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体积含量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本发明基于三维X射线断层照相灰度数据,用碳化前后样品的灰度差别计算碳酸钙的体积含量。本发明借助于X射线断层照相技术的无损特性和三维透视特性,可在不破坏...
- 万克树徐琼王宇东潘钢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体积含量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本发明基于三维X射线断层照相灰度数据,用碳化前后样品的灰度差别计算碳酸钙的体积含量。本发明借助于X射线断层照相技术的无损特性和三维透视特性,可在不破坏...
- 万克树徐琼王宇东潘钢华
- 文献传递
- X-CT技术在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 土碳化过程中,由于物相和孔结构的改变,碳化区的密度会比未碳化区的密度大.根据X-CT原理,X-CT成像灰度值与物质的密度有直接的关系,因而根据X-CT图像上的不同灰度的区域可以判断碳化区和未碳化区.本文测定了不同水泥基材...
- 王宇东潘钢华黄净信孙伟
- 关键词:混凝土碳化深度X射线
- 加速碳化条件下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结构被引量:5
- 2015年
- 为研究界面过渡区微结构在碳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运用背散射(BSE)图像分析技术,使用灰度值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水胶比ρ=0.53,0.35,0.23时混凝土试件中界面过渡区和基体在碳化前后的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ρ=0.53,0.35时,试件界面过渡区的孔隙率分别从碳化前的24.97%和16.07%减小到碳化后的20.29%和12.27%,而当ρ=0.23时试件碳化后孔隙率则有所提高.同时,各试件界面过渡区和基体的未水化水泥含量在碳化后均有所下降.因此,在加速碳化条件下,不同水胶比试件的微结构演变规律存在较大差异,界面过渡区和基体的碳化现象也有所差别,且当ρ=0.53时两者的碳化现象最明显,ρ=0.23时碳化现象最不明显.
- 占华刚潘钢华王宇东
- 关键词:水泥基材料界面过渡区碳化
- 水泥混凝土碳化过程中微结构演化的研究
- 王宇东
- 碳化过程中C-S-H平均链长演变规律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研究碳化过程中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平均链长的演变规律,采用29Si NMR技术对不同水灰比、不同碳化时间的水泥净浆试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碳化后试样的氢氧化钙(CH)和CaCO3质量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加速碳化条件下试样的C-S-H平均链长增加,相同水灰比试样的碳化时间越长,其C-S-H平均链长越长;相同碳化时间的试样,水灰比越大,其C-S-H平均链长越长;碳化28d之后,0.53水灰比(质量比,下同)试样的C-S-H已基本完全碳化,0.35水灰比试样的C-S-H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而0.23水灰比试样的C-S-H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另外,0.53水灰比试样的C-S-H碳化不是在CH完全反应后才开始的,碳化至7d时CH和C-S-H都发生了碳化反应且都没有完全碳化.
- 潘钢华鲍丙峰王宇东
- 关键词:核磁共振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