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静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内生菌
  • 2篇相色谱
  • 1篇得率
  • 1篇药材
  • 1篇液相色谱-质...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疫病菌
  • 1篇银花
  • 1篇早疫病
  • 1篇早疫病菌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内生
  • 1篇植物内生菌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机构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作物种...

作者

  • 7篇曾静
  • 4篇曾建国
  • 3篇熊兴耀
  • 2篇王宇婷
  • 2篇杨建奎
  • 2篇易有金
  • 1篇刘秀斌
  • 1篇杨星星
  • 1篇李炎林
  • 1篇王君
  • 1篇谢红旗
  • 1篇柳亦松
  • 1篇夏菠
  • 1篇李洁
  • 1篇石梦蝶
  • 1篇秦宇
  • 1篇李美
  • 1篇伍慧敏
  • 1篇刘德明
  • 1篇刘薇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博落回种子油工艺及其主要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物料颗粒度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博落回种子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萃取的种子油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0 L/h、粒径24目、萃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种子油得率达35.19%。首次利用GC-MS分析出博落回种子油的8种成分,其中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分别为78.83%、13.60%、4.78%和1.52%。
刘秀斌柳亦松曾静刘薇曾建国
关键词:超临界CO2流体博落回G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马铃薯中α-茄碱含量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马铃薯中低含量的α-茄碱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马铃薯用1%甲酸-甲醇(1:1,v/z)N声提取50min。采用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r/F),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2mL/min;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单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α-茄碱在7~460μg/k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2=0.999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精密度为1.13%,重复性为2.59%。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铃薯中低含量α-茄碱的含量测定。
伍慧敏曾静李美刘德明杜宇熊兴耀曾建国
关键词:马铃薯龙葵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基于鲜山银花的产地初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山银花鲜药材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在不同生长期内的代谢累积规律,结合山银花生物总量,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同时基于山银花鲜药材,比较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目标成分的影响,确定其最佳产地初加工工艺。方法:采用HPLC/UV-ELSD法测定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比较不同花期山银花中三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采收期;对最佳采收期的山银花鲜药材进行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杀青烘干、微波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三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山银花最佳初加工工艺。结果:山银花生长期内三种指标成分的代谢累积水平都存在着下降的趋势,幼蕾期到金花期,绿原酸从5.7%下降到1.4%左右,两种皂苷总量从6.7%下降到2.0%,结合生物总量考虑,确定山银花最佳采收期在二白期到大白期之间。干燥方式可依所需功效辨正选择,杀青烘干对绿原酸影响最小,高温快速烘干是两种皂苷最适宜的干燥方式。结论:研究表明山银花最佳采收期为大白期到二白期之间;不同干燥方式对山银花鲜药材品质有着显著影响,为最大程度保留鲜药材活性成分及进一步探讨药材指标成分在不同初加工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王君曾静谢红旗曾建国
关键词:山银花
内生短短芽胞杆菌011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明确短短芽胞杆菌01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011菌发酵滤液抗菌谱及其活性稳定性;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011菌发酵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及EC50;并显微观察其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及孢子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11菌发酵滤液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带宽度为5.5mm;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及孢子均有致畸作用;对番茄早疫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0%,有效抑菌中浓度EC50为9.64%;其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100℃处理1h活性保持在95%),耐酸性及抗紫外线(pH2.0处理及紫外20W,30cm照射120min,活性保持不变)。
王宇婷易有金夏菠杨建奎曾静
关键词:内生菌抑菌活性番茄早疫病菌MICEC50
基于UPLC-QTOF技术的虎杖、葡萄藤来源白藜芦醇识别方法研究
2014年
本文采用UPLC-Q/TOF技术建立虎杖、葡萄藤来源白藜芦醇的综合识别方法。建立以Xunion C18(4.6mm×150 mm,2.8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87nm的UPLC-UV-Q/TOF液质联用方法,对8批虎杖来源的白藜芦醇及8批葡萄藤来源的白藜芦醇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获得白藜芦醇含量为5%的虎杖、葡萄藤提取物UPLC-UV指纹图谱,虎杖样品共有峰13个,葡萄藤样品共有峰21个,经质谱分析,推断出11个化学成分信息,其中四个通过对照品对照确认,找到4个具有差异性的标识化合物和3个特征指纹段,并对其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方法鉴别葡萄藤和虎杖来源白藜芦醇精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以为白藜芦醇的原料来源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李洁熊兴耀曾静张莹曾建国
关键词:白藜芦醇指纹图谱UPLCTO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Unitary C18色谱柱(5μm,150.0 mm×4.6 m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效果良好,其质量浓度在3.99~79.8 mg L-1(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值为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石梦蝶杨星星曾静秦宇李炎林熊兴耀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紫杉醇高效液相色谱法
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
王宇婷易有金杨建奎曾静
关键词: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