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Abl通过p53信号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c-Abl在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并用不同浓度葡萄糖不同时间刺激已分化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中c—Ab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改变。采用c-Abl siRNA转染沉默足细胞表达c—Abl,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5mmol/L葡萄糖)、高渗对照(25mmol/L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c—Abl siRNA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33258染色评价足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c—Abl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足细胞内c—Abl分布的改变,免疫共沉淀法检测e—Abl与p53蛋白的结合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刺激导致足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c—Abl表达水平增加(P〈0.05),并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增加且存在核转移现象;同时p5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Abl与p53的结合水平增加(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c—Abl siRNA转染后c—Abl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核转移减弱,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且c—Abl与p53结合水平降低(P〈0.05)。上述各项高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bl蛋白是高糖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促凋亡因子,其作用机制与p53信号通路有关。
- 马屹茕杨倩张璐陈星华梁伟任志龙陈铖丁国华
- 关键词:足细胞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早期效果分析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施行的DCD供肾移植74例(DCD组)以及同期施行的SCD供肾移植143例(SCD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抗体诱导和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泼尼松)。随访评价两组受者短期移植肾功能、移植肾和受者短期存活情况,并追踪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等指标。两组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2015年8月,DCD组随访时间平均(23±13)个月,SCD组随访时间平均(25±17)个月。肾移植术后6个月,DCD组和SCD组受者存活比例分别为93.2%(69/74)和94.4%(135/143),移植肾存活比例分别为90.5%(67/74)和93.0%(133/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和0.41,P均>0.05)。DCD组和SCD组DGF发生率分别为28.4%(21/74)和7.0%(1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5)。术后6个月内DCD组和SCD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13.5%(10/74)和7.0%(10/143),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9%(11/74)和21.0%(30/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8和1.19,P均>0.05)。术后1、3个月DCD组血清肌酐分别为(149±65)、(132±78)μmol/L,均高于SCD组(t=4.74和2.95,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与SCD供肾移植相比,DCD供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较高,急性排斥反应增加,短期内移植肾功能较差,其远期存活效果仍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 邱涛张璐周江桥陈忠宝马枭雄张龙
-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 自制水袋用于心导管介入术后止血
- 2011年
- 杨欣张璐
- 关键词:水袋沙袋止血
- 足细胞病治疗的新靶点被引量:2
- 2015年
- 足细胞损伤是肾小球性蛋白尿发生的主要机制,与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足细胞病是指足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疾病.目前治疗足细胞病的药物主要为免疫抑制剂,但疗效局限且不良反应显著.近年来研究发现,足细胞病不仅与免疫炎性反应有关,还与循环因子、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针对足细胞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研发新型药物及诱导足细胞再生可为足细胞病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着眼于足细胞病及其治疗的新靶点做一综述.
- 张璐梁伟丁国华
- 关键词:新靶点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疾病免疫炎性反应足细胞损伤免疫抑制剂
- 11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出现迷走反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对11例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迷走反射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因伤口压迫力度过大引起迷走反射有5例,疼痛刺激明显3例,血容量不足2例,精神高度紧张1例。护理对策:注意术肢压迫力度适中;注重患者的疼痛主诉并及时处理;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和术后严密监护,避免发生血容量不足,防止过度紧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先兆并及时干预。
- 杨欣耿晶张璐
- 关键词:桡动脉介入手术迷走反射护理
- C末端Src激酶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足细胞骨架重构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对大鼠肾脏及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C末端Src激酶(C—terminal Srckinase,Csk)表达的影响,探讨Csk在Angll诱导足细胞骨架重构中的作用。方法24只无特定病原(SPF)级雄性Wista大鼠皮下埋置渗透性微泵,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nglI输注组(AngⅡ以400ng·kg^-1·min^-1持续输注),于造模后2周和4周留取肾组织用于后续实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足细胞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Csk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Csk表达及分布改变。体外培养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MPC),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AngⅡ(10^-9、10^-8、10^-7、10^-6、10^-5mol/L)刺激MPC细胞6h及10^-6mol/LAngⅡ刺激不同时间(0、1.5、3、6、12、24h)后足细胞Csk蛋白表达水平。CsksiRNA转染足细胞下调Csk表达,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鬼笔环肽(phalloidin)标记F-actin评价AngⅡ、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D)诱导的足细胞骨架重构改变。结果(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ngⅡ输注组大鼠足细胞出现足突融合;(2)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显示,AngⅡ输注组肾小球Csk表达增加(P〈0.05);(3)AngⅡ可诱导培养的小鼠足细胞Csk蛋白表达增加(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4)CsksiRNA转染足细胞下调Csk表达,可减轻AngⅡ诱导的足细胞F—actin重构,可减轻细胞松弛素D诱导的足细胞骨架破坏。结论AngⅡ可诱导Csk表达上调,Csk可能参与了AngⅡ诱导的足细胞骨架重构及足突融合。
- 张璐任志龙杨倩马屹茕丁国华
- 关键词:足细胞细胞骨架
- 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四味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四味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肾炎四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诱素1(Lkn-1)、尿酸、TNF-α、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四味片可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推测其机制与降低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有关。
- 任志龙张璐刘杰苏可杨定平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贝那普利肾炎四味片尿酸
-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在系统性硬皮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对收治的12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四肢血管大角度静脉留置针穿刺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杨欣张璐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系统性硬皮病同部位颈外静脉留置针硬皮病患者穿刺方法
- 急性肾损伤与慢性肾脏病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两大综合征,都表现为肾功能损伤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目前研究发现,AKI和CKD关系密切.AKI的发生可导致CKD的发生、发展,而患CKD者其AKI风险明显增加.AKI和CKD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进展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张璐陈星华丁国华
- 关键词:肾疾病
-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表在三腔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 2006年
- 张璐周秋凤万永慧孙小红杨欣张馨靓
- 关键词:起搏治疗心室同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腔心室内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