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春妹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底物
  • 2篇底物特异性
  • 1篇选育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青蒿
  • 1篇青蒿挥发油
  • 1篇羟基丁酸
  • 1篇相色谱
  • 1篇酶学性质
  • 1篇聚酯
  • 1篇菌株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抗菌活性比较
  • 1篇挥发油
  • 1篇活性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白城市医学高...

作者

  • 3篇侯春妹
  • 2篇郭子琦
  • 1篇李凡
  • 1篇林秀梅
  • 1篇陈珊
  • 1篇张虹
  • 1篇张丽勇
  • 1篇刘玲绯
  • 1篇战月
  • 1篇崔云虹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共聚酯)降解菌株的选育及其降解特性
2015年
从工业污水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共聚酯)(P3/4HB)的真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烟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sp.DS0906。该菌株还能够特异性降解高分子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戊酸共聚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但是不能降解聚乳酸和聚ε-己内酯。菌株发酵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10~50℃之间酶的温度稳定性较好,最适反应p H值为6.0,在p H=6.0~8.0的范围内稳定性较高。Aspergillus sp.DS0906粗酶液降解P3/4HB的产物为羟基丁酸单体,推测降解酶以每次剪切一个羟基丁酸单元的外切酶模式发挥降解作用。
张虹郭子琦侯春妹李凡陈珊
关键词:底物特异性
不同方法提取青蒿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提取,研究提取过程的优化条件,并对所得青蒿挥发油分别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及GC-MS分析,用于指导制药。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分别进行抗菌实验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约为1∶7.8,提取时间为3 h。直接蒸馏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为1∶7.4,蒸馏时间为5 h。索氏提取法所得青蒿挥发油为青蒿油-1,直接蒸馏法所得青蒿挥发油为青蒿油-2。青蒿油-1对黑曲霉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25%,菌刺孢属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25%,青霉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5.0%,马青霉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25%。青蒿油-2对4种细菌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北京棒状杆菌:0.023 5%,枯草芽孢杆菌0.023 5%,四联球菌0.005 9%,普通变形杆菌3.75%。进行GC-MS分析,青蒿油-1中分离出55个峰,鉴定出48个化合物,青蒿油-2中分离出48个峰,鉴定出39个化合物。结论:青蒿油-1抗真菌作用好于抗细菌作用,可能与青蒿油-1中酮类、醚类、有机酸类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共占总量的8.25%)有关;烯类是挥发油中重要的抗菌成分,青蒿油-2的抗菌作用好于青蒿油-1,可能与青蒿油-2的烯类含量(烯类65.42%)远远高于青蒿油-1(26.49%)有关。
张丽勇林秀梅战月崔云虹郭子琦刘玲绯侯春妹
关键词:青蒿挥发油抗菌活性气相色谱-质谱
Aspergillus sp. DS0906菌株的选育及其P3/4HB解聚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HB4HB或P3/4HB)为第四代聚羟基烷酸酯(PHAs)生物降解材料,其机械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均优于PHB和PHBV,具有更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对P3/4HB的研究...
侯春妹
关键词: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