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倩怡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人胎
  • 2篇人胎盘
  • 2篇胎盘间充质干...
  • 2篇放创复合伤
  • 2篇复合伤
  • 2篇LEPTIN
  • 1篇愈合
  • 1篇人胎盘间充质...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生物学
  • 1篇瘦素
  • 1篇胎盘
  • 1篇细胞
  • 1篇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口腔...
  • 2篇长春市口腔医...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费倩怡
  • 2篇刘志辉
  • 2篇朱振威
  • 2篇刘春丽
  • 2篇刘书会
  • 1篇邹永巍
  • 1篇金巨楼
  • 1篇郑明
  • 1篇王占义
  • 1篇王敬龙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转Leptin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创复合伤促愈作用的实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也不例外。目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所造成的组织缺损往往采用皮肤移植的方法加以整复,术后相继进行化学药...
费倩怡
关键词:放创复合伤胎盘间充质干细胞LEPTIN促愈作用
文献传递
转染leptin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损伤复合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和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对大鼠背部放射损伤复合创伤(放创复合伤)皮瓣愈合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在放创复合伤愈合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转染leptin的HPMSCs组(n=10)、转染空载体的HPMSCs组(n=10)和空白对照组(n=10)。建立放创复合伤大鼠模型,放疗后24h各组大鼠局部皮下注射转染leptin的HPMSCs、转染空载体的HPMSCs以及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皮瓣颜色、皮纹、质地、温度、毛发生长、渗出、坏死范围及针刺出血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皮瓣成活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皮瓣组织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皮瓣中leptin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后第7天,各组大鼠皮瓣成活与坏死界限基本清楚,坏死区域皮瓣质地坚硬,成活区域皮瓣颜色红润,皮纹模糊,质地中等,转染leptin的HPMSCs组和转染空载体的HPMSCs组大鼠皮瓣坏死面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给药后第7天,转染leptin的HPMSCs组大鼠皮瓣成活率高于转染空载体的HPMSCs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空载体的HPMSCs组大鼠皮瓣成活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给药后第14天,HE染色检测,转染leptin的HPMSCs组大鼠皮瓣肉芽组织最为丰富,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最多。给药后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转染leptin的HPMSCs组和转染空载体HPMSCs组大鼠皮瓣真皮下方可见大量的黄染颗粒(阳性表达),转染leptin的HPMSCs组胞浆中阳性表达的leptin细胞最多。结论: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HPMSCs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HPMSCs与leptin可协同促进放创复合伤皮瓣的愈合,HPMSCs携带目的基因或单独应用均可明显提高放创复合伤皮瓣的成活率,但转染leptin的HPMSCs作用力更强。
费倩怡刘书会朱振威邹永巍郑明刘春丽刘志辉
关键词:放创复合伤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瘦素伤口愈合
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从人足月的胎盘羊膜中和Wistar大鼠股骨及胫骨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人胎盘来源MSCs(HPMSCs)和大鼠骨髓来源MSCs(B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征、表面标志及其多分化潜能。方法:将人足月胎盘组织通过胶原酶Ⅱ消化培养获取HP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从4周龄Wistar大鼠双侧股骨及胫骨中分离、纯化大鼠BMSCs,运用活细胞计数法检测其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种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阳性率;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磷酸甘油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用茜素红染色鉴定;用胰岛素、地塞米松、IBMX和吲哚美辛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以油红O染色鉴定。结果:HPMSCs为梭形贴壁细胞,增殖能力较强,CD44和CD3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45%和1.67%;BMSCs为圆形、梭形和多角形,增殖能力强,CD44和CD3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11%和2.68%。2种细胞经过成脂诱导液和成骨诱导液诱导后,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结果均为阳性,表明2种细胞均可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结论:HPMSCs与大鼠BMSCs的生物学特征相似,同样具有多分化潜能,HPMSCs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费倩怡刘春丽朱振威刘志辉刘书会王占义金巨楼王敬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