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采取不同体位分为A组(平卧位,40例)、B组(手术床脚端抬高20°,50例)、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20°,48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2 min(T2)、麻醉5 min(T3)、麻醉10 min(T4)平均动脉组(MAP)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MAP水平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三组患者MAP均有下降,B组下降程度显著于A、C两组,A组下降程度显著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手术床左侧倾斜可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风险,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郑光军廖小杰袁宝换李晓霞黄丽霞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不同体位剖宫产新生儿
- 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产房试产失败紧急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45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麻醉地方分为A组(产房中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21例)和B组(手术室紧急全身麻醉行剖宫产,24例),比较两组患者紧急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紧急分娩时间,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术毕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妇术后躁动、产妇麻醉误吸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紧急麻醉时间、紧急手术时间均短于B组[(3.5±1.0)min vs.(8.7±1.5)min,(15.4±2.9)min vs.(20.4±3.8)min,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术毕时MA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B组(47.62%vs.83.33%,P<0.05);新生儿死亡、产妇术后躁动及麻醉误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中紧急实施全身麻醉产科手术可争取麻醉和手术时间,改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并不增加麻醉风险。
- 郑光军廖小杰袁宝换李晓霞黄丽华涂远艳郭桂芳
- 关键词:产房麻醉效果安全性手术
- 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中的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不同体位剖宫产产妇中的实施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采取不同体位分为A组(平卧位,40例)、B组(手术床脚端抬高20°,50例)、C组(手术床左侧倾斜20°,48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1 min(T1)、麻醉2 min(T2)、麻醉5 min(T3)、麻醉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MAP水平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三组患者MAP均有下降,B组下降程度显著于A、C两组,A组下降程度显著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A、C两组,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将手术床左侧倾斜可有效预防麻醉后低血压发生风险,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郑光军廖小杰袁宝换李晓霞黄丽霞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不同体位剖宫产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