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玉君

作品数:52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2篇蛋白
  • 12篇基因
  • 10篇突变
  • 9篇内质网
  • 8篇应激
  • 7篇内质网应激
  • 6篇遗传学
  • 6篇灌注
  • 5篇营养因子
  • 5篇再灌注
  • 5篇神经保护
  • 5篇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营养因子
  • 5篇自噬
  • 5篇慢性
  • 5篇基因突变
  • 4篇异丙酚
  • 4篇神经细胞
  • 4篇缺血

机构

  • 4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52篇沈玉君
  • 33篇沈玉先
  • 14篇杨森
  • 14篇张学军
  • 10篇高敏
  • 9篇周伏圣
  • 9篇杜文辉
  • 8篇冯利杰
  • 7篇方圣云
  • 7篇王海萍
  • 5篇王培光
  • 5篇方巧云
  • 4篇郜玉峰
  • 4篇孙爱民
  • 4篇李元海
  • 4篇陈建军
  • 4篇曹慧敏
  • 4篇赵建龙
  • 4篇姜同翠
  • 4篇王法财

传媒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食品与药品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NF减轻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损伤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对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表达纯化人重组MANF蛋白;将6-OHDA立体定位注射至大鼠纹状体区,制备大鼠帕金森模型;将3个剂量(5、10、20μg)纯化的MANF注射至模型大鼠纹状体区,腹腔注射司来吉兰作为阳性对照,纹状体直接注射PBS作为阴性对照;计数大鼠给药前后由阿扑吗啡诱导的由损伤侧向健侧不对称的旋转次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大鼠黑质、纹状体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结果 10μg MANF组大鼠的旋转行为较PBS组明显减少,效果与司来吉兰组相近。MANF注射后对黑质部位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纹状体部位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恢复。结论 MANF能减轻6-OHDA引起的帕金森模型大鼠的神经损伤。
汪运红沈玉君冯利杰王海萍方圣云沈玉先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6-OHDA
大鼠出生后不同时期脾脏结构发育和浆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脾脏的结构变化和CD138阳性的浆细胞分化。方法选取不同发育时期(出生后1、2、3、4、6、8、10、12、22周)大鼠的脾脏,并制备组织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脾脏的结构发育及CD138、CD68的表达。结果大鼠在出生后1~4周,脾脏的白髓和红髓发育不成熟,没有完整的白髓结构和血管结构,脾脏组织中无CD138阳性的浆细胞;大鼠在出生6周后,脾脏的白髓和红髓中出现血管样结构和少量的CD138阳性细胞;8周时白髓具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并有大量的CD138阳性细胞;大鼠出生后1周,脾脏组织中有大量的、散在分布的、呈分枝状的CD68阳性的细胞,而在出生6周后,巨噬细胞呈圆形或阿米巴状,细胞内CD68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加。结论浆细胞的分化滞后于巨噬细胞,出生早期机体主要以非特异性免疫为主。
周宬玥冯利杰沈玉君黄大可沈玉先
关键词:浆细胞巨噬细胞
氯化钆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CD68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氯化钆(GdCl3)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表达CD68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取正常大鼠PMΦ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GdCl3处理PMΦ;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并尾静脉注射GdCl3。采用免疫荧光双标、Western blot法检测PMΦ活化标记物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GdCl3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PMΦ中CD68的表达,以5×10-6mol/L浓度抑制效果最明显。大剂量的GdCl3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的形态和核发生改变,并可诱导内质网(ER)应激相关蛋白ARMET的表达。对于AA大鼠活化的PMΦ,体内注射GdCl3(10mg/kg)可使部分CD68阳性的PMΦ转阴,同时促进这些阴性细胞的分化;GdCl3并可诱导部分活化的PMΦ凋亡。结论GdCl3可以抑制大鼠PMΦ中CD68的表达及诱导活化的PMΦ凋亡,这可能是GdCl3抑制PMΦ活化的机制之一。
黄学桂王法财王海萍路锦涛沈玉君沈玉先
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CYLD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一家系的CYL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家系成员的CYLD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所有患者均出现CYLD基因c.2711C.TIF>T(p.P904L)错义突变,家系中健康对照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未发现序列改变。结论CYLD基因的错义突变c.2711C.TIF>T(p.P904L)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突变。
吕红莉黄一锦周东杜玉凤赵小燕梁燕华权晟刘琴吴要群常小丽周伏圣方巧云沈玉君高敏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突变系谱
