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朝锋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
  • 2篇火山岩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测井
  • 1篇地热资源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下水资源评...
  • 1篇地形三维可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定年
  • 1篇东北缘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代火山
  • 1篇新生代火山岩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机构

  • 9篇西北大学
  • 1篇核工业二〇三...

作者

  • 9篇张朝锋
  • 4篇郭安林
  • 2篇张琳
  • 1篇胡晓佳
  • 1篇张鹏
  • 1篇郭泱泱
  • 1篇程顺有
  • 1篇宗春蕾
  • 1篇李广
  • 1篇谷华
  • 1篇葛菲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地下水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陕西地质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OpenGL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
2015年
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乌兰乌拉湖地区的地形图作为基础数据,利用Delaunay三角网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基于Open GL设计了乌兰乌拉湖地区地形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为地质工作者进行前期设计、野外实地工作、特征数据分析、地形地质结构以及资源成果分析评价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处理平台。
张玲娟张朝锋
关键词:遥感图像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研究
石油测井资料在陕北地下水资源评价勘察方面的应用——以子长县安1井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地球物理测井是石油地质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实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比较系统的对地下石油、天然气和水层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采用地球物理测井中的电位重叠图法以子长县安1井位例,对700米以浅含水层位进行评价,成功解释出储层流体13段,其中地下含水层位6段;希望对陕北地区的水资源勘探开发有所帮助。
张鹏张朝锋刘涛
关键词:地球物理测井储层流体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
张朝锋
关键词:青藏高原沉积充填三叠系
渭河地堑的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
渭河地堑挟持于秦岭造山带和鄂尔多斯盆地之间,为一发育于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断陷盆地。本文将秦岭造山带、渭河地堑和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相互联系的动力学系统进行研究,时间限定为晚中生代—新生代。研究的重点是造山带—盆地系统中,渭河...
张朝锋
关键词:盆山耦合数学模拟
文献传递
川西南多重褶皱构造及背景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川西南多重构造(东西、北东和北西褶皱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的相互关系、形成时序和不同尺度的构造背景。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局部构造和区域构造相结合。最后放在全球尺度构造体系的背景上加以分析,说明其形成原因。结果研究区内的东西构造形成在先,北东构造次之,北西褶皱构造属于最晚的一幕构造,它们之间表现为构造叠加关系。这些构造形成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较短的时间内,多半属于喜山期构造产物。结论较为理想地分析了川西南多重构造的相互关系、形成先后和成因背景。
郭安林程顺有张朝锋李广谷华葛菲张琳
关键词:川西南
咸阳北部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陕西省咸阳地区北部五县(长武县、彬县、旬邑、永寿、淳化)现有煤矿20余个,随着煤矿的开采和地下采空区的扩大,带来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4种。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成因,在Jacob假定条件下推导出该地区计算灾害的数学模型,得出咸阳北五县煤矿地质灾害的3个控制要素为骨架弹性释水率、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头降深,且其中地下水头降深是唯一可变因素,也是地质灾害控制的主要因素;另外可通过地下水位利用数学模型预测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
张朝锋刘涛郭安林
关键词:数学模型
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陆内基性火山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启示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多福屯地区钠质基性火山岩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南北构造带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Sr-Nd-Pb特征分析及全岩40Ar/39Ar同位素进行研究。结果全岩40Ar/39Ar年龄结果显示,多福屯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6.21 Ma±2.10 Ma,为晚白垩世(K2)早期。岩石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岩浆形成于部分熔融。火山岩表现为特征的DUPAL(高放射成因铅)异常,属似OIB性质的板内碱性—偏碱性玄武岩,源区具有DM与EMⅡ混合特点。结论多福屯火山岩相关的岩浆活动源于板块边界动力学引起的远程大陆陆内构造效应,即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早期碰撞(100~85 Ma),由于藏北板块的刚性特点,应力实现远程传递到高原东北缘,导致南北复合构造带在西秦岭西段发生构造扰动,诱发了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多福屯火山岩原生岩浆。
胡晓佳郭安林宗春蕾张朝锋郭泱泱张琳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南北构造带
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热关系探讨被引量:12
2018年
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温度高、潜力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评价该区地热资源潜力,探索符合青藏高原地热资源特点的勘查、开发方案,需要对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研究。在总结前人对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和地热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从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角度分析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因素,探讨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热资源的空间展布关系,重点讨论藏南地区地热区划和雅鲁藏布缝合带岩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热活动受控于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南强北弱的分布特点;EW向区域性构造缝合带和SN向深大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地热的主要活跃区域,不同的岩浆活动为地热提供热源。
张朝锋史强林张玲娟
关键词:地热资源新生代火山岩岩浆活动
概述渭河地堑的形成发育和邻区的耦合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将秦岭造山带、渭河地堑和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相互联系的动力学系统,研究造山带—盆地系统中,渭河地堑的发生、发育过程和造山带隆升以及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变动之间的关系。将渭河地堑的发育过程分为:晚白垩世—古新世(K2-E1),始新世—上新世(E2-N2),第四系(Qp,Qh)三个阶段。20±(2~4)MaBP是青藏高原演化的转折期,青藏高原开始对周围邻区产生整体影响和远程效应,渭河地堑的沉积可以与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相对应起来,为渭河地堑对青藏高原演化的远程响应。
张朝锋郭安林龚奇福惠争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