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震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冶金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2篇电解
  • 2篇熔盐
  • 2篇熔盐电解
  • 2篇热还原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极
  • 1篇电解法
  • 1篇电解法生产
  • 1篇动电位极化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镀层
  • 1篇阳极泥
  • 1篇置换法
  • 1篇制取
  • 1篇制取工艺
  • 1篇三价铬

机构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华一新
  • 7篇李坚
  • 7篇王震
  • 5篇张志
  • 3篇张远
  • 3篇徐存英
  • 2篇张云
  • 2篇孟智广
  • 2篇刘海鹏

传媒

  • 4篇稀有金属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hCl-3EG]/CrCl_3·6H_2O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铬镀层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以氯化胆碱(ChCl)、乙二醇(EG)和CrCl3·6H2O制备的[ChCl-3EG]/CrCl3·6H2O低共熔溶剂型离子液体为电解液,在镍基阴极上电沉积出黑铬镀层.采用冰点测定仪、旋转式黏度计、电导率仪分别测定了该离子液体的熔点、黏度和电导率,以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得[ChCl-3EG]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为3.22V.[ChCl-3EG]/CrCl3·6H2O离子液体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Cr3+的电化学还原经历Cr3+→Cr2+和Cr2+→Cr0两步还原反应,起始还原电位分别为-0.26V和-1.06V,且两步均为不完全可逆过程;以电流密度为20 mA/cm2于50℃下进行恒电流电沉积30min,对阴极沉积物的XRD和XPS测试表明,镀层成分铬原子百分比为Cr 80.94%、Cr2O319.06%.SEM和AFM测试表明,在[ChCl-3EG]/CrCl3·6H2O离子液体中可电沉积出平整、致密、无裂纹、表面粗糙度为5.56 nm的黑铬镀层,电沉积铬的电流效率约为65.8%.
张志李坚华一新王震张远柯平超
关键词:三价铬离子液体电沉积
镍在BMIC-GL离子液体中的阳极溶解行为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恒电流溶解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BMIC-GL(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glycerin)离子液体中镍的阳极溶解行为.恒电流溶解结果表明,镍阳极的电化学溶解反应为Ni-2e=Ni2+;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表明,镍的阳极溶解过程可以分为电化学反应控制区、混合控制区、扩散控制区.在电位范围为0.65~1.1 V条件下,镍阳极溶解的化学反应主要受电化学控制,镍的阳极溶解速率随着电位的正移而逐渐增大;当电位范围为1.1~1.3V时,镍阳极的溶解逐渐趋于稳定,此时化学反应受混合控制(既受电化学控制,同时又受扩散控制);当电位大于1.3V以后,镍阳极溶解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不再随着电位的正移而发生改变,镍溶解进入扩散控制区.升高温度,增加搅拌速度,增加离子液体中Ni2+的浓度都可以增加镍的阳极溶解极限电流密度,而且镍片经过阳极溶解处理后具有良好的抛光效果.
赵霁雯徐存英华一新李坚刘海鹏王震
关键词:动电位极化
碲化金氯化浸出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热力学分析,绘制出Au-Te-Cl-H2O系E-pH图,结果表明碲化金在酸性氯酸盐体系中可被溶浸。碲化金氯化浸出后,将生成AuCl4-及碲化物,当溶液pH<3.7时,Te(Ⅳ)的化合物为HTeO2+;当pH>3.7时则以不溶性的H2TeO3存在。同时探讨了AuCl4-活度分别为1×10-4,1×10-2,1时,对Au-Cl-H2O系E-pH图中AuCl4-及Au(OH)3稳定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AuCl4-活度越大,其稳定区域越窄,且形成Au(OH)3的pH值越低。
张云李坚华一新孟智广张志王震
关键词:阳极泥氯化浸出