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的KRT9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一中国汉族人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家系KRT9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分析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例EPPK家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进行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4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家系中6例患者KRT9基因的1号外显子第485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导致第162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取代(R162Q),而家系中14例正常人和家系外100例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错义突变c.485G>A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刘琴吴要群常小丽吕红莉袁丞达王培光高敏周伏圣沈玉君杜文辉方巧云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突变掌跖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了MANF在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表达上调,说明MANF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增加。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表明,MAN...
沈玉先杨琳邵伟陈滢沈玉君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一中国汉族人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家系中11例患者进行COL7A1基因突变检测,以家系中的16例健康者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该家系11名患者的COL7A1基因的87号外显子第6859位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家系中健康对照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甘氨酸替代突变c.6859G>A(p.G2287R)引起该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发病。
常小丽袁丞达刘琴吴要群吕红莉常红芹王培光高敏肖风丽周伏圣方巧云沈玉君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大疱性基因突变
毛囊角化病ATP2A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检测中国汉族人毛囊角化病ATP2A2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ATP2A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DNA测序,以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在3例患者中共发现3个突变,包括2个移码突变(1922insG、2900insT)、1个错义突变(1031G→A),其中1031G→A为重复突变。在100例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上述突变。结论移码突变(1922insG、2900insT)和错义突变(1031G→A)可影响ATP2A2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物,从而引起3例患者的发病。
权晟吕红莉周伏圣方巧云沈玉君杜文辉任韵清孙良丹高敏王培光张学军杨森
关键词:突变
乙肝病毒HBx基因稳转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诱导的内质网应激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乙肝病毒(HBV)HBx基因稳转细胞系,并观察该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法从HepG2.2.15细胞株中克隆HBx基因编码区片段,构建pcDNA3.1-HBx真核表达质粒。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HBx转染至人HepG2细胞系,通过G418筛选后,经Western blot法对HBx的表达进行验证。并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观察过表达HBx蛋白对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HBx的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HBV HBx基因稳转细胞系;MTT法检测显示该细胞系增殖活性明显上升;同时也发现HBx基因的过表达可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PERK、ATF6、XBP1、MANF的表达,而CHOP的表达降低。结论 HBx基因过表达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并促进HepG2细胞增殖。
陆鹏姜同翠陈露沈玉君沈玉先方圣云
关键词: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
MANF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构建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小鼠神经瘤细胞系(N2A),建立稳定表达MANF的细胞系,并观察MANF对内质网(ER)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ANF基因克隆至pEGFP-C2载体中,经酶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N2A细胞,经G418(500μg/ml)连续筛选,获得稳定表达MANF的神经细胞系。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MANF的定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PCR法(RT-PCR)鉴定稳转细胞系中MAN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在稳定转染细胞系中,分别用4μg/ml衣霉素(TM)处理16 h和10μmol/Lβ淀粉样蛋白(Aβ)处理24 h诱导ER应激,Western blot法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和Caspase-3的激活情况。结果构建的pEGFP-C2-MANF质粒经酶切测序等鉴定确定构建成功,经G418抗性筛选出稳定转染MANF的N2A细胞系,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证明稳转细胞中MANF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并且MANF的细胞定位准确。诱导ER应激后,MANF能显著抑制CHOP的表达和Caspase-3的激活。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MANF的神经细胞系,并且发现MANF可以抑制ER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陈滢李成锦杨文程里安然都建沈玉君冯利杰沈玉先
关键词:转染内质神经保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