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腐殖酸
  • 2篇铁氧化物
  • 2篇系统还原
  • 2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铁矿
  • 1篇铁矿物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硝基
  • 1篇硝基苯
  • 1篇矿物
  • 1篇基团
  • 1篇核素
  • 1篇放射性
  • 1篇放射性核素
  • 1篇FE
  • 1篇PH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栾富波
  • 5篇谢丽
  • 5篇周琪
  • 5篇李俊
  • 1篇刘新超
  • 1篇盛杰
  • 1篇何小娟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e(Ⅱ)/铁氧化物表面结合铁系统还原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在土壤和沉积物的自然厌氧环境中,铁氧化物可被铁还原菌等微生物异化还原产生Fe(Ⅱ),形成的Fe(Ⅱ)铁/氧化物表面结合铁系统具有还原活性,可使有机污染物还原转化。综述了含卤和含硝基有机污染物的非生物还原转化过程和表面结合铁系统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界面反应机理,进而揭示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和迁移转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影响该还原过程的因素,如铁氧化物类型、pH值、Fe(Ⅱ)与铁氧化物接触时间,以及过渡金属、腐殖酸等竞争因子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强化自然界中天然的Fe(Ⅱ)铁/氧化物表面结合铁系统在有机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在受污染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俊谢丽盛杰栾富波周琪
关键词:铁氧化物有机污染物
不同pH下铁氧化物表面结合铁系统还原硝基苯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针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和钢渣4种铁氧化物表面结合铁系统对硝基苯的还原转化,并对不同pH值下的还原机制进行了分析.在pH为6.5~7.0时,赤铁矿、磁铁矿和钢渣通过吸附Fe(Ⅱ)形成的表面结合铁系统,对硝基苯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还原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磁铁矿、赤铁矿和钢渣,磁铁矿、赤铁矿还原率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而钢渣组还原率差别不大.针铁矿虽然吸附的Fe(Ⅱ)量最多,但没有还原活性.在pH值为6.0时,赤铁矿和磁铁矿对Fe(Ⅱ)吸附量较少,对硝基苯没有还原效果,而钢渣在pH6.0时仍可吸附大量Fe(Ⅱ),对硝基苯的还原率与pH7.0时相当.在pH超过7.5时,溶解性Fe(Ⅱ)转化为Fe(OH)2,Fe(OH)2成为系统的还原动力,铁氧化物的存在反而抑制了Fe(Ⅱ)系统的还原能力.
栾富波谢丽李俊周琪
关键词:铁氧化物硝基苯
腐殖酸的氧化还原行为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8年
腐殖酸具有明显的还原能力,与环境中金属、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腐殖酸的氧化还原特性是由于醌、酚等官能团的存在,尤其是醌基团在电子传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原态醌基团是腐殖酸还原能力的主要来源。还原微生物通过电子传递将氧化态腐殖酸转化为还原态形式,还原态腐殖酸可以还原Cr(Ⅵ)、Hg(Ⅱ)、V(Ⅴ)等重金属和U(Ⅵ)等放射性核素以及芳香化合物等物质,腐殖酸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电子传递体,对自然界中污染物质的转化和降解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腐殖酸氧化还原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环境意义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栾富波谢丽李俊周琪
关键词:腐殖酸放射性核素
腐殖酸还原Fe(Ⅲ)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研究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腐殖酸对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和钢渣4种含Fe(Ⅲ)矿物的还原作用,探讨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增加腐殖酸或溶解性Fe(Ⅲ)浓度、降低pH或使用可见光照射均能促进反应进行。腐殖酸能直接还原含Fe(Ⅲ)矿物生成溶解性Fe(Ⅱ),对不同含Fe(Ⅲ)矿物的还原效果依次为针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钢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殖酸含有的还原性官能团酚羟基和羧基与溶解性Fe(Ⅲ)络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螯合结构,传递电子给溶解性Fe(Ⅲ),溶解性Fe(Ⅲ)得到电子,生成溶解性Fe(Ⅱ)。
李俊栾富波谢丽周琪
关键词:腐殖酸铁矿物影响因素
腐殖酸表征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腐殖酸是自然界中结构组成复杂的大分子天然有机物质,具有较强的络合、螯合、吸附和氧化还原能力,研究腐殖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腐殖酸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一些实验方法,如可见光吸收法、紫外吸收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体积排阻色谱、在线裂解分析等已应用于实验研究中腐殖酸的表征。文章综述了上述表征方法在腐殖酸结构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讨论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优化或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腐殖酸表征方法,将有助于对腐殖酸的深入研究。
刘新超李俊谢丽何小娟栾富波周琪
关键词:腐殖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