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遗传性预激综合征
- 2016年
- 预激综合征又称Wolff-Parkinson—White(wPw)综合征,是指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呈心室预激表现,同时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典型的心室预激表现为短PR间期、宽QRS波以及QRS波起始部分粗钝(所谓delta波)。对WPW综合征较全面的描述最早见于1930年.但在此之前已有一些类似的个案报道。
- 刘洋吴书林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遗传性心动过速
-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病例总结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至201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成功率。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0±9.2)岁。单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3例(56.5%),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0例(43.5%),其中5例同时进行三尖瓣置换或整形术。外科术后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60.9%),非阵发性房颤9例(39.1%);这些患者在外科术前心律情况为9例窦性心律,4例阵发性房颤,10例非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距离外科手术时间为(6.9±5.8)年,外科术后发生房颤病程(3.1±3.2)年,左、右心房内径分别为(44.1±5.9)mm、(48.1±9.0)mm,左心室射血分数64.0%±8.3%。平均消融手术时间(156.8±46.6)min,X线曝光时间(27.3±11.2)min。随访(29.7±21.2)个月,其中4例(17.4%)患者接受再次消融术;14例(60.9%)维持窦性心律(6例服用胺碘酮),1例死亡,2例失访,6例复发(包括2例持续性房颤,1例阵发性房颤,2例偶发性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导管消融有效、安全,步进式导管消融策略可能较为合适。
- 薛玉梅詹贤章郭惠明刘洋邓海方咸宏廖洪涛魏薇李腾吴书林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外科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 心内膜与心内外膜联合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合并室性心动过速(VT)单纯心内膜与心内外膜联合导管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与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并被确诊为ARVC同时合并VT的患者临床基线、电生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分为单纯心内膜标测消融(ENDO)组和联合心内外膜标测消融(ENDO.EPI)组,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ENDO组35例,ENDO.EPI组14例。结果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ENDO.EPI组的导管消融即刻成功率显著高于ENDO组(92.9%对62.9%,P=0.042)。在平均(28.9±18.1)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无VT事件存活率为36.7%,其中ENDO—EPI(71.4%对22.9%,P=0.045)和以不能诱发VT作为消融终点(47.2%对7.7%,P=0.015)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VT存活率。而ENDO—EPI组中达到即刻成功终点的患者的随访无VT事件率可达76.9%。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ARVC合并VT的有效手段;心内膜与心外膜联合标测消融和以不能诱发VT作为消融终点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随访无Ⅵ’存活率。
- 詹贤章刘方舟薛玉梅廖洪涛方成宏邓海梁远红魏薇廖自立刘洋林炜东吴书林
-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
- 不同年龄段老年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比较
-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组(65-74岁年龄组及≥75岁年龄组)之间老年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行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经食道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林炜东刘方舟李昕梁妍刘洋魏薇邓海薛玉梅詹贤章方咸宏廖洪涛吴书林
-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策略系列研究
- 吴书林詹贤章薛玉梅方咸宏廖洪涛杨平珍廖自立成正辉李腾梁远红魏薇刘洋邓海
-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VAs)是与心肌疤痕无关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甚至心脏性猝死。I...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心脏病
- 应用自动化超高密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房速消融
- 刘洋薛玉梅廖洪涛詹贤章方咸宏邓海魏薇梁远红廖自立吴书林
- 经皮心包穿刺术进行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总结经皮心包穿刺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VA)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剑突下行心包穿刺术( Sosa法)进行心外膜标测的40例VA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3)岁。合并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1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11例,缺血性心肌病(ICM)3例,特发性VA 10例。分析患者穿刺术中、消融过程中及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策略,并总结穿刺、标测和消融过程如何避免潜在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25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15例经过2次以上穿刺成功;右心室前壁路径15例,下壁路径25例。共35例(87.5%)患者消融成功,其中15例仅在心外膜消融成功;14例行心外膜-心内膜联合消融成功;另有6例经过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标测提示VA并非起源于心外膜,于心内膜消融成功。2例NICM合并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心内外膜联合消融失败,2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患者因靶点靠近冠状动脉而放弃消融;1例穿刺致冠状动脉损伤而放弃消融。共13例(32.5%)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穿刺针进入右心室6例(15%),退出后未造成后果;心包出血2例(5%),经引流后痊愈;导丝进入胸膜腔2例(5%),退出后未造成后果;迟发心脏压塞1例(2.5%),经引流后治愈;冠状动脉损伤并急性心脏压塞1例,经外科手术修补成功;1例患者术后有发热,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有助于提高器质性心脏病VA消融成功率,虽然目前并发症发生率还较高,但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多数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 薛玉梅詹贤章廖洪涛方咸宏魏薇刘洋廖自立邓海吴书林
- 关键词:心外膜标测射频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
- 基因型相同而表现型不同的Fabry病一家系报道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报道一个具有相同α-半乳糖苷酶A突变基因型而临床表现型不同的家系。方法使用二代测序对一个具有多种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筛查寻找基因突变,并对家属进一步验证确认。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经历一次心源性休克,且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短PR综合征、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家族中有1例患者表现为类似的短PR综合征,余患者均有不同的临床表现。DNA测序显示,该家系所有患者皆有α-半乳糖苷酶A错义突变(G43D)。该基因突变既往描述将导致法布里病。结论GLA基因突变可导致多种临床表型,即使在同一家系相同基因型的条件下,其临床表现的个体差异仍较大。
- 陈欣刘洋廖洪涛李慧方咸宏吴书林
- 关键词:法布里病基因
- 心房颤动的“律”、“率”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显著增加人群发生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慢性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目前房颤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房颤的治疗策略包括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以及预防血栓形成.迄今为止,房颤的管理是选择心率控制还是节律控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 吴书林刘洋
- 关键词:心房颤动持续性心律失常节律控制心率控制人口老龄化缺血性卒中
- 经三尖瓣瓣上与瓣下消融治疗右侧希氏束旁室性早搏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右侧希氏束旁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在三尖瓣瓣上与瓣下行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0年5月至2017年1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右侧希氏束旁室早患者。回顾分析病历资料,将在三尖瓣下进行射频消融的患者纳入瓣下组,在三尖瓣上进行射频消融的患者纳入瓣上组,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电生理资料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共50例纳入本研究,男性30例,女性20例。其中瓣下组21例,瓣上组29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后,两组即时成功率无显著差别(90.5%vs 79.3%,P=0.276)。在随访中位时间为32个月后,瓣下组的远期成功率显著高于瓣上组(81.0%vs 48.3%,P=0.016)。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右侧希氏束旁室早的有效手段;三尖瓣下消融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成功率。
- 罗少玲詹贤章刘方舟薛玉梅廖洪涛方咸宏梁远红魏薇廖自立刘洋林炜东吴书林
- 关键词:室性早搏希氏束导管消融射频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