离子液体中置换法制备镁/铜双金属粉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BMIC)离子液体中镁置换铜制备镁/铜双金属粉的动力学行为,探讨了搅拌速率、反应温度、铜离子浓度和镁粉颗粒大小等参数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中镁置换铜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搅拌速率增加、反应温度升高、铜离子浓度降低和镁粉粒径减小而增大。搅拌可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1倍左右;Cu(II)离子浓度较小时,反应速率常数随Cu(II)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当Cu(II)离子浓度增大到0.25 mol·L-1时,速率常数的减小趋势逐渐变缓;镁粉粒径范围从50~74μm增加到74~100μm,置换反应的速率常数从0.334 h-1减小到0.255 h-1;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置换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3.6 k J·mol-1,说明置换过程受扩散控制。此外,Evans图研究也表明,置换反应受Cu(II)离子向电极表面扩散过程控制。这一结果与动力学数据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刘海鹏徐存英华一新李坚赵霁雯王震
关键词:置换法动力学离子液体
硫脲浸出液中银硫脲配合物各物种的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出不同配位数的银硫脲配合物的摩尔分数与硫脲浓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采用硫脲法回收含银物料中的银时,所得硫脲浸出液中银离子与硫脲主要形成[Ag(TU)]+、[Ag(TU)2]+、[Ag(TU)3]+和[Ag(TU)4]+四种配离子.对于硫脲总浓度为0.066mol/L、银离子总浓度为0.000 19 mol/L的溶液,银离子与硫脲主要形成[Ag(TU)3]+和[Ag(TU)4]+两种银硫脲配离子进入溶液,它们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727 8、0.237 5,[Ag(TU)3]+为优势物种;而对于硫脲总浓度为0.66 mol/L,银离子总浓度为0.097 2 mol/L的溶液,银离子与硫脲也主要形成[Ag(TU)3]+和[Ag(TU)4]+两种银硫脲配离子进入溶液,但它们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392 4、0.603 7,此时[Ag(TU)4]+为优势物种.
孟智广李坚华一新张云王震张志
关键词:硫脲配合物配离子热力学
钛制取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4年
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金属钛的制取方法,按照提取工艺和含钛原料的不同,将提取钛的方法分为热还原法和熔盐电解法。热还原法包括以TiCl4为原料的Kroll法、Hunter法、Armstrong法及EMR法,以TiO2为原料的OS法、PRP工艺和MHR法以及以钛酸盐为原料的热还原法,所采用的还原剂主要是液态或气态的活泼金属镁、钙、钠及其氢化物等。熔盐电解法包括TiCl4熔盐电解法,钛酸盐熔盐电解法以及以TiO2,TiO·mTiC或钛渣为原料的熔盐电解法,如FFC剑桥法、MER工艺、USTB法、QIT工艺、SOM法及离子液体电解法等;熔盐电解法所采用的电解质主要有NaCl,KCl,CaCl2以及这几种盐的混合物等。目前钛的工业化生产只有Kroll法和Hunter法,其他的热还原法由于产品不能满足要求且不能实现连续化等原因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FFC剑桥法直接以TiO2为原料进行熔盐电解获得金属钛,省去了TiCl4的生产步骤,缩短了提取钛的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已成功开展了千克级的扩大化实验;离子液体电解法将二氧化钛的熔盐电解温度从近千度的高温降低至近室温,但因其较低的还原率和电流效率,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熔盐电解法将可能成为未来钛制取的发展方向而取代热还原法并由高温向低温方向发展。
王震李坚华一新张志张远柯平超
关键词:热还原熔盐电解
熔盐电解法生产钛铁合金的铁-钛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熔盐电解法是制备难熔金属及其合金的一种有效方法。以钛铁矿精矿与碳粉混合、模压成型,在氩气保护下,分别于1173,1273和1373 K进行一定时间的碳热还原,制备成含有单质铁微粒的铁-钛氧化物电极作为阴极,在673 K的Li Cl-KCl低温熔盐中进行电解还原获得钛铁合金。在1173,1273和1373 K碳热还原反应3 h所得铁-钛氧化物电极中,单质铁的还原率分别为30.1%,80.1%和82.7%;电极的电导率分别为3.14,8.06和10.87 S·m^-1;开口孔隙率分别为46.1%,50.9%和35.2%。其中在1173 K制备的铁-钛氧化物电极中,单质铁呈粒度较小的圆球状,分布较为均匀,但铁的还原率偏低,且强度较低;在1373 K制备的电极中单质铁发生了明显偏析、富集,汇聚成带状,开口孔隙率显著降低,不利于熔盐电解质向电极内部扩散和浸润;而在1273 K制备的电极中单质铁呈圆球状,粒度为2~6μm,分布较为均匀,且开口孔隙率最大,该电极在673 K的KCl-Li Cl低温熔盐中能够电解还原获得钛铁合金,而且电解时通过电极的电流最大。
王震李坚华一新徐存英张志张远
关键词:钛铁矿碳热还原电极熔盐电解钛铁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