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

作品数:72 被引量:63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肺炎
  • 7篇唇裂
  • 6篇血管
  • 6篇腭裂
  • 5篇修复术
  • 5篇疗效
  • 5篇激光
  • 4篇术后
  • 4篇疗效观察
  • 4篇慢性
  • 4篇畸形
  • 4篇红外热像
  • 4篇红外热像图
  • 3篇单侧
  • 3篇单侧唇裂
  • 3篇电针
  • 3篇心病
  • 3篇血流
  • 3篇胰腺
  • 3篇照射

机构

  • 27篇北京军区总医...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2篇赵敏
  • 11篇戚可名
  • 10篇李雪
  • 9篇侯艳丽
  • 9篇熊斌
  • 9篇熊旭东
  • 8篇严慧萍
  • 7篇李华
  • 5篇李自立
  • 4篇成铤
  • 4篇高璞
  • 4篇赵辉
  • 4篇刘珍君
  • 4篇戎装
  • 4篇程宁新
  • 4篇姜涛
  • 3篇刘蕾
  • 3篇靖永军
  • 3篇高安危
  • 3篇陈建

传媒

  • 11篇中华整形外科...
  • 9篇人民军医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中华整形烧伤...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激光与红外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现代康复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孢吡肟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控制 VAP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 VAP患者应用头孢吡肟 10~ 14 d,采用细菌培养鉴定 ,T淋巴细胞测定法。结果 头孢吡肟治疗后 ,细菌转阴率为 81.2 5 % ,CD3,CD4 明显上升。结论 头孢吡肟在控制 VAP细菌感染、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减少真菌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熊旭东严慧萍尹建鹏赵敏沈晓红
关键词:头孢吡肟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T淋巴细胞亚群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和纳洛酮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FEV1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急,多为老年患者,无创呼吸机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更高,对患者的预后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赵敏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纳洛酮
半导体激光照射加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加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以治疗前后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头面部测温点的温度变化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63.3%),有效22例(3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2例(36.7%),有效31例(51.7%),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8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红外热像图检测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头面部温度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加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
赵敏李雪李华侯艳丽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半导体激光照射电针
腭裂修复术腭咽肌肉重建与否的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的两组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术后患者,按照在腭裂修复时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分为重建组(22例)和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记录静态和发音时腭咽闭合运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腭咽闭合运动类型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非重建组明显缩小,各壁光滑丰满,未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环状闭合为主。非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大,可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冠状闭合为主。经比较重建组腭咽闭合良好率(90.91%)明显优于非重建组(37.31%)。结论鼻咽内窥镜观察证实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重建组。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腭咽腔和更易于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状态。
程宁新赵敏邓慧戚可名吴戴红方真宋儒耀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腭咽闭合
磁共振成像对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和术前评估
2007年
目的探讨腭咽磁共振成像对腭咽闭合不全诊断及术前评估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2002年以来,通过对6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正中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并与头颅侧位X线片及颅底位片对照,通过手术直视测量证实。结果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磁共振成像主要表现为咽腔深、软腭短、咽后壁及侧壁运动障碍等,可精确定量,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与临床表现及术中探察一致。结论磁共振成像易操作、无创且可精确定量、可重复,可对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对其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黄晨昱成铤吕唯熊斌赵敏尹宁北赵振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腭咽闭合不全
下鼻甲黏膜瓣在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减少鼻底张力 ,确保鼻底修复的方法。方法 通过在裂侧设计下鼻甲黏膜瓣与口腔黏膜瓣的联合应用 ,有效地减少鼻底张力、闭合鼻底。结果 用本法治疗 18例患儿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鼻外形改善满意 ,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下鼻甲黏膜瓣修复鼻底可以有效地减少张力 ,安全地闭合鼻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璞赵敏戚可名赵振民熊斌
关键词:唇裂修复术手术治疗
2000~2001年ICU病原菌监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了解ICU患者的感染菌株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本院ICU所有分离的感染菌株及耐药性的回顾性分析。结果:223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115株)占51.57%,真菌(63株)占28.25%,革兰氏阳性菌(45株)占20.18%。革兰氏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39/115株,33.91%)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1/45株,46.67%)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43/63株,68.25%)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27.83%),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为84.44%,两性霉素B对真菌敏感率为69.84%。结论:明确ICU的菌株变迁和细菌耐药率的升高,有利于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
熊旭东孟秋严慧萍陈刚周伟赵敏戎装
关键词:感染菌株ICU抗生素
半导体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由颈部的骨骼、椎间盘、韧带的退行性变累及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等而引起,症状复杂.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和痛苦。本研究自2004年7月-2006年8月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眩晕的患者进行针灸加星状神经节半导体激光照射综合治疗,并与单纯针灸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
李雪赵敏侯艳丽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颈性眩晕疗效观察退行性变
针刺加超短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0例被引量:3
2009年
李雪赵敏侯艳丽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治疗超短波理疗
红外热像图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红外热像图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8例臀上皮神经损伤患者和100例健康正常者采用国产WP-95型医用红外热像扫描仪进行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热像图沿皮神经的走行方向出现串珠状热区,热点及热区与沿皮神经走行的压痛点、结节、索条相一致,双侧发病者两侧有几乎相同的热像图表现,单侧发病者的热像图亦在病侧有表现。股部、背部多无异常热像图表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6%。结论用热像图诊断臀上皮神经损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李自立赵敏
关键词:神经病学检查臀上皮神经损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