临床标本的半巢式PCR-RFLP图谱特异;且临床标本与相应的培养菌株酶切图谱一致。结论半巢式PCR-RFLP方法适合培养菌株和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
张明莉杨国玲李文利安利佳
关键词:皮肤癣菌皮肤癣菌病半巢式PCR
纤维素乙醇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天然微生物代谢木质纤维素生成乙醇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不同菌种的优良基因加以重组和改造,提高乙醇产率及降低成本,是当前纤维素乙醇研究的重要课题。综述了已发现的能够代谢纤维素产乙醇的天然微生物的种类、特性、代谢机理及构建重组菌株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基因工程开发纤维素乙醇工程菌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蒋西然李文利
关键词:纤维素乙醇基因工程
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Iflavirus)功能蛋白的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从患柞蚕吐白水软化病的病蚕体内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软腐病病毒属(Iflavirus)病毒。研究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基因组结构及主要功能蛋白的结构域,为确定该病毒株的分类学地位和阐释其侵染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克隆了编码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功能蛋白的RNA解旋酶基因(423 bp)、3C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405 bp)以及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基因(882 bp)。通过同源模建方法,构建了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3个功能蛋白的三维结构模型,并采用拉氏图和Profile 3D等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将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中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序列与另外16个小RNA病毒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柞蚕传染性软腐病病毒与蜜蜂残翅病病毒和蜜蜂瓦螨虫病毒的亲缘关系十分相近。
耿鹏周倩安利佳OLLE Terenius李文利
关键词:RNA解旋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