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 作品数:21 被引量:375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被引量:40
- 2014年
- 旅游符号学是一个蕴藏着重大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符号、符号学和旅游符号学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还评述了旅游符号学研究现状;国外的旅游符号学研究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营销文本、旅游地表征、旅游体验和旅游想象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最后对旅游符号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包括旅游主体、媒介和客体的符号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旅游符号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是比较有限的。
- 彭丹
- 关键词:旅游
-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被引量:145
- 2005年
- 本文认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符号的解读,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这在国外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议题。为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和旅游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比较薄弱,尤其就国内而言,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也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更多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这两个领域当中来。
- 谢彦君彭丹
- 关键词:旅游体验
- 城市智能化对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贡献——以四大直辖市为例
- 2019年
-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2008~2018年的中国四大直辖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化对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依赖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这种依赖性强于资本和从业人员对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贡献;旅游相关产业价值链优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依赖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资本的投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使得旅游业逐渐转型为信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智能化对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贡献随着其优化水平的提升而小幅下降,原因是四个直辖市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竞争性。
- 彭丹胡俊青蘧海伦
- 关键词: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面板数据
- 基于社会记忆视角的韶山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 2021年
- 社会记忆在旅游社会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文章选用社会记忆资源丰富的韶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网络游记、游客网络评价和访谈文本进行处理,研究发现:韶山红色旅游地社会记忆的具体维度包括人物记忆、时间记忆、空间记忆和环境记忆;旅游者对韶山红色旅游地社会记忆要素的认知表现出:政治性、纪念性、地域性与特定主体的共生性和价值延展性5个特征;历史文化景观、纪念仪式、身体实践和社会媒体是塑造到访韶山旅游者群体关于该地社会记忆的4种主要途径;韶山的相关社会记忆是通过传播媒介、载体流传于旅游者生产、生活范围的以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社会文化元素的集合。最后,通过对红色旅游地社会记忆的维度结构、被认知特征、塑造途径和概念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测量评价红色旅游地社会记忆的研究提供微薄的理论依据。
- 胡俊青彭丹
- 关键词:红色旅游社会记忆
- 长沙市高校教师旅游的调查报告被引量:3
- 2005年
- 本文是在对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进行相关调查后,得出了高校教师旅游市场的特点的一些结论,总结了教师的出游的行为特征和心态,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开发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实际意义,同时,本文是从旅游行为的角度对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身心需求的一种关注。
- 彭丹吴凯陈薇
- 关键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知识分子行相关
- 日本内容旅游发展研究述评及启示
- 2023年
- 20世纪末,流行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内容旅游的诞生。为厘清日本内容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明晰其研究主题与边界,并从中寻求有利于我国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文章对日本学界历年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形式的内容旅游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梳理与分析,发现日本内容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深化和拓展三大阶段,成果主要分属流行文化内容与历史文化内容两大维度。这些成果构成了内容旅游研究的基础与框架,同时包括方法论的探讨与运用。但内容旅游研究在成果系统性、方法适用性以及跨学科渗透等方面尚存不足,未来需要跳出已有范式,围绕内容旅游的理论积累、学科渗透以及跨文化比较视野等范畴进一步探究,以适应流行文化内容中日益扩张的叙事世界。
- 彭丹张子妍
- 关键词:流行文化
- 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
- 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旅游体验,可是中国学术界对旅游体验的关注远远不够,为此,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旅游体验这个研究领域,并且尝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符号以及符号的解读,来揭示旅游体验中的一些规律。 本文在结构安排上一共分为四个部...
- 彭丹
- 关键词:旅游体验
- 文献传递
- 制造旅游迷思:关于湘西凤凰古城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文章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借助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个案地——湘西凤凰古城具有三类迷思,包括本真性迷思、边城迷思和浪漫的迷思。旅游地的迷思制造是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旅游地的迷思建构中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过程。旅游迷思的生产者包括政府、企业、文学作品、媒体、居民和游客。其中,原本作为迷思消费方的旅游者也在无形中参与了迷思的制造,各方都有自己的话语,制造了各个迷思。随后分析了迷思制造中的两种逻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梳理了迷思制造的演变过程。最后,迷思制造的各方力量可以归纳为权力、资本和社会三个方面,凤凰的地方权力和资本共谋了凤凰的迷思,二者的关系形态是地方法团主义。同时,社会这一方也在无形中参与了迷思的共谋,权力、资本和社会三方共谋了凤凰的三个迷思,以话语为武器共同捍卫着凤凰的迷思。
- 彭丹
- 关键词:迷思旅游
- 旅游迷思研究述评被引量:11
- 2015年
- 旅游迷思研究从属于旅游符号学这一分支研究领域。旅游迷思研究主要包括了旅游营销文本的迷思分析、旅游地的地方迷思研究、旅游体验中的迷思研究,以及旅游地的表征分析。文章对既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助于读者了解旅游迷思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取向。
- 彭丹
- 关键词:旅游迷思
- 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研究: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被引量:92
- 2019年
-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 彭丹黄燕婷
- 关键词:旅游地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