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南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风湿关节炎2010ACR/EULAR与1987ACR诊断分类标准的诊断效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简称2010标准)与1987ACR诊断标准(简称1987标准)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门诊和住院的114例早期关节炎患者。分别以患者一年内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一年时风湿专科医生判断为RA作为诊断RA的"金标准",评价两种分类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 2010标准与1987标准敏感性分别为0.87和0.63(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使用标准)、0.91和0.76(风湿专科医生判断标准);特异性分别为0.67和0.81(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使用标准)、0.56和0.92(风湿专科医生判断标准);两种标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和0.86(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使用标准)、0.87和0.92(风湿专科医生判断标准)。按风湿专科医生判断标准,1年时39例非RA患者基线期符合2010标准的有17例(43.6%),分别为未分化关节炎(n=7)、银屑病关节炎(n=5)、干燥综合征(n=2)、系统性红斑狼疮(n=1)、自限性关节炎(n=2);1年时39例非RA患者基线期符合1987标准的有3例,均为银屑病关节炎。按风湿专科医生判断标准,基线期符合1987标准的60例RA患者有4例不符合2010标准,其血清学均正常。结论运用2010标准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2010标准可能将其他关节炎和部分结缔组织病误分类为RA,对分类为RA的患者临床需加强随访;使用2010标准过程中结合1987标准可减少血清学正常的RA的漏诊风险。
- 夏冒李李娟吴婧朱俊卿陈湘南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 小乌桂颗粒剂联合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小乌桂颗粒剂联合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月南方医院风湿专科RA(寒湿痹阻型)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37例给予NSAIDs和DMARDs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乌桂颗粒剂;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DAS28-CRP、ACR20、ACR50、中医痹病(寒湿痹阻型: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畏冷、晨僵、肢体沉重)总改善率;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为ACR70、HAQ、疼痛VAS评分、疲乏VAS评分、晨僵时间及实验室指标ESR、RF、抗CCP。安全性评价:肝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及疗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12周。结果:主要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12周时观察组分别为68%、36%,对照组分别为32.43%、16.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12周时DAS28-CRP改善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中医痹病总改善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91.8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次要疗效评价指标(疼痛VAS、疲劳VAS、晨僵时间及ACR70、HAQ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实验室指标比较除AC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例次对照组为5例,观察组为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乌桂颗粒剂联合DMARDs能提高RA患者ACR20、ACR50,改善DAS28-CRP,在炎症和病情的控制及中医症状的关节疼痛、肿胀、畏冷和晨僵、肢体沉重的改善优于未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陈湘南朱俊卿冯知涛黄文辉李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DMARDS
- 小乌桂颗粒剂联合DMARDs治疗RA的临床研究
-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以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主要特点是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以及由此引起软骨和骨的破坏...
- 陈湘南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DMARDS
- 文献传递
- 小乌桂颗粒剂联合非生物DMARDs治疗RA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评价小乌桂颗粒剂联合非生物DMARDs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月南方医院风湿专科87例RA(寒湿痹阻型)患者,纳入患者A...
- 陈湘南朱俊卿冯知涛黄文辉